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碧波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普萘洛尔预防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效果。方法将87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45例行注射组织粘合剂同时给予普萘洛尔口服,对照组42例仅行注射组织粘合剂;观察患者出血率、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门静脉内径(DPV)。结果随访9个月,联合组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VPV变快,DPV变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联合普萘洛尔长期口服预防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好。
- 钟碧波寇继光尹小武
- 关键词:组织粘合剂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普萘洛尔
- 经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 2009年
- 目的验证经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自近两年中经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成功36例,经内镜冶疗总体有效率94.7%。结论经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尹小五寇继光程前进钟碧波
- 关键词:胃镜消化性溃疡出血
- 马来酸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贝飞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贝飞达(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贝飞达,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黛力新联合贝飞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钟碧波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马来酸曲美布汀贝飞达黛力新
- PBL联合CBL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3月—2018年4月,选择本院消化科住院医师40名作为研究资料,均参与规范化培训,依据时间分组各20名。对照组为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LBL),观察组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的教学模式,观察两组住院医师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学习兴趣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兴趣、主动性、知识接受程度、团队协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工作态度、通用能力、专业知识、临床诊疗、沟通技巧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落实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可进一步增强其临床综合技能,且教学模式符合医师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确保其理论和实践均获得良好的成绩,增强其胜任力,培训价值较高。
- 李光曙钟碧波摆斌袁岸龙张雷寇继光
- 关键词:教学模式住院医师胜任力
- 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对比研究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成本与效果。方法将经过胃镜检查证实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雷贝拉唑组(A组)、埃索美拉唑(B组)和奥美拉唑组(C组)。A组56例,采用雷贝拉唑治疗;B组59例,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C组57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记录病人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复查镜观察食管炎症内镜分级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A组总有效率96.4%,B组总有效率91.5%,C组总有效率82.5%,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B组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C/E)最低,且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C/△E)所花费成本也较低;敏感度分析埃索美拉唑组的成本-效果仍比奥美拉唑组、雷贝拉唑组低。结论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在经济学方面比较,埃索美拉唑比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占优势,更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吴霞池晨寇继光宋玉琼钟碧波袁岸龙尹小伍
- 关键词: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成本-效果分析
- circBIRC6靶向miR-449b-5p调控胃癌SUN-1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circBIRC6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5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53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RT-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与人胃黏膜细胞GES1、人胃癌细胞SNU-1、AGS、HS-746T中circBIRC6、miR-449b-5p的表达量;以SNU-1细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si-NC组、si-circBIRC6组、miR-NC组、miR-449b-5p组、si-circBIRC6+anti-miR-NC组、si-circBIRC6+anti-miR-449b-5p组;CCK-8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449b-5p过表达对野生型载体WT-circBIRC6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circBIRC6的表达量升高(P<0.05),miR-449b-5p的表达量降低(P<0.05);与GES1细胞比较,SNU-1、AGS、HS-746T细胞中circBIRC6的表达量升高(P<0.05),miR-449b-5p的表达量降低(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BIRC6组细胞活力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449b-5p组细胞活力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miR-449b-5p过表达可降低WT-circBIRC6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与si-circBIRC6+anti-miR-NC组比较,si-circBIRC6+anti-miR-449b-5p组细胞活力和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干扰circBIRC6表达可通过上调miR-449b-5p表达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程及诱导细胞凋亡。
- 钟碧波钟芳寇继光李光曙
- 关键词: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3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特征,评估其内镜下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的463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发现病灶后均进行黏膜染色,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以及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 4636例患者共检测出LST 32处,其中颗粒均一型10个(46.6%),结节混合型15个(25.9%),平坦隆起型6个(18.1%)、假凹陷型1个(7.8%)。病变分布:直肠15个(46.8%),乙状结肠6个(19.7%),降结肠5个(15.6%),横结肠3个(0.09%),升结肠3个(0.09%)。病理检查:32处病变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1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9例,锯齿状腺瘤3例,其中有3例合并早期癌变,2例为黏膜内癌,1例为sm1癌。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肠肿瘤,不同于一般的腺瘤,需引起内镜医师的重视。结合染色内镜,对LST进行内镜下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 钟碧波钟芳
-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癌黏膜染色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鲁斌钟碧波盛波
- 关键词:胃肠出血止血内窥镜
- 染色内镜联合黏膜切除术对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经内镜黏膜切除术对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诊断价值。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经内镜黏膜切除术组(实验组)和单纯染色活检组(对照组),实验组用0.5%美蓝溶液染色后对异常着色区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并送病检;对照组美蓝溶液染色后对异常着色区域常规方法取活检。结果实验组发现不典型增生31例(43.7%),早期胃癌8例(11.3%);对照组发现不典型增生23例(31.1%),早期胃癌4例(5.4%),实验组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经内镜黏膜切除术可进一步提高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 寇继光袁岸龙钟碧波尹小伍摆斌鲁斌张雷陶进勇
- 关键词:染色内镜黏膜切除术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
- 以腹痛为表现的肠系膜分支夹层动脉瘤1例分析
- 2010年
- 钟碧波
- 关键词:肠系膜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