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烨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吸积
  • 5篇吸积盘
  • 3篇流体力学
  • 3篇磁流体
  • 3篇磁流体力学
  • 2篇引力
  • 2篇天体
  • 2篇天体物理
  • 2篇自引力
  • 2篇磁场
  • 1篇等温
  • 1篇星系
  • 1篇星系核
  • 1篇银河系
  • 1篇银晕
  • 1篇余辉
  • 1篇振荡
  • 1篇振荡不稳定性
  • 1篇三维磁场
  • 1篇守恒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民族学院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武汉纺织工学...

作者

  • 8篇陆烨
  • 3篇杨兰田
  • 2篇吴少平
  • 2篇汪定雄
  • 1篇陈韶丽
  • 1篇丁世学
  • 1篇杨丕博
  • 1篇黄文耿
  • 1篇岑敏锐
  • 1篇赵刚

传媒

  • 3篇天文学报
  • 2篇天体物理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

  • 2篇2001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自引力磁吸积盘的不稳定性和结构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
在许多天体物理现象中,例如活动星系核,X-射线双星和年青的恒星理论中,吸积盘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吸积盘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吸积盘的不稳定性理论.普遍认为活动天体的周期,准周期光变现象与吸积盘的不稳定性有关.同时光致电...
陆烨
关键词:吸积盘磁流体力学自引力活动星系核
含三维磁场等温薄吸积盘的振荡不稳定性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从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出发,用微扰法得出含三维磁场等温薄吸积盘的径向、轴向及环向不稳定性的色散方程.并详细讨论了磁场各分量对吸积盘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的径向和环向分量对磁声模和非轴对称模的不稳定性的增加起着主要的作用,且径向振荡大于轴向振荡.
丁世学杨兰田陆烨吴少平
关键词:吸积盘磁流体力学振荡磁场
γ射线暴火球的演化与余辉
2001年
GRB主暴后 ,火球继续膨胀 ,根据暴后火球的动力学演化方程 ,考虑电子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通过数值求解 ,得到光学R波段和X射线余辉与时间t的关系 .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相比较 ,符合得很好 .最后 ,还讨论了火球 +激波模型的不足 .
黄文耿杨丕博陆烨
关键词:Γ射线暴火球余辉能源机制GRB
自引力磁均分和磁守恒吸积盘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1998年
对自引力磁均分和磁守恒两种模型的径向振荡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在同时考虑自引力和磁场作用的情况下,吸积盘在磁均分和磁守恒模型中均存在着三种振荡模式,其中粘滞模式总是稳定的,磁声模式是不稳定的,中性模式在图中较长波段范围趋于稳定,在较短波段范围是不稳定的.这些结果有利于解释活动天体的Mark421和Pks2155—304的长周期光变现象.同时阐明了自引力在两种模型中对三种模式的影响有相同的趋势,而对磁场则分别起着相反的作用.这个结论表明磁均分吸积盘模型在解释光变现象时更为有利.
陆烨杨兰田汪定雄
关键词:吸积吸积盘磁流体力学
自引力均分吸积盘的不稳定性
1996年
采用微扰方法导出了磁粘滞情况下自引力均分薄吸积盘的色散方程,研究了吸积盘的不稳定性,并分析了自引力、磁场、粘滞对吸积盘不稳定性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在同时考虑自引力和磁场时,吸积盘存在着3种振荡模式(总是稳定的粘滞横模式和通常不稳定的磁声模式及中性模式).这些结果为解释BL.Lac天体、Seyfert星系。
陆烨陈韶丽吴少平
关键词:吸积盘稳定性自引力磁场
黑洞吸积盘的演化及温度分布的热不稳定性
1994年
本文在Thorne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吸积盘中黑洞的有关参量的演化,以及由Schwarzschild黑洞吸积盘向Kerr黑洞吸积盘演化过程中对吸积盘辐射通量的影响,最后针对几个典型的辐射过程,分别讨论了黑洞吸积盘在牛顿框架中的温度分布方程与广义相对论的温度分布方程的热不稳定性,并给出此类问题的热不稳定性的判据。
汪定雄杨兰田陆烨
关键词:黑洞吸积盘热不稳定性温度
银河系中探测第一代恒星的几率
2001年
第一代恒星是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的原始气体中的、不含重于碳元素的、寿命大于 1 4Gyr的、迄今尚未演化的最古老的恒星 .长期的观测结果表明银河系中尚未发现金属丰度 ([Fe/H] )为零、甚至金属丰度 [Fe/H]≤ - 6的恒星 .为解释这一观察现象 ,将以Tsuiimoto等人提出的银晕的化学演化模型为基础 ,假设形成第一代恒星的初始质量函数具有Miller Scalo的形式 ,从理论上预言和讨论探测第一代恒星的可能性 .利用已有的晕星的观测资料限定模型的参数 .如果形成恒星的云的质量为 1 0 6 M - 1 0 7M ,模型结果预言探测到第一代恒星的几率为 6 .1 4× 1 0 - 4 - 6 .1 4× 1 0 - 5 .
岑敏锐陆烨赵刚
关键词:银晕初始质量函数银河系
恒星天体物理学发展迅速
1998年
由香港天体物理学会、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K.C.Wong教育基金会、Lee Hysan基金会和香港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太平洋周边地区恒星天体物理国际会议,于1997年8月13日在香港科技大学隆重开幕。会议的主题是恒星天体物理。恒星天体物理是运用物理学的知识,以观测事实为基础,以理论分析为手段,研究各类恒星的物理性质及其形成和演化的分支学科。恒星的物理性质是被证实为通过自身内部热核反应产能的唯一一类天体,宇宙物质正是在这种产能过程中进行着不可逆的演化。
陆烨
关键词:恒星天体物理学恒星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