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晓燕

作品数:3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甲状腺
  • 11篇乳头
  • 11篇乳头状
  • 11篇乳头状癌
  • 11篇甲状腺乳头状...
  • 9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信号
  • 5篇腺肿瘤
  • 4篇乳腺
  • 3篇蛋白
  • 3篇信号通路
  • 3篇增殖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通路
  • 3篇淋巴
  • 3篇基因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机构

  • 18篇台州市立医院
  • 14篇台州学院
  • 7篇温州医学院
  • 5篇台州学院医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金晓燕
  • 13篇梁勇
  • 12篇杨林军
  • 6篇杨晶金
  • 5篇张强
  • 4篇权明明
  • 4篇邢萍
  • 4篇陈佳玉
  • 3篇沈峰清
  • 3篇蔡军波
  • 3篇姚军
  • 3篇周健
  • 3篇张瑾
  • 3篇王依满
  • 2篇叶甫波
  • 2篇王红梅
  • 2篇朱雄文
  • 2篇赖永锋
  • 2篇李伯友
  • 2篇吴贵阳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2015浙江...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3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成功率及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高龄(≥70岁)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台州市立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113例,其中腹腔镜组73例,开腹组4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总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1.23±31.08)min,明显长于开腹组(123.80±27.32)min,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95.00±25.32)m L、(3.23±0.92)d,均明显低于开腹组的(110.80±28.90)m L、(3.92±0.91)d(P〈0.05),而两组切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81%,显著低于开腹组的35.00%(P〈0.05)。腹腔镜组中转开腹5例,成功率93.15%,两组病例中无手术后30 d内死亡。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结论 高龄患者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是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
叶甫波朱雄文金晓燕吴贵阳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高龄安全性
Polysaccharide from celery inhibits lung cancer growth by increasing immune response and ECRG4 expression
Celery is plant of Apiaceae family that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nti-tumor properties in several tumor models.H...
刘池波陈佳玉金晓燕杨林军
文献传递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在乳腺导管内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蛋白质检测技术在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SELDI-TOF-MS技术及配套蛋白质芯片检测40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及40名健康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诊断模型。[结果]3个蛋白质峰(质/荷比分别为4487.9、6468.1和7575.1)组合构建的诊断模型可鉴别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和健康者,灵敏度为92.50%(37/40),特异性为90.00%(36/40),阳性预测值为90.24%(37/41),阴性预测值为92.30%(36/39),准确率为91.25%(73/80)。[结论]SELDI-TOF-MS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以及候选标志物筛选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强蔡军波金晓燕陈鑫施文标李文菁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乳腺肿瘤
甜菊多糖诱导弥漫性大B淋巴瘤细胞U2940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甜菊多糖对大B淋巴瘤细胞U2940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用0~64 μg/ml甜菊多糖作用于U2940细胞,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分析该细胞增殖活性, 确定药物有效浓度;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证实甜菊多糖的细胞毒作用, JC-1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确定细胞内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观察甜菊多糖对荷弥漫性大B淋巴瘤(DLBCL)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小鼠生存期影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来统计分析。结果甜菊多糖实验组对U2940细胞的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 16 μg/ml和64 μg/ml的甜菊多糖在作用24 h后抑制U2940细胞的增殖低于对照组(0.24±0.01比0.31±0.01, t=6.31, P<0.05;0.20±0.03比0.31±0.01, t=4.42, P<0.05), 同时该药诱导U2940细胞凋亡, 实验组Ras/Raf/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下游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I-XL、MCL-1基因转录低于对照组, (0.44±0.02比1.00±0.06, t=6.11, P<0.05;0.51±0.09比1.00±0.03, t=3.77, P<0.05;0.39±0.06比1.00±0.04, t=2.78, P<0.05), 实验组凋亡直接相关蛋白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等的表达高于对照组, (3.69±0.08比1.00±0.03, t=6.75, P<0.05;2.39±0.10比1.00±0.02, t=6.45, P<0.05;3.67±0.08比1.00±0.03, t=6.32, P<0.05);抑瘤实验证实甜菊多糖跟对照组比较可抑制小鼠瘤组织的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54 d比14 d, t=4.66, P<0.05)。结论甜菊多糖可通过影响Ras/Raf/MEK/ERK、P13K/Akt/mTOR和NF-κB信号通路, 抑制U294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有显著的抗DLBCL作用。
杨林军汪正一王建张瑾金晓燕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信号通路增殖活性
一种细胞免疫磁珠用分选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免疫磁珠用分选装置,属于磁珠分选技术领域,包括U形容纳框架,伸缩件一端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端与U形容纳框架转动连接,所述U形容纳框架一端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U形容纳框架...
金晓燕汪正一庞文洋王建张强
P16与hTER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P16和hTER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中,P16、hTERT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16-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hTERT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P16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而hTERT蛋白水平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中P16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而hTERT在基因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提示P1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的抑癌作用,而hTER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高增殖潜能密切相关。P16基因的失活可能参与hTERT基因的激活。
邢萍梁勇徐锦叶赖永峰金晓燕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HTERTP16
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恶液质形成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恶液质形成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关系。方法选择43例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实验组),检测血清TNF-α和IL-6浓度及营养参数,并随访半年。根据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另选择健康就诊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血清TNF-α和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MI、TSF、MAC和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TNF-α和IL-6浓度与营养参数BMI、TSF、MAC和ALB呈负相关(P<0.05或P<0.01)。存活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恶化,且体内血清TNF-α和IL-6浓度明显升高,且其浓度越高,恶液质越明显,患者半年生存率越低。
张强金晓燕
关键词: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恶液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恶液质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应用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1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恶液质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进行治疗,记录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39.77±3.85)g/L、前白蛋白(265.82±34.17)mg/L、总蛋白(64.58±4.65)g/L,对照组治疗后白蛋白(34.63±2.71)g/L、前白蛋白(214.53±21.89)mg/L、总蛋白(60.67±3.15)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65、9.7902、5.3925,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8(15.14±1.21)ng/L、肿瘤坏死因子(11.04±1.23)ng/L,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8(21.36±2.97)ng/L、肿瘤坏死因子(18.79±2.79)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232、19.6882,P<0.05)。[结论]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应用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恶液质患者中能够有效降低细胞炎性因子浓度,改善患者恶液质状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余小冬金晓燕
关键词:谷氨酰胺胃肠道恶性肿瘤细胞因子
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患者作为研究组(腹腔镜组),选取同期40例右半结肠癌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作为对照组(开腹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按照手术质量等级判定系统判定优40例。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43±0.72)d,低于开腹组的(4.10±0.99)d(P=0.039,P〈0.05),下床活动时间(3.39±0.66)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4.20±0.79)d(P=0.005,P〈0.05),手术时间(160.93±20.91)min,较开腹组的(103.00±24.29)min明显延长(P=0.000,P〈0.05)。腔镜组切除淋巴结数目(23.16±8.21)个,略高于开腹组的(19.06±7.48)个,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开腹组的2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叶甫波朱雄文吴贵阳陈再平金晓燕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分析与对策
2016年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对策。方法:以台州市立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完全依从93例,占51.67%;基本依从78例,占43.33%;不依从9例,占5.00%。恶性肿瘤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担心药物毒物作用较大难以接受、无支持系统、化疗效果不明显等,分别占70.56%、58.33%和49.44%。结论:增强医患关系、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创造有力的支持系统、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应逐步改善护理流程,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以提高患者化疗的依从性。
周健李伯友金晓燕蔡军波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依从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