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君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独立性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运动疗法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脱位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脊髓损...
  • 1篇物理治疗
  • 1篇物理治疗方法
  • 1篇疗法
  • 1篇痉挛
  • 1篇康复
  • 1篇肌痉挛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肩关节
  • 1篇肩关节半脱位
  • 1篇肩关节脱位

机构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君
  • 3篇李泽兵
  • 1篇黄晓春
  • 1篇林岳军
  • 1篇杨建伟

传媒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国外医学(物...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00
  • 2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综述)被引量:8
1999年
陈君李泽兵
关键词:偏瘫肩关节脱位康复
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00年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定方法大体可分疾病相关生存质量(disea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医师、患者和家属对生存质量有不同的观点,因此需进行多维评定;应将生存质量作为评价康复疗效的手段,将提高生存质量作为康复治疗的目的。生存质量可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评定,主观的生存质量评定主要是生活满意度的评定;客观的生存质量评定主要包括独立性、职业能力、经济状况、家庭完整性和社区支持等方面。康复工作者必须对功能障碍区分主次,找出关键问题,康复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黄晓春李泽兵陈君
关键词:独立性
外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物理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物理疗法对肌痉挛的处理方法。在颈或胸脊髓损伤而引起的外伤性四肢瘫或截瘫患者中,肌痉挛(muscle spasticity)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妨碍康复治疗措施者约有40%。肌痉挛最常出现于伤后的2-3周内,...
陈君
关键词:外伤性脊髓损伤肌痉挛物理治疗方法
文献传递
骨质疏松的运动疗法被引量:29
2000年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疾病,运动早已被认为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之一。运动能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丢失,其机理有:运动对骨骼产生机械应力,刺激骨细胞,造成DNA合成增加,最终导致胶原蛋白的含量增加,从而增加骨质水平;适量运动可促进某些激素的释放,特别是睾酮、雌二醇,可促进骨的蛋白质的合成,有利于钙的保留和沉淀,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运动增加骨骼对钙的需求量,并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另外.本文从运动处方这个角度阐明:大负重、爆发性的运动方式在维持和提高骨矿密度上优于有氧运动;运动项目的选择要有目的性,针对要防治的部位,选择应力刺激集中于该部位的运动项目;运动量要因人而异。防治骨质疏松症应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林岳军杨建伟陈君李泽兵
关键词:骨质疏松运动疗法骨矿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