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
- 作品数:41 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麦洼老芒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张昌兵陈丽丽游明鸿季晓菲闫利军吴婍李达旭张建波
- 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抗寒能力强、粗蛋白含量高、适口性好,易栽培,可用于建植人工草地和放牧草地,对退化草地改良、种草养畜具有重要意义。川西北高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拥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四川省草原...
- 关键词:
- 关键词:老芒麦品种选育牧草栽培技术
- 利用近红外光谱检测虉草粗蛋白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牧草品质测定领域,具体为利用近红外光谱测定虉草粗蛋白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广泛采集具有代表性的虉草样品;2)采集建模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3)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的粗蛋白含量;4)建立定标模型;5)验...
- 季晓菲白史且游明鸿李达旭雷雄吴婍陈莉敏张昌兵鄢家俊闫利军陈丽丽
- 文献传递
- 披碱草属天然杂种形态学鉴定被引量:6
- 2019年
-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所团队在位于阿坝州红原县牧草育种基地中发现并保存了一批披碱草属(Elymus L.)天然杂种。为了弄清这些天然杂种与生境中常见的披碱草属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些种质资源的杂种优势,本研究选取了14个特征指标在形态学层面上对供试的54份天然杂种和老芒麦(E. sibiricus)、垂穗披碱草(E. nutans)、圆柱披碱草(E. cylindricus)及麦薲草(E. tangutorum)开展了形态学初步鉴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的天然杂种与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聚为一类,其中51份与老芒麦更近,3份与垂穗披碱草更近。圆柱披碱草和麦薲草则单独聚为一类,与供试天然杂种间亲缘关系较远。
- 陈丽丽吴婍张昌兵李达旭白史且
- 关键词:披碱草属形态学鉴定
-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的鉴定评价研究
- 利用内蒙古通辽草甸野大豆与当地栽培大豆品种大白眉进行杂交,产生大量性状分离后代,经过近30年逐年选育,目前共获得后代株系50余个。本研究以从获得的杂交后代株系中分别筛选出产草量高的饲草型新品系、种子产量高的籽实饲料型新品...
- 陈丽丽
- 关键词:野大豆栽培大豆杂交后代
- 光能变价离子钛在高寒牧区牧草生产中的初步应用
- 光能变价离子钛(TIVL)具有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多重作用,已广泛用应用于农作物的栽培研究?为了探讨光能变价离子钛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川西北高寒牧区的主导草种川草2号老芒麦(Elym...
- 游明鸿季晓菲雷雄刘金平白史且闫利军陈丽丽吴婍郑群英
- 关键词: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产量牧草品质
- 文献传递
- 大豆下胚轴离体培养器官发生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试验选用内蒙古科尔沁草甸草原野生大豆(父本)与当地栽培大豆品种大白眉(母本)杂交后代的稳定株系9002的下胚轴作为供试外植体,探讨了大豆种子灭菌时间、激素类型等因素对大豆继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该大豆种子的最佳灭菌条件是:先70﹪乙醇杀菌1min,然后6﹪NaClO灭菌17min。②大豆诱导不定芽发育适宜培养基:MS+6-BA0.5 mg/L+KT1.0mg/L+IAA0.5 mg/L+蔗糖3﹪+琼脂0.8﹪。③适宜绿芽分化生根培养基:MS+NAA0.5 mg/L+蔗糖2﹪+琼脂0.8﹪为培养基。对大豆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的成功有利于对加速良种繁育、优良种质资源保存、有益突变体筛选及大豆遗传操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胡卫静何丽君王明玖陈丽丽吕华龙
- 关键词:大豆器官发生外植体
- 不同浓度EMS对老芒麦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为确定EMS诱变老芒麦种子的适宜条件,本试验以"川草2号"老芒麦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0.2%、0.4%、0.6%、0.8%、1.0%、1.2%和1.6%)的EMS溶液处理老芒麦种子不同时间(8h和16h)后,通过分析老芒麦种子发芽情况,得出随着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老芒麦的开始发芽日和发芽高峰日推后,发芽势和发芽率下降趋势也愈明显;EMS诱变老芒麦的适宜浓度为0.8%,处理时间为16h。
- 陈丽丽吴婍季晓菲闫利军
- 关键词:EMS老芒麦种子发芽
- 梦龙燕麦区域试验报告被引量:4
- 2019年
- 为进一步评价梦龙燕麦的饲草产量,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指标,课题组于2015~2016年,选用阿坝、青海444和青燕1号3个燕麦品种为对照,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共3个试验点进行了梦龙燕麦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各年内梦龙燕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可达38 230. 47kg/hm^2和11 657. 40kg/hm^2,鲜草和干草产量比阿坝燕麦分别增产63. 57%~86. 53%和51. 66%~93. 62%,比青海444分别增产42. 87%~57. 33%和21. 94%~69. 49%,比青燕1号分别增产25. 65%~78. 66%和21. 17%~59. 14%。各点各年内梦龙燕麦草产量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很好",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3个区域适应性良好。
- 闫利军季晓菲游明鸿白史且李达旭朱连发鄢家俊陈丽丽陈立坤雷雄陈冬明鲁晓鸣
- 中国野生老芒麦形态多样性研究与种质利用潜力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为揭示野生老芒麦形态变异特征和遗传背景,对我国野生老芒麦主要分布区域不同生态类型的104个居群52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进行了23个形态指标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老芒麦材料的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9.49%~49.56%;聚类分析将104个居群分为具有各自明显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的4类;形态特征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野生老芒麦抽穗早晚及茎秆叶鞘基部小刺等特殊性状与其海拔呈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株高、抽穗、茎节数、单株干鲜重、旗叶长宽等指标代表了老芒麦67.79%形态多样性,是造成老芒麦形态特征变异的主要因素,可作为老芒麦形态分化的重要参考指标。
- 李春艳王艳李欣瑞李英主李明峰陈丽丽雷雄闫利军游明鸿季晓菲张昌兵吴婍苟文龙李达旭鄢家俊白史且
- 关键词:老芒麦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白三叶×高加索三叶草F1代茎段离体培养器官发生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白三叶Trifoliumrepens×高加索三叶草T.ambiguum未成熟胚离体培养产生的F1代无菌苗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途径的直接器官发生培养。筛选适宜的诱导、分化及生根培养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激素组合对体细胞器官发生的影响,为建立扩繁体系及之后的回交试验奠定基础。结果表明:MS+2,4-D 0.1 mg/L、6-BA2 m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MS+NAA0.5 mg/L、6-BA1 mg/L、KT 1 mg/L为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不添加任何激素的1/2 MS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 黄帆王明玖何丽君陈丽丽
- 关键词:高加索三叶草白三叶器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