陈容
-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聚磷硫酸铁复合絮凝剂中铁的形态分布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基于磷酸根(PO34-)对聚合硫酸铁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硫酸铁(PFS)中引入PO43-,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聚磷硫酸铁(PPFS)。研究内容包括:聚磷硫酸铁的制备,用Ferron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PPFS中铁形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不同pH条件下PPFS絮凝剂的光谱曲线变化与其絮凝形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红外光谱显示PPFS中存在—P—O—或—PO的振动,表明PFS中的铁离子与磷酸发生了反应,生成磷铁聚合物;逐时络合比色法显示PPFS絮凝剂中Fe(c)形态较多,Fe(a)和Fe(b)含量相对较少,表明PPFS主要以铁磷高聚物形式存在。
- 郑怀礼焦世珺何强陈容张鹏房慧丽
- 关键词: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
- 一种新型聚铁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 硫酸铁(简称PPFS)正是基于磷酸根对聚合硫酸铁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硫酸铁(简称PFS)中引入了适量的磷酸盐,使得PPFS中产生了新一类高电荷的带磷酸根的多核中间络合物,理论研究表明其絮凝性能明显优于PFS。实验表明:P...
- 郑怀礼焦世珺邓晓莉张会琴陈容
- 聚合氯化铝用于中碱性施胶
- 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聚合氯化铝用于中碱性施胶状况进行综述与探讨。主要内容有:中碱性施胶技术概述,聚合氯化铝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陈容刘君玉李林涛吴幼权王薇胡鹏郑怀礼
-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中碱性施胶造纸工业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铁系复合混凝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 以聚合硫酸铁、以添加剂X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混凝剂聚硫酸铁(XPFS)。研究内容包括:XPFS的制备方法研究,XPFS处理生活污水的条件探索,并与商品混凝剂PFS处理生活污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XPFS的除...
- 郑怀礼陈容王薇余炳宏张鹏焦世俊尤燕飞沈雷吴幼权
- 关键词:复合混凝剂生活污水处理
- 文献传递
-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磷硫酸铁的带电特征与红外光谱分析
- 通过微电泳技术研究了PPFS的带电特性,探讨了PPFS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PPFS水解聚合形成物的电荷量随n(P)/n(Fe)摩尔比的增加以及碱化度B*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酸性至中性范围內带正电荷,在pH>8.5时负电...
- 陈容余炳宏杨波曹海花焦世珺张会琴邓琳莉郑怀礼
- 关键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磷硫酸铁红外光谱
- 文献传递
- 聚合氯化铝用于中碱性施胶
- 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聚合氯化铝用于中碱性施胶状况进行综述与探讨。主要内容有:中碱性施胶技术概述,聚合氯化铝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陈容刘君玉李林涛吴幼权王薇胡鹏郑怀礼
- 关键词:聚合氯化铝中碱性施胶造纸
- 文献传递
- 一种复合聚磷硫酸铁絮凝剂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无机复合高分子聚磷硫酸铁絮凝剂及其生产工艺,用于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中,具有多功能性。本发明的聚磷硫酸铁以生产钛白粉的副产品硫酸亚铁、磷酸等为原料,具有废物利用、组分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本发明生产工艺简...
- 郑怀礼陈容焦世珺郑星尤艳飞余炳宏
- 文献传递
- 响应面法优化聚磷硫酸铁的制备及其应用被引量:20
- 2012年
-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针对制备聚磷硫酸铁(PPFS)的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包括酸度(nH2SO4/nFe2+、碱化度和nPO34-/nFe2+等。以生活污水中总磷(TP)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主要影响因素加以优化,得到了二次响应曲面模型以及优化的水平值。结果表明,当把PPFS用于生活污水中TP的去除时,其最佳制备参数如下所列:酸度为0.1017,碱化度为12.21%,nPO34-/nFe2+为0.0560。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拟合性良好,在优化制备条件下得到的TP去除率预测值与实验值接近,误差为1.26%。
- 郑怀礼焦世珺邓晓莉冯力张会琴陈容
- 关键词:絮凝剂聚磷硫酸铁响应面法水处理
- 聚磷硫酸铁的制备、形态及应用研究
- 论文利用PO/_4~/(3-/)插入聚合硫酸铁分子簇的网络结构中可增加桥连作用的特性,在已制备的PFS溶液中引入PO/_4~/(3-/),提高其絮凝能力。实验采用单因素法确定聚磷硫酸铁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即在PO/_4...
- 陈容
- 关键词:聚磷硫酸铁生活污水藻类去除
- 文献传递
- 基于创新产品扩散理论的汽车市场需求长期预测方法与实证研究
- 汽车市场总需求的长期预测以及新能源汽车与内燃机汽车各自的市场需求长期预测是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能源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创新产品扩散理论,分别建立模型对未来汽车市场长期...
- 陈容
- 关键词:汽车产品持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