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春雷

作品数:59 被引量:1,303H指数:2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5篇刑事
  • 22篇诉讼
  • 12篇刑事诉讼
  • 10篇司法
  • 10篇诉讼法
  • 9篇刑事诉讼法
  • 9篇审查
  • 6篇侦查
  • 6篇认罪
  • 5篇审判
  • 5篇司法审查
  • 5篇法学
  • 5篇非法
  • 5篇辩护
  • 4篇正义
  • 4篇人权
  • 4篇人权保障
  • 4篇审查机制
  • 4篇司法审查机制
  • 4篇公正

机构

  • 57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刑事警察...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 1篇吉林财经大学
  • 1篇早稻田大学
  • 1篇沈阳市人民检...
  • 1篇国士馆大学
  • 1篇北京市人民检...

作者

  • 57篇闵春雷
  • 8篇贾志强
  • 5篇刘铭
  • 5篇杨波
  • 2篇孙记
  • 1篇刘传稿
  • 1篇夏勇
  • 1篇李贵扬
  • 1篇霍海红
  • 1篇李英民
  • 1篇李洁
  • 1篇高珊琦
  • 1篇徐卫东
  • 1篇梅传强
  • 1篇西原春夫
  • 1篇贾宇
  • 1篇黄京平
  • 1篇徐岱
  • 1篇陈忠林
  • 1篇曹险峰

传媒

  • 9篇当代法学
  • 7篇法制与社会发...
  • 7篇吉林大学社会...
  • 3篇理论学刊
  • 3篇国家检察官学...
  • 2篇中外法学
  • 2篇法律适用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东疆学刊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法学杂志
  • 1篇法学研究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民主与法制
  • 1篇法学
  • 1篇政法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证据保全制度没有作出规定。刑事证据保全是一种由当事人提出申请,由法官对此申请进行裁断的具有司法性质的行为,它对于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查明案件事实、推进我国的刑事审判方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从程序正义、诉讼结构、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等角度出发,来构建我国的刑事证据保全制度。
贾志强闵春雷
关键词:诉讼权利程序正义
刑事诉讼中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的法律思考被引量:3
1996年
闵春雷
关键词:证人作证制度刑事诉讼法典作证义务免证权拒绝作证
如何建立健全与多层次诉讼体系相适应的公诉模式被引量:2
2017年
2016年9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落实"指控犯罪有力、诉讼监督有效、社会治理有为"的公诉工作总要求,推进公诉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重心转型升级;适应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相互衔接的多层次诉讼体系需要,形成简易案件效率导向、疑难案件精准导向、敏感案件效果导向的公诉模式,做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健全与多层次诉讼体系相适应的公诉模式?对此,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庄永廉苗生明黄京平汪海燕闵春雷刘传稿
关键词:公诉模式诉讼体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工作
证据价值论被引量:3
2002年
从法律价值上考察,作为程序之重要组成部分的证据具有外在价值、内在价值及法治价值。证据的外在价值即证据对案件实体问题的正确处理所发挥的价值;证据的内在价值是指证据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优秀品质,即是评判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及运用过程是否具有善的品质的道德标准,主要表现为理性、尊严和公平;证据的法治价值是指证据对刑事法治的实现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三者共同组成内涵丰富的证据价值体系。
闵春雷
关键词:法治价值审查判断刑事法治法律价值公平
美国死刑有效辩护制度及其启示被引量:8
2012年
刑事被追诉人辩护权的最终实现往往依赖于律师的法律素养、执业水平等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制和救济途径,我国死刑案件的辩护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对美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制度进行研究,阐明美国法院是如何通过无效辩护之诉与《美国死刑案件有效辩护指导纲要》所确立的辩护标准来维护死刑案件被追诉人的辩护权,以供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相关司法解释时借鉴。
王喆闵春雷
关键词:死刑有效辩护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新探被引量:62
2010年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作为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上的基本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迪恩茨于1926年提出,之后由德国传至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并在学说和判例中得以发展。尽管这一理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些许不同,但其出发点及追求的价值目标具有共同性,因此对我国刑事诉讼证明的理论及实践也颇具借鉴意义。
闵春雷
关键词:大陆法系国家诉讼证明证据法共同性迪恩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被引量:171
2017年
律师的有效辩护是保障认罪认罚案件程序公正的理论前提,唯有有效辩护才能保障被告人认罪的自愿性、程序选择的自主性及量刑建议的公正性。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应强化值班律师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明确其辩护人的定位、肯定值班律师的阅卷权及量刑协商等权利,保障其尽职尽责履行辩护职责,使其成为认罪认罚程序积极有效的参与者而非消极的"见证人"。对于辩护律师存在明显的工作缺欠并导致被告人失去程序选择机会的,构成无效辩护,应当强化法庭对认罪认罚活动的司法审查,明确被告人辩护权的救济机制,完善认罪案件中被告人"反悔"时的救济程序。
闵春雷
关键词:有效辩护阅卷权无效辩护
以事实为面向:中国刑事指控体系建构的新思路被引量:6
2022年
刑事指控体系的建构是在“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检察机关提出的理论命题,亦是对传统公诉理论的重要发展。刑事指控体系是检察机关为实现刑事追诉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指控活动的有机整体,应以刑事实体法为指引建构刑事指控的事实基础,实现“以证据为核心”向“以事实为面向”的转变。刑事指控的实体范畴包括定罪指控、量刑建议及财物追缴,其中,定罪指控是刑事指控的根基,量刑建议是刑事指控的必要延展,财物追缴是刑事指控的应有内容。在程序上应以事实为面向,发挥检察机关的侦查指引作用,全面搜集证据,强化证据能力的审查,完成指控事实的建构与证明,同时完善量刑程序、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为刑事指控体系的实现提供程序保障。
闵春雷王从光
关键词:量刑建议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被引量:19
2015年
在法律规则层面,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目前已逐渐形成由刑事速裁程序、"轻刑快办"以及一般简易程序组成的多元化、层次化的刑事简易程序体系。但在实践层面却存在着简易程序适用率偏低、简易程序案件未决羁押不当适用等程序失灵、异化现象。唯有回归理性思维,尊重司法规律,才能使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回到正轨。
贾志强闵春雷
关键词:刑事简易程序
“聚焦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系列报道之六 刑事证据制度的体系化完善
2025年
证据是诉讼的灵魂,是司法公正的基石。近年来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取得长足进步,学界研究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体系化不足、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刑事诉讼法的第四次修改,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应当是重点,这不仅是因为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亦是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
闵春雷
关键词:刑事证据制度刑事诉讼制度刑事诉讼法体系化司法公正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