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丰
- 作品数:66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用于采用停车机器人的智能停车场车辆控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采用停车机器人的智能停车场车辆控制系统及方法,停车过程中停车控制系统、车辆进入控制系统、车辆停放控制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取车过程中取车控制系统、车辆移动控制系统、车辆提取控制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与此同时...
- 陈丰丁文龙
- 一种可折叠防撞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防撞桶,包括可分离的桶盖和桶身,其中,桶身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呈锥形结构的多个外壳层和与底部外壳层固定连接的桶底,外壳层采用高抗冲聚苯乙烯材料制成,多个外壳层的内壁上缘和下缘均加工有螺纹,相邻外壳...
- 陈丰张维麟
- 文献传递
- 电动自行车骑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演化博弈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为研究交通执法策略对电动自行车骑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影响,构建了电动自行车骑行人与交通执法者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分析,分析处罚额度、感知收益差、执法成本和社会负面影响对博弈双方策略选择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大处罚额度小于感知收益差时,不利于对骑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控制;当最大处罚额度大于感知收益差,且执法成本较小时,采用静态处罚策略,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没有均衡解。采用动态处罚策略,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有均衡解。在上述条件下,通过提高最大处罚额度和社会负面影响,降低感知收益差和执法成本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电动自行车骑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
- 汤天培王华陈丰曹阳
- 关键词:交通违法行为演化博弈模型
- 一种隧道口减光罩光环境优化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口减光罩光环境优化装置,用以弱化应用格栅式减光罩的隧道口处的斑马效应,该优化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设置在格栅式减光罩横梁上的反光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弱斑马效应、结构简单、质量轻、便于更换维修、降低...
- 吴刚陈丰潘晓东梁洁馀彭浩荣吴艳一
- 文献传递
- 具有摩擦纳米发电装置的防风障
- 本公开描述一种具有摩擦纳米发电装置的防风障,包括防风障主体、以及设置于防风障主体的摩擦纳米发电装置,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折纸结构、覆盖于折纸结构的摩擦层、以及与...
- 陈丰姜茗馨
- 一种使用折纸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防风障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折纸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防风障,防风障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和风速传感器,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内部设有用于缓冲侧风压力的折纸结构,防风障主体上还安装有警示装置,风速传感器连接有处理器,摩擦纳米发电...
- 陈丰姜茗馨
- 文献传递
- 注意力分散下的驾驶行为研究
- 研究表明,13%~50%交通事故的产生与驾驶人注意力分散有关。因此,研究驾驶人注意力分散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减少分心驾驶的发生对改善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scanner构建实验场景,通过驾驶模拟器进行注意力分散模...
- 邬芳迪杜文俊陈丰潘晓东陈培焱
- 关键词:驾驶行为驾驶模拟器
- 一种车头冲出物体警示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头冲出物体警示系统,包括安装于停放车辆上的摄像头、移动侦测单元、冲出物体识别单元和报警单元,其中,摄像头用于采集停放车辆车头前方的视频图像;移动侦测单元与摄像头连接,用于判断停放车辆车头前方是否出现移动物...
- 陈丰林子鉴
- 隧道口减光罩路段视觉适应性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为研究减光罩设置对隧道口光环境及进出隧道口时驾驶视觉安全的影响,基于隧道口减光罩等比例微缩模型仿真及驾驶模拟实验平台构建进出隧道口路段驾驶环境,利用眼动仪测量驾驶员在进出隧道口时瞳孔面积变化速度,对驾驶视觉安全进行评价。对比无减光罩实验结果表明:有减光罩条件下,进出隧道口路段光环境变化相对平缓,有效降低了"黑白洞效应";驾驶员进出隧道口路段瞳孔面积变化速度减小,且驾驶员瞳孔面积变化速度最大值与其持续时间均低于临界值,有效减少光环境突变造成的视觉安全问题。
- 吴刚吕勇刚陈丰徐萌潘晓东
- 关键词:驾驶模拟
- 彩色灯光视觉调节对长隧道驾驶催眠缓解作用的试验被引量:13
- 2020年
- 驾驶人在长隧道中间段驾驶中容易出现"隧道催眠"现象,为了缓解这一特殊视觉心理问题,在分析隧道催眠现象产生原因和长隧道中间段照明环境改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特殊颜色灯光带作为视觉滤波带的隧道中间段照明设置形式。根据不同颜色光源下的视觉功能试验,选定不影响视觉功能但具有较强视觉刺激作用的红色光源作为视觉滤波带光源颜色。利用DIALux仿真软件建立设置了红光特殊照明以及普通照明2种场景下的隧道模型,并对有关照明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红光特殊照明对隧道照明参数无不利影响。通过红光特殊照明及普通照明隧道路段驾驶模拟试验,采集驾驶人动态视觉特征,包括眨眼频率及瞳孔直径,结果表明通过红色特殊灯光区域时,驾驶人的眨眼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路段,瞳孔面积也存在较明显的先增大再减小的过程,说明红光段对驾驶人具有明显的视觉刺激作用。为评估红色特殊灯光区域对视觉安全性的影响,引入"瞳孔面积最大瞬态速度值"作为红光段视觉负荷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红色特殊灯光带引起的视觉负荷在驾驶视觉舒适范围内,其视觉刺激作用能够满足驾驶视觉安全要求。综上可以说明,红色特殊色彩灯光带能够在保证视觉舒适性的同时给驾驶人提供视觉刺激,起到视觉警示作用,缓解隧道催眠现象。
- 徐萌潘晓东陈丰马小翔
- 关键词:交通工程隧道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