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玄玉

作品数:20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异丙酚
  • 10篇丙酚
  • 6篇内毒
  • 6篇内毒素
  • 5篇毒素血症
  • 4篇手术
  • 4篇颌面
  • 4篇麻醉
  • 4篇口腔
  • 4篇口腔颌
  • 4篇口腔颌面
  • 4篇病人
  • 3篇血症
  • 3篇瑞芬太尼
  • 3篇鼠肺
  • 3篇外科
  • 3篇内毒素血症
  • 3篇芬太尼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机构

  • 13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金玄玉
  • 10篇张倩
  • 7篇何晓帆
  • 4篇王俊科
  • 3篇裴凌
  • 2篇陈树斌
  • 2篇王昆鹏
  • 2篇戚其学
  • 1篇单世民
  • 1篇白晓峰
  • 1篇陈旭
  • 1篇张倩
  • 1篇丁素春
  • 1篇张霞
  • 1篇杨维明
  • 1篇裴凌
  • 1篇金世富
  • 1篇白涛
  • 1篇张晓光
  • 1篇李书涛

传媒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辽宁省民族科...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2
  • 1篇1996
  • 1篇199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腭裂行咽后组织瓣修复术的麻醉处理
1990年
为改善腭裂术后发音效果,我院自1978年12月至1989年1月采用兰氏法加咽后组织瓣转移修复手术麻醉80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01例男497例,女304例,年龄3~14岁。腭裂Ⅰ度56例,Ⅱ度265例,Ⅲ度480例;合并有扁桃体肿大Ⅰ度32例;Ⅱ度54例Ⅲ度3例;有先天性心脏病1例,慢性支气管肺炎1例。手术时间40分钟至7小时,以1小时30分至2小时30分居多.二、麻醉方法①麻醉诱导:本组采用静脉加开放滴醚诱导177例,20kg 以上患儿用硫贲妥钠4~8mg/kg 加琥珀胆硷1.0mg/kg 诱导592例,早年单纯开放滴醚诱导25例,7例用安定0.2mg/kg-芬太尼0.05~0.1mg 单次或用羟基丁酸钠50~80mg/kg-安定0.2~0.3mg/kg-琥珀胆硷1.0mg/kg
谭诚那奎珍孙石莲裴凌杨维明金玄玉
关键词:儿童腭裂麻醉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手术补液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用于头颈部缺损游离皮瓣修复手术补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均择期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治疗,游离组织瓣修复缺损。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术中分别输入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和乳酸林格液进行补液。在麻醉诱导前(T1)、血管吻合前(T2)和血管吻合后即刻(T3)抽取桡动脉血检测血气分析[酸碱度(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HCO3-)、二氧化碳总含量(TCO2)、碱剩余(BE)、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电解质(Na+、K+、Ca2+)、血糖和乳酸等指标,并进行各时点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与T1时点比较,两组患者术中BE均明显降低,PaO2均明显增高(P<0.05);血糖浓度和乳酸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其他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在T3时点B组BE值比A组降低更明显(P<0.05),A组血糖浓度比B组高(P<0.05);在T2、T3时点B组乳酸浓度比A组高(P<0.05)。结论在长时间的大手术中输入大量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且比乳酸林格液对乳酸的影响更低,更具有优势。
张霞白晓峰金玄玉何晓帆崔海彬张倩
关键词: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口腔颌面部手术
氯化锂对老龄大鼠口腔颌面部外科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氯化锂预处理对老龄大鼠口腔颌面外科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实验室及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老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包括正常对照组(C组)、手术麻醉组(O组)、氯化锂预处理组(L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2组:8只用于术后3 d 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其行为学特征;另外8只于术后24 h行断头处理,同时提取脑组织并分离海马组织。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ser9)]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试验表明,术后第1天L组及O组都较C组潜伏期明显延长,游泳距离也较C组长,L组潜伏期及游泳距离都较O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天L组及O组均较第1天稍有缩短,术后第3天较第2天也有所改善。大鼠对空间探索实验表明:C组较L组和O组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的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频率也增多。另外,L组及O组IL-β含量都较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组明显低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GSK-3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组及O组p-GSK-3β(ser9)含量较C组显著降低;L组较O组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锂预处理对老龄大鼠术后炎性因子表达有抑制作用,同时也能增加海马内GSK-3β磷酸化,使p-GSK-3β(ser9)表达上调,抑制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认知能力。
张伦强李书涛何晓帆金玄玉张倩
关键词:氯化锂口腔颌面外科认知功能障碍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持续静脉注射在困难气道清醒插管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困难气道清醒插管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选择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患者24例,24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在充分表面麻醉后,Ⅰ组(瑞芬太尼组),给予瑞芬太尼0.75μg/kg的一次剂量后以0.075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Ⅱ组(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0.5mg/kg的一次剂量后以6μg/(kg·min)持续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导管出鼻后孔、盲探插管过程中以及导管进入气管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均能够完成盲探气管插管。Ⅰ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于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表面麻醉基础上,持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较丙泊酚能更好的完成困难气道的清醒盲探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小,更为安全。
何晓帆张倩金玄玉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清醒插管血流动力学
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肺中TNF-α作用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大鼠TNF α作用的影响。方法  72只Waster雄性大鼠分为 3组 :对照组 (C组 ) ,内毒素组 (L组 )和异丙酚 +内毒素组 (P组 )。L组在腹腔内注入内毒素 1 0mg·kg-1 ;P组在皮下缓慢注入异丙酚 2 0mg·kg-1 ·h-1后再注入内毒素 1 0mg·kg-1 ;C组腹腔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注射后 30、90、1 80、36 0min时处死动物 ,C组在不同时间点留取 3ml静脉血后 ,于 36 0min处死留取肺组织。测定血清和肺组织TNF α、肺组织TNF αmRNA表达、TNF α免疫反应物质。结果 L组注射内毒素后 30min血清和肺组织中TNF α浓度升高 ,90min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 ,36 0min后仍高于正常水平。P组各时点血清和肺组织中TNF α浓度明显低于L组 (P <0 .0 0 1 )。L组注射内毒素后 30min肺组织TNF αmRNA表达上升并达到高峰 ,后缓慢下降 ,36 0min仍高于正常水平。P组各时点肺组织中TNF α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L组 (P <0 .0 0 1 )。结论 异丙酚可显著抑制内毒素血症时TNF α的合成、分泌 ,是其抗内毒素血症作用的机制之一。
金玄玉戚其学王昆鹏
关键词:异丙酚内毒素血症TNF-Α肿瘤坏死因子
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系数及钙离子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PaO2、肺系数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72只Waster雄性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和异丙酚+内毒素组(P组)。L组在腹腔内缓慢注入内毒素;P组在皮下缓慢注入...
金玄玉张倩王昆鹏裴凌戚其学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肺系数钙离子异丙酚
文献传递
异丙酚、七氟醚麻醉对颅内占位病人颅内压影响的研究
金玄玉
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系数及钙离子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PaO2、肺系数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72只Waster雄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和异丙酚+内毒素组(P组)。L组在腹腔内缓慢注入内毒素;P组在皮下缓慢注入异丙酚后再注入内毒素。分别在注射后30、90、1803、60min时处死动物,取出肺组织,测定肺系数、钙离子含量及病理切片检查。结果L组在注入内毒素后各时点PaO2下降,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显著增高(P<0.05)。P组与L组相比显著减轻PaO2下降,降低肺系数和钙离子浓度(P<0.05)。结论异丙酚可降低内毒素血症鼠肺组织钙离子浓度,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金玄玉张倩何晓帆裴凌戚其学
关键词:钙离子内毒素异丙酚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被引量:82
2004年
目的 :对比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名病人分为 2组 ,诱导后 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 1min及插管后 2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插管条件由操作者给予评分。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 10 0 %。瑞芬太尼组插管条件满意率 80 % ,芬太尼 75%。两组诱导后MAP和HR值较基础值均下降 (P <0 .0 5)。插管后两组间的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 。
单世民金玄玉张晓光王俊科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气管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
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鼠NO、SOD及MD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内毒素血症大鼠体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72只Wa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和异丙酚+内毒素组(P组)。L组腹腔内注入内毒素10mg·kg-1;P组皮下缓慢注入异丙酚20mg·kg-1·h-1后再注入内毒素10mg·kg-1;C组:腹腔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L组和P组在注射后30、90、180、360min取静脉血并处死动物(每时间点8只),C组在相应时间点留取3ml静脉血后,于360min处死大鼠留取肺组织。测定各时间点血清和肺组织中MDA和NO浓度及外周红细胞SOD活性。结果 P组用异丙酚后显著性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NO和MDA浓度,并增加SOD活性,与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异丙酚可降低内毒素血症鼠NO水平,抑制MDA合成,增加SOD活性,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内毒素血症鼠的功能状态。
金玄玉赵芸慧刘海梅裴凌王俊科
关键词:异丙酚内毒素血症丙二醛血管内皮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