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 作品数:59 被引量:2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淀粉型荸荠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解决广西钟山县粉蹄单产不高问题,引进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的桂粉蹄1号新品种、平乐主栽地方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其生育特性、适应性和产量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桂粉蹄1号植株生长粗壮、抗倒伏、产量高、单果质量较大,在钟山种植适应性强,是适合本地种植的粉马蹄新品种。
- 唐和良何芳练廖春勇莫登启高美萍陈丽娟江文
- 关键词:品种比较试验生育特性单果质量
- 荸荠组培苗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中的高效增殖技术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对荸荠(Eleocharis dulcis)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效果,为提高荸荠组培苗繁殖效率及其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初代诱导培养获得的桂蹄2号荸荠组培苗为外植体,利用TIBs系统进行组培快繁,研究荸荠组培苗不同继代代数、接种密度、激素组合及反应器间歇浸没频率等因子对荸荠组培增殖的影响。【结果】经初代诱导培养的第4、5、6代继代材料增殖倍数较高,其中第6代继代苗增殖倍数最高,达31.1倍,到第7代后随继代代数的增加增殖倍数逐渐降低。当接种密度大于15丛/瓶时,外植体污染率达16.0%;当接种密度低于10丛/瓶时,外植体的污染率为0。低于10 min/6 h的间歇浸没频率有利于降低污染率,在6 h内低于15 min的浸没时间有利于降低玻璃化苗率;当激素组合为3.0 mg/L 6-BA+0.01 mg/L NAA时,组培苗增殖倍数达38.5倍,且组培苗生长正常。【结论】在TIBs系统中,采用经初代诱导培养的第5代荸荠继代组培苗,增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01 mg/L NAA+30.0 g/L蔗糖,pH 6.0,接种密度10丛/瓶,反应器间歇浸没频率为10min/6 h,可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 高美萍林志城张驰江文董伟清欧昆鹏桂杰闭志强何芳练陈丽娟
- 关键词:荸荠组培苗
- 贺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10年
-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广西贺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依据,贺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工作。2007~2009年的检测结果表明,560个蔬菜监测样品中总合格率为97.73%,其中根茎类蔬菜样品农药残留合格率最高,为99.9%,叶菜类蔬菜样品农药残留合格率最低,为95.85%;第1、4季度的蔬菜样品农药残留合格率较高,第2、3季度的相对较低;贺州市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合格率每年至少上升1个百分点。说明贺州市采取的蔬菜安全监管措施效果明显,蔬菜食用比较安全。
- 姚晓寒陈丽娟江文赵明黄维成王蕾
-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
- 荸荠品种桂蹄2号对秆枯病和枯萎病的田间抗性比较试验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桂蹄2号对荸荠秆枯病和枯萎病的田间抗性,为荸荠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广西荸荠主产区平乐县、荔浦县、贺州市平桂区为试验点,各试验点分别选择土壤肥力程度高、中、低3种类型田块,每种类型田块分别种植桂蹄2号和当地农家品种,在荸荠封行期和膨大期进行荸荠秆枯病和枯萎病病害调查,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在荸荠封行期,3个试验点桂蹄2号均未发生秆枯病,对照病情指数为7.57-16.87;枯萎病桂蹄2号病情指数为0-7.50,对照病情指数为3.58-14.23。在荸荠膨大期,3个试验点桂蹄2号秆枯病病情指数为8.42-22.58,枯萎病病情指数为5.16-20.26;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荸荠秆枯病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在平乐县试验点和荔浦县试验点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在贺州市平桂区试验点与对照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桂蹄2号在不同土壤肥力的抗病性表现为:高土壤肥力〉中等土壤肥力〉低土壤肥力。【结论】桂蹄2号较当地农家品种抗荸荠秆枯病和枯萎病,可在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 江文陈丽娟蔡炳华何芳练高美萍董伟清欧昆鹏桂杰韦绍龙闭志强李建存何小兰张驰
- 关键词:荸荠荸荠秆枯病荸荠枯萎病病情指数
- 多效唑对芋种质离体保存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以荔浦芋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保存过程中不同浓度多效唑(PP粥)对试管苗保存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对芋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有显著影响,在光照时间14~16h/d,光照强度1500lx,室温(26+2)℃的培养条件下,在MS+6-BA2.5mg/L+NAA0.02mg/L+30g/L蔗糖的培养基中添加0.6mg/LPP粥,试管苗可保存240d,存活率为89.7%,且恢复生长后试管苗形态正常、长势良好,与对照株无明显差异。
- 董伟清闭志强唐军江文高美萍周维陈丽娟蔡炳华
- 关键词:离体保存多效唑
- 荸荠不同组培快繁方式的对比研究
- 以广西农科院生物所选育的荸荠组培苗桂蹄2号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与传统固体组培进行快繁培养,对比研究两种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使荸荠组织培养一代增殖40倍以上,远远高于传统方法,且培...
- 高美萍陈丽娟蔡炳华江文郭畅董伟清闭志强
- 文献传递
- 广西香蕉寒害冻害等级指标及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以2008年初极端低温胁迫对广西香蕉产业造成严重影响为启示,针对各地香蕉寒冻害危害情况调查标准不统一,对寒冻害造成损失的评估存在差异等问题,将香蕉寒冻害划分为5个等级,并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综合灾损,最终完成了广西香蕉寒害冻害等级指标及其灾损评估标准的制定。对广西各地可能发生寒冻害的时间和概率进行具体分析,统计情况表明,广西香蕉主产区开始发生1级、2级寒害的时间分别为11月上旬和12月上旬,平均发生概率达到50%以上,并造成10%~20%的综合灾损;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期间还可能出现3至4级的严重冻害,综合灾损大于30%。
- 邹瑜吴代东牟海飞江文蒙平陈丽娟李小泉蔡炳华韦华芳林贵美李朝生张进忠赵明
- 关键词:香蕉寒害冻害预警
- 荸荠基因组DNA的提取及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英文)被引量:6
- 2009年
- 以荸荠叶状茎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对其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荸荠的RAPD-PCR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结果表明,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OD260/OD280值在1.8~2.0之间,DNA无降解现象,完全可以满足RAPD-PCR扩增要求。建立了荸荠RAPD反应体系:总体积为25μl,各有关成分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5mmol/L Mg2+,1.0U Taq DNA聚合酶,0.2mmol/L dNTPs,1μmol/μl引物,1.5ng/μl DNA模板。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37℃退火30s,72℃延伸60s,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 江文陈丽娟李杨瑞杨丽涛
- 关键词:荸荠基因组DNARAPD
- 24个荸荠品种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不同地区荸荠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为荸荠品种资源研究和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不同地区荸荠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从100条RAPD引物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理想的引物15条,共扩增出83条清晰带,其中多态性带为61条,多态性比例为73.5%。24个荸荠地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976~0.6757,平均为0.3048;UPGMA聚类分析可将24份荸荠品种分为5组,其中第4组又可分为两个亚组,野生荸荠单独归为一亚组。【结论】24份荸荠品种的遗传基础相对较狭窄,亲缘关系较近,但部分不同地区栽培品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性。
- 江文蔡炳华陈丽娟欧昆鹏郭畅杨丽涛李杨瑞
- 关键词:荸荠RAPD聚类分析
- 荔浦芋的离体培养和快繁技术被引量:2
- 2000年
- 选用优良荔浦芋的母芽和子芽的顶芽为外植体 ,在 MS+6- BA1.0 mg/ 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在 MS+6- BA2 .0~ 4 .0 mg/ L+IBA0 .1mg/ L或 NAA0 .1mg/ L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 30 - 4 0天可获得 2 - 3倍丛生芽 ,以 6- BA3.0 mg/ L+IBA0 .1mg/ L的培养基对丛生芽的诱导效果较好。把丛生芽切割在 MS+NAA1.0 mg/ L或 MS+IBA1.0 mg/ L的培养基上培养 2 5天左右 ,可形成有 3~ 4条根系、2~
- 杭玲蔡炳华陈少珍苏国秀陈丽娟罗瑞鸿
- 关键词:荔浦芋离体培养快繁技术脱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