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小波变换在宁夏地震前兆资料中的应用
- 吴立辛卫定军金涛李国斌
- 本课题属地震监测预报的前兆资料分析领域,课题主要分析研究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结合其特点建立对前兆资料分解的小波变换模型,并验证了小波多尺度分解技术用于前兆资料分解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对宁夏固原气氡、固原王明井水位、金贵...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前兆小波变换
- 一种分布式地电场观测装置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地电场观测装置,包括:多个相对电位测量模块,和与所述相对电位测量模块通讯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相对电位测量模块测量各个观测点位相对于统一参考基准的电位差,并将测量得到的电位差数据及测量时间、位置,...
- 李学波丁凤和金涛李学涛卫丁军罗国富唐浩贺嘉伟马文娟
- 文献传递
- 厦门台数字化潮汐资料的背景变化及其主要干扰因素
- 2006年
- 利用快速Fourier变换分析方法,对厦门台数字化潮汐资料的背景变化及其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其存在的原因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和内陆台站的相应资料对比后表明,并非所有的台站测项所观测到的固体潮资料中,M2波都会占绝对优势;临海台站在作资料分析时,对M2波的分析应该是主要的,而内陆型台站应该综合考虑其它波群的影响;同一台站的不同测项受到主要干扰的机制是不同的,厦门台受海潮的干扰机制是,厦门台处于相干海潮波的波峰或波谷处,且该海潮波的周期又和M2波的非常接近,气压的干扰机制是,气压扰动形成的压力差以波动形式直接作用在洞体应变仪的含铌特种因瓦棒或传感器探头上,使得其记录曲线中叠加了多种波的成份。
- 熊先保黄晓华张远城李恩建金涛
- 银川基准台SQ-70D石英水平摆与VP宽频带垂直摆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从干扰因素、连续性、稳定性、观测精度和映震能力等方面对银川台同台基的SQ-70D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与VP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2019年1—7月产出数据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后,检验出VP垂直摆在连续性、稳定性和映震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SQ-70D石英摆,但对于观测精度而言,SQ-70D石英摆高于VP垂直摆。
- 王建亮沈宁张燕霞栾博文金涛
- 关键词:水平摆倾斜仪
- 小波分析方法在宁夏短水准资料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7年
- 建立了小波分解模型,应用该模型将宁夏红果子形变台及苏峪口形变台短水准观测资料中的不同周期成分进行了有效分离。分离后的3阶近似及3阶细节部分所显示的异常变化能够更直观和显著地对应宁夏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地震。
- 吴立辛卫定军李国斌金涛
- 关键词:小波分析短水准地震
- 用HV谱比法推测银川市区沉积层基底分布特征被引量:5
- 2007年
- 在缺乏其他资料的情况下,地脉动常常用做确定地震动对地表介质产生影响效应的简便手段。本文以银川市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震勘探资料有目的的选取5条测线在银川市区进行地脉动观测,观测点共141个。用Nakamura提出的HV谱比法解析观测数据,在给定地下构造剪切波速度(VS)的基础上,由H/V比值曲线中的基本频率推测盆地深层地下构造。通过理论计算进一步验证了解析结果。结合前人地震勘探资料推测了银川市区脉动基本频率分布特征,并给出2D和3D银川市基底构造变化情况,对比分析表明,HV谱比法得到的脉动基本频率值可以反映银川盆地基底变化情况。
- 谢晓峰赵伯明柴炽章王银金涛杜鹏雷启云孟广魁
- 关键词:地脉动基本频率基底构造
- 一种分布式地电场观测装置和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地电场观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多个相对电位测量模块,和与所述相对电位测量模块通讯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相对电位测量模块测量各个观测点位相对于统一参考基准的电位差,并将测量得到的电位差数据及测量时间、...
- 李学波丁凤和金涛李学涛卫丁军罗国富唐浩贺嘉伟马文娟
- 文献传递
- 宁夏地震局银川台定点重力观测资料成果(2003-2007)
- 延海军赵宁訾少刚郭海军吕俊强金涛蔡小明安玉清
- 宁夏地震局银川台GS-15(215)定点重力观测,所属领域为地震监测预报项目,主要完成了中国地震局所属地震前兆观测GS-15(215)定点重力的日常观测和资料处理报送工作,所产出的资料连续可靠,资料精度高,在2003年至...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监测地震资料处理
- 宁夏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 吉祥吴晓燕金涛
- 宁夏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是中国地震数字观测网络项目宁夏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完成1个区域中心、2个大众城市、7个县级节点、7个台站节点的网络建设,实现了连通北部工业重要城市—石嘴...
- 关键词:
- 关键词: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地震信息信息服务系统
- 基于台阵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及邻区地壳结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通过收集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及邻区的喜马拉雅地震科学台阵112个台站的远震P波资料,并用时域迭代反褶积提取接收函数,用H-k扫描方法得到了各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及波速比,且计算了其泊松比。结果表明,在天景山断裂带附近,地壳厚度存在急剧变化的陡变带,该陡变区域最大落差可达14km;研究区内泊松比值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一性,但是整体上都沿着GPS观测到的速度场方向递减。据此推测,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可能存在一条以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为主的小规模的局部物质东流带,由于遇到稳定块体的阻挡,海原-六盘山构造区呈现为典型的挤压构造及持续的地壳缩短,这使得该构造区的地壳相对于研究区其他地区较厚,其青藏高原部分物质东移可能在天景山断裂带附近明显停滞。另外,研究区内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区的地壳泊松比陡变区域与5级以上的中强震对应关系较好。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变化特点与该区域的GPS速度场、应变场以及构造变形的变化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许英才曾宪伟许文俊马禾青金涛任家琪
-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结构速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