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晓燕
- 作品数:44 被引量:2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诊断性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0例常规组仅用表面麻醉,37例静脉麻醉组除表面麻醉外还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和异丙酚。观察两组的术前紧张度;检查前和检查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内镜医师的满意度、受检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入声门时均出现血压增高和心率加快(与基础值比较,P<0.000 1),常规组的血压上升和心率加快比静脉麻醉组显著(P<0.001)。在两侧支气管检查过程中静脉麻醉组的血压基本回到基础值,而常规组仍显著高于基础值(P<0.000 1);两组在入声门及检查中均有氧饱和度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静脉麻醉组的下降较常规组严重(P<0.05);静脉麻醉组在镜检中出现PaCO2的上升,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 1);常规组术前紧张度高于静脉麻醉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内镜医师对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总体满意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静脉麻醉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00 01);静脉麻醉组78.4%愿意再次接受检查,常规组仅为16.7%;静脉麻醉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多于常规组。结论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使用复合静脉麻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大大提高了受检者的满意度和接受度。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性,需把握好适应证并加强监护。
- 金晓燕胡德李煊陈敏严瑾
- 关键词:可弯曲支气管镜静脉麻醉咪唑安定异丙酚
- 不同方案对重度AECOP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用方案治疗重度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24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成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治疗组(A组)和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治疗组(B组),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通过药物经济学方法对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疗效分别为81.23%和76.98%(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是78.12%和73.26%(P>0.05),治疗所需成本分别为(2010.23±175.5)和(2989.65±176.4)元,P<0.05。结论对于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治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较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更经济,值得推广。
- 王臻金晓燕
- 关键词:细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
- 联合清肺抑火胶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生素及黏痰溶解剂基础上联合清肺抑火胶囊在减轻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时的发作症状、缩短急性期天数、减轻病情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过随机双盲的方法,使用清肺抑火胶囊或安慰剂联合抗生素及黏痰溶解剂进行治疗,总治疗天数为10 d。评价患者用药前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和日记卡评分,以及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本项目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来自上海市6家二级、三级医院的7个中心共190例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患者入组了本研究。联合清肺抑火胶囊治疗组较联合安慰剂治疗组可显著改善治疗第9、第10 d的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呼吸系统症状改善更快。结论清肺抑火胶囊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临床症状改善有辅助促进作用。
- 汤葳周俊高习文张亚娟薛珉揭志军杭晶卿俞烽鲁立文宋瑞红段玉香金晓燕程齐俭蔡晓婷罗剑锋瞿介明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
- 丙泊酚、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Fb)检查的麻醉方法。方法行纤支镜检查患者6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全部患者表面麻醉后静脉注入咪唑安定0.02mg/kg、芬太尼1μg/kg,组Ⅰ、组Ⅱ诱导剂量丙泊酚1.0~2.0mg/kg静脉注射后,组Ⅰ连接TE-311微泵以丙泊酚30~75μg/(kg·min)维持,组Ⅱ必要时追加丙泊酚1.0~2.0mg/kg,组Ⅲ为对照组,仅用表面麻醉。记录镜检前后各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观察插管中患者的镇静程度、一次插管成功率、呼吸抑制、咳嗽、心律失常及躁动发生等情况。结果组Ⅲ患者与组Ⅰ、组Ⅱ相比,HR显著增快,MAP显著增高,SpO2显著下降(P<0.01);组Ⅱ与组Ⅰ相比,HR增快、MAP增高(P<0.05)。组Ⅲ有2例由于剧烈呛咳、咳嗽、憋气导致检查中断。结论丙泊酚联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用于纤支镜检查,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
- 胡德李煊金晓燕
- 关键词:丙泊酚咪唑安定芬太尼麻醉纤维支气管镜
- 我国临床医师也已参加药学服务
-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医师参加药学服务的情况.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检查临床工作在药学服务上存在的问题、临床工作开展药学服务的情况以及宣传和推动药学服务方面临床医师所做的工作.结果:临床医师和病人对药学知识和药学服务均...
- 金晓燕蔡映云
- 关键词:药学服务临床医师药学知识
- 文献传递
- 布地萘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布地萘德悬液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方法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布地萘德悬液氧驱雾化吸入治疗5d,对照组不给予,两组均根据临床表现给予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和剂量。结果观察组治疗5d后FEV1%增加了37%,与治疗前相比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缩短了3.7d,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使用激素(地塞米松的等效剂量)减少27.7mg,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二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同时给予雾化吸入布地萘德悬液能减少全身使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 严瑾金晓燕陈敏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布地萘德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
- 2008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COPD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从思维基础和思维要点两方面对COPD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进行阐述。
- 金晓燕蔡映云
- 关键词:临床思维药物治疗全身性疾病气流受限思维基础
- Bi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气道壁厚度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经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后气道壁厚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OSAHS患者42例,BiPAP治疗前后对其应用磁共振(MR)榆查咽壁组织的厚度以及软腭组织,采集血标本进行血清标志物测定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咽壁纰织厚度均得到改善,咽后壁软腭后区厚度改善为(8.21±2.54)mm,舌后区减至(9.18±3.26)mm,会厌后区减至(5.17±1.73)mm,且咽侧壁软腭后区厚度改善为(2.67±1.25)mm,舌后区减至(0.82±0.53)mm,会厌后区减至(1.96±0.75)mm,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2、7.997、5.570、4.349、7.770、7.796,P<0.05);治疗后,患者的软腭组织均有所改善,其中截面积缩短为(324.58±23.54)mm^2,厚度降低至(10.76±1.52)mm,长度缩短为(28.36±3.5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06、3.507、6.555,P<0.05)。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中CRP降低为(6.62±1.74)g/L,IL-6提升为(2.58±1.37)ng/L,8-异前列腺素改善为(37.36±8.74)ng/L,且硝基络氨酸降低至(0.42±0.19)n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4、2.208、18.788、16.052,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会导致患者的气道壁厚度、腭组织变化和血清炎性因子明显提升,预先检测对确定治疗措施可起到指导意义。
- 王臻金晓燕曾健潘静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气道壁厚度炎性标志物
- 第60例——右下肺阴影
- 2003年
- 金晓燕夏继森夏艳
- 关键词:咳痰肺组织活检纤维结缔组织肺隔离症X线胸片
- 感冒病情特点分析与药物治疗
- 2011年
- 专家寄语感冒药物治疗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在临床工作中,临床思维和临床决策贯穿于收集临床资料、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进行治疗的全过程。感冒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感冒药也是最常用的药物,故本期专题特以感冒为例,
- 金晓燕
- 关键词:药物治疗感冒药病情特点临床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