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阎振华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非均质
  • 2篇非均质性
  • 2篇阜三段
  • 2篇凹陷
  • 2篇储层
  • 2篇储层非均质
  • 2篇储层非均质性
  • 1篇杨家坝油田
  • 1篇油田
  • 1篇微相
  • 1篇微相研究
  • 1篇金湖凹陷
  • 1篇高邮凹陷
  • 1篇PETREL
  • 1篇测井
  • 1篇测井相
  • 1篇沉积微相
  • 1篇沉积微相研究
  • 1篇储集

机构

  • 4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河北省地勘局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4篇阎振华
  • 3篇胡望水
  • 3篇陈顺顺
  • 2篇戴寅
  • 2篇周萍
  • 1篇熊平
  • 1篇白晓光
  • 1篇何洪雨
  • 1篇邹起阳
  • 1篇徐阳东

传媒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复杂油气藏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金湖凹陷杨家坝油田阜二段、阜一段沉积微相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岩芯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和测井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杨家坝油田阜二段(f2)、阜一段(f1)油组的沉积模式。阜二段主要以滨浅湖亚相为主,发育的沉积微相主要有滨浅湖滩砂、滨浅湖砂坝;阜一段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发育的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绘制了各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并详细阐述了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阎振华胡望水熊平陈顺顺程超
关键词:测井相沉积微相杨家坝油田
高邮凹陷花庄地区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1年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阜三段为低渗、特低渗油藏,综合运用岩心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储层非均质性从层内、层间、平面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花庄油田阜三段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分析了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认为其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储层的沉积微相及成岩相,埋深对储层非均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胡望水陈顺顺阎振华戴寅周萍
关键词:非均质性储集层阜三段高邮凹陷
应用Petrel进行构造建模的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采用Petrel软件进行构造建模能更准确直观反映地下构造情况。以某油田工区为例,在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地震资料解释及合成地震记录标定结果为约束条件,采用构造特征分析技术研究了分析断层间的接触关系及其延展趋势,建立该研究区的构造模型,并针对建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该研究方法提高了构造解释的精度,为后续的油藏地质建模奠定了基础。
邹起阳阎振华徐阳东莫丽丽白晓光何洪雨
关键词:PETREL
HZ地区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HZ油田阜三段(E1f3)为低渗、特低渗油藏,综合运用岩心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储层非均质性从层内、层间、平面和微观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HZ油田阜三段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储层的沉积微相及成岩相,埋深对储层非均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胡望水陈顺顺阎振华戴寅周萍
关键词:非均质性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