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远
- 作品数:87 被引量:4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命题对民族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课程知识选择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转变过程,是课程知识选择视野从无主体向主体发生变化、课程知识选择主题、从无主体向主体问题发生变化、课程知识选择方法论从无主体向主体方法发生变化的过程。在民族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视野、主题和方法论上应介入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关注权力在民族教育课程知识选择中的重要影响。
- 金志远
- 关键词:民族教育课程知识选择
- 文化成人:教育学的“学科之眼”被引量:5
- 2016年
- "学科之眼"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学科视角,即一门学科看问题和观察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方法。一门学科的"学科之眼"只有在与其他学科视角,特别是与它最相近的学科的比较中才能辨明。教育学存在学科视角和立场,这就是"文化成人"。它是把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甚至人类学相区分的重要特征。从教育的文化本质、文化的教育内涵以及教育与文化的天然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文化成人"成为教育学视角和立场的必然性。确立"文化成人"成为教育学视角和立场,应重视理论创新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关怀相关和相近学科的发展、关注教育学本身的学科独特性。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国外教育学研究的发展,在继承自身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面向未来。
- 金志远
- 关键词:教育学
-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引量:21
- 2009年
-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国家层面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8次。总体上来说,前7次课程改革过于注重传承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对忽略。这次新课程改革,找到了实现这两种文化传承有机整合的途径和机制。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
- 金志远
- 关键词: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基础教育
- 课程文化:实质、属性与特征被引量:26
- 2005年
-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课程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它是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具有主体、潜在和中介文化的属性,还具有社会性、民族性、融合性、人本性、系统性、个性化、自觉性、传承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 金志远
- 关键词:课程文化课程文化
- 文化资本视域下蒙语授课中小学“生源萎缩”与民族文化传承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蒙语授课中小学存在"生源萎缩"现象,并有日益蔓延趋势,这将对民族文化传承十分不利。其根源主要在于蒙语授课中小学文化资本的缺失有关。因此,增加、提升蒙语授课中小学文化资本是缓解"生源萎缩"现象,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主要路径。鉴于此,要打破蒙汉学校"二元教育体系",超越蒙汉合校和一体化,建立蒙汉学校教育合作交往机制,这样既能提升蒙语授课学校的文化资本,也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 金志远
- 关键词:文化资本生源萎缩民族文化传承双语教育
- 民族教育超常规发展探析被引量:1
- 2000年
- 一、问题的提出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挑战,民族教育的发展应采取何种模式?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民族教育发展的模式,一是可以具有时代标准的最优模式,但严格地说,最优模式不是现实模式,可望而不可及,行不通。二也可以是追求发达地区的先进教育模式...
- 金志远霍发
- 关键词:民族教育可行性
- 中小学教科书中"成吉思汗"形象分析与思考
- 成吉思汗及元朝已载入中小学教科书,但教科书中对成吉思汗及奠定的元朝形象的描述有失公允。强调当年的蒙古人野蛮、残暴,杀人如麻,掠夺成性,当年的元帝国里面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蛮等四种分类,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等问题...
- 金志远
- 关键词:中小学教科书蒙古人
- 多元文化时代的教师文化敏感性及其培育被引量:10
- 2014年
- 文化差异、文化敏感性问题在教师教育中似乎很少被关注,但却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越来越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多元文化时代,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学生文化特征和背景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敏感性这一视角入手,分析其对教师工作的挑战,研究文化敏感性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取向。作者认为,教师教育发展应该着重关注学生文化的差异性,打破教师教育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教育的统一性,改变教师忽视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的现状。
- 金志远
- 关键词:多元文化时代文化敏感性多元文化教师多元文化教育
- 课程文化研究的课程论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从当前世界和我国范围内的课程研究的趋势看,"课程文化"研究逐渐成为当前课程研究的主导话语方式,课程文化成为课程论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用课程文化的研究范式在观念与制度层面推进课程研究,进而探讨课程研究视角和主题问题。近几年来的课程文化研究,在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解决课程研究中的普适化和本土化、移植与原创、依附与借鉴的矛盾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金志远周东滨
- 关键词:课程文化课程论
- 民族学校的多元文化问题
- 文化多元是当下的社会现实也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目标,然而民族学校文化中却是单一文化一统天下。对民族学校固有的民族文化现象关注不够,导致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降低,妨害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对多元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层次,...
- 金志远
- 关键词:多元文化单一文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