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启懋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主义
  • 4篇社会主义
  • 3篇资本主义
  • 3篇列宁
  • 2篇新政
  • 2篇政治
  • 2篇社会主义国家
  • 2篇现代资本主义
  • 2篇冷战
  • 2篇历史性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雅尔塔体系
  • 1篇战后
  • 1篇政治理念
  • 1篇中跨
  • 1篇社会主义初级...
  • 1篇社会主义运动
  • 1篇十月革命
  • 1篇世界社会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国际问题...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13篇陈启懋

传媒

  • 2篇国际观察
  • 2篇现代国际关系
  • 2篇国际问题研究
  • 2篇俄罗斯研究
  • 1篇求是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美国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8
  • 1篇198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冷战时期的冷战余波——评美欧俄围绕南奥塞梯事件的战略角逐被引量:3
2008年
美欧俄围绕南奥塞梯事件的斗争已发展成为一场牵动国际战略全局的政治角逐。这场角逐是冷战时期大国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继续,是后冷战时期的冷战余波。其发展成新冷战的可能性不大,经过反复斗争、较量,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较大。这一场战略角逐表明世界向多极格局的转型已经接近其最后阶段。
陈启懋
对八十年代下半期亚太地区形势的几点估计
1986年
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是各种政治、经济矛盾集中,犬牙交错,极为复杂的地区,也是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激烈争夺的地区。中国是亚太国家,亚太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安全、四化建设和租国统一大业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加强对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是放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的课题。
陈启懋
关键词:经济矛盾
酝酿着重大变化的亚太国际格局
1991年
一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战后最深刻的、历史性的、转折性的变化,世界处在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中。在这一国际格局的大变动中,走在前面的是欧洲。时届1990年岁末,“战后之后”
陈启懋
关键词:雅尔塔体系柬埔寨问题南朝鲜社会主义国家
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跨世纪的大辩论被引量:2
2008年
列宁和普列汉诺夫在十月革命问题上的分歧,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布尔什维克是否应该发动十月革命夺取政权,也就是十月革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问题。二是夺取政权后是否应该立即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或者说是否应该立即实行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十月革命虽然已过去了90多年,但重温当年列宁与普列汉诺夫这场历史性的大辩论,从中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陈启懋
关键词:列宁普列汉诺夫十月革命
列宁是如何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被引量:5
2007年
列宁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创立者,也是共产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楷模。为了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当前研究、学习列宁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经验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陈启懋
关键词:苏联共产党列宁民主集中制
冷战后大国政治角逐的新动向
1995年
一 自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止以来,时间已过去了3年多。这一时期的大量事实表明,冷战虽已宣告终结,但有关大国之间的势力范围并没有重新划定,争夺、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正在展开,并成为此间国际局势的一个新特点。
陈启懋
关键词:冷战后大国政治苏联解体
中国政治理念的历史性转变——兼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根据被引量:8
2006年
构建和谐世界的提法最早在2004年10月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中已有出现,而胡锦涛主席则在次年的雅加达亚非国家首脑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共同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作者认为,从世界革命到构建和谐世界是我国政治理念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受到国家利益的驱动,而深层次原因则是我国党的领导人对世界大势、时代特征和国际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作者最后指出,构建和谐世界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
陈启懋
关键词:和谐世界政治理念
试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被引量:2
1988年
一 对时代的科学认识,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纲领和战略、策略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中,第一个对时代问题作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的是列宁。列宁指出,区分时代不能根据“个别的、局部的、时而前进时而后退的运动。
陈启懋
关键词:列宁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过程资产阶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不能立即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由来及其历史定位
2014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国后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下的产物。其诞生和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需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证明"社会总体结构仍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东方专制社会"也可跨越式地搞社会主义的论断是缺乏历史事实根据的,是站不住脚的。
陈启懋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定位
社会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新的发展
1999年
陈启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现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毛泽东思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