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军
- 作品数:29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 放射治疗癌症骨转移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约占晚期患者的30%~85%,骨转移癌放疗后,疼痛缓解率在85%以上,约50%为疼痛完全消失。我们对42例骨转移患者进行了不同剂量分割的随机分组研究.依症状和X线、ECT、MRI表现综合评价骨转移癌的不同剂量分割放疗效果。
- 黄海航高国伟陈利军
- 关键词:癌症骨转移疗效观察疼痛缓解率骨转移癌骨转移患者MRI表现
- 基于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系统对放疗设备进行质控检查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制验证工具与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系统配合使用,对直线加速器部分质控项目进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检测项目放置验证板,保证束流中心轴垂直于验证板面,采用不同曝光技术及图像采集模式拍摄加速器质控验证片。结果图像中心十字与束流中心轴和基准图像中心的一致性均<2 mm。结论该方法在直线加速器质控项目检测中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节省资金。
- 陈利军谷晓华杨留勤
- 关键词:放射疗法
- 关于放疗位置验证方式的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放疗全程进行位置验证的意义。方法:测量使用0.6 MU的剂量拍摄位置验证片时患者实际的吸收剂量,用计划系统计算患者整个疗程吸收剂量的改变。每次治疗前采用单次曝光成像技术拍摄正、侧位位置验证片,与首次位置验证片比对,记录左右、腹背和头脚方向的误差值,若超出误差阈值则纠正摆位后再进行治疗。前五次误差,首次、中间和末次误差以及全程位置验证的误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取位置验证图像过程中患者平均吸收剂量为0.3 cGy,经过计划系统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对靶区剂量无影响。三种位置验证方式中,全程位置验证的左右、腹背和头脚方向的误差均为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位置验证方法中,腹背方向的误差均值最小,左右方向的误差均值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位置验证对于保证病人靶区位置的精确性是有意义的。
- 谷晓华薛艳玲谷梦涵陈利军杨留勤
- Siemens Primus直线加速器多叶光栅故障排除一例被引量:5
- 2017年
- 本文通过分析检修Siemens Primus直线加速器常见多叶光栅(Multi Leaf Collimator,MLC)联锁故障一例,为直线加速器维修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出现的MLC联锁故障,通过逐个叶片测试发现故障隐患,将叶片的驱动齿轮位置互换,在连接叶片齿轮间加1.5 mm厚的耐磨垫圈,减小由于轴承损坏引起的匡动间隙。经过一年的运行监测,MLC叶片运动正常。针对此类故障现象,该维修方法可行,且维修成本低。
- 陈利军谷晓华杨留勤
-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多叶光栅控制电源
- 异甘草素抗食管癌细胞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人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和KYSE450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ISL对上述2株人食管鳞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分析ISL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技术分析IGF1/IGF-1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以了解ISL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ISL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和KYSE450的增殖,IC_(50)值分别为25.56μmol/L和27.78μmol/L。此外,ISL可将2株细胞周期阻滞在G_2/M期及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且显著下调IGF-1R表达及抑制其下游PI3K/AKT和RAS/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ISL具有很强的抗食管癌活性,其作用机制与其调节细胞周期和促使细胞凋亡有关。本研究首次证明中药单体ISL具有抗食管癌活性,为临床运用中药治疗食管癌提供了新思路。
- 陈利军杨艺辰袁东方武莉萍任民柱杨留勤
- 关键词:异甘草素食管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 6-M直线加速器X线TMR测试方法探讨
- 杨留勤陈利军任凯黄海航武利萍谷晓华
- 关键词:直线加速器
- 文献传递
- 综合治疗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20例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研究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选取病理证实的20例食管小细胞癌,给予放化疗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及预后.结果 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无缓解3例,中位生存期为0.5、1...
- 王振华陈利军张如楠武莉萍杨留勤
- 云南白药对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与损伤的治疗作用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与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与损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局部暴露,表面外敷云南白药;对照组局部暴露、外涂2%龙胆紫。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80%。结论:云南白药外敷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及损伤是一种方便、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 武莉萍陈利军张如楠黄海航张巍巍高国伟
- Survivin,VEGF和Cyclin E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探讨Survivin,VEGF和cyclin E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7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食管粘膜的Survivin,VEGF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鳞癌...
- 杨留勤王淑秀武莉萍谢振斌朱芳恒陈利军
- 文献传递
- 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局部中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6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鼻咽部鳞状细胞癌Ⅲ~Ⅳa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单放组(32例)和同步组(34例)。单放组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剂量为70~76 Gy;同步组患者在调强放射治疗基础上同步给予替吉奥胶囊60 mg·m^(-2),口服,每日2次,连服28 d,42 d为1个周期,放射治疗结束后继续化学治疗1个周期。2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1 a行鼻咽部及颈部磁共振、纤维鼻咽镜、胸部CT、腹部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治疗均有效,无疾病进展患者,其中单放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59.38%(19/32),同步组患者CR率为88.24%(30/34),同步组患者CR率显著高于单放组(χ~2=7.180,P<0.05)。治疗后1 a,单放组患者无病生存率59.38%(19/32),低于同步组的73.53%(25/34)(χ~2=5.552,P<0.05);单放组患者总生存率为87.50%(28/32),与同步组的91.18%(31/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5)。同步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χ~2=4.484,P<0.05)、骨髓抑制(χ~2=5.945,P<0.05)、胃肠道反应(χ~2=4.890,P<0.05)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放组;2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05)。结论调强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 陈利军任民柱袁东方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