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后切口不同包扎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情况术肢肿胀疼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术后切口不同包扎方式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失血情况、术后肢体肿胀疼痛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107例THA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切口不同钆扎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术后切口给予常规包扎止血,观察组54例,术后切口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对比2组患者术后失血量,术后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失血量各项指标及术后输血人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双下肢周径及运动后下肢疼痛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加压包扎止血可以降低术后出血量,减少输血人数,降低术后下肢肿胀、疼痛程度,改善术后凝血水平。
- 郭静康小彪赵全阳
- 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内在能力下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下降的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血液学指标及临床资料,探讨IC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332例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均于入院次日评估IC评分,并依据IC评分分为IC下降组(IC评分≥1分)196例和IC正常组(IC评分0分)136例,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D-二聚体等指标。以年龄为协变量,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121对患者。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对2组行衰弱/衰弱前期、失能、谵妄、疼痛、吞咽困难等老年综合征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IC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1)332例患者中IC下降196例,IC下降率为59.0%。(2)倾向性评分匹配前,IC下降组年龄[83(78,87)岁]大于IC正常组[79(76,83)岁](U=8220.000,P<0.001),白蛋白[(40.68±4.74)g/L]水平低于IC正常组[(43.93±2.41)g/L](t=8.095,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2±0.96)mmol/L]、总胆固醇[(4.06±1.08)mmol/L]、C反应蛋白[1.99(1.15,3.61)mg/L]、D-二聚体[0.25(0.14,0.39)mg/L]水平均高于IC正常组[(2.22±0.38)mmol/L、(3.86±0.55)mmol/L、0.93(0.77,1.57)mg/L、0.23(0.19,0.41)mg/L](P<0.05),男性比率、体质量指数、白细胞计数及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IC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IC下降组体质量指数[(23.94±3.75)kg/m^(2)]低于IC正常组[(24.88±3.23)kg/m^(2)](t=2.077,P=0.039),恶性肿瘤、痴呆比率(26.4%、10.7%)均高于IC正常组(15.7%、0)(χ^(2)=4.199,P=0.040;χ^(2)=13.738,P<0.001),男性、独居及胃肠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脏病、脑梗死、肝病比率,年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与IC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下降组衰弱/衰弱前期(71.9%)、失能(43.8%)、疼痛(49.6%)、�
- 张冉郭静王倩李冰赵向娅杨轶董玲李淑莹田蕊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
- 右心室海绵状血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7年
- 心脏血管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最常见的症状为心慌、胸闷、憋气及胸痛等。组织学上可将心脏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发生率相对较高。心脏海绵状血管瘤为体积小、有蒂或无蒂、海绵状结构,瘤体由不规则的血窦构成,窦间以纤维小梁分隔,瘤体与心壁间界限不清晰,即使在瘤体中心部的血管窦纤维间隔有时亦可见散在的心肌细胞。本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右心室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 郭静舒礼良魏廷举黄功成徐敬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右心室黏液瘤组织病理学
- 老年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肌少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期患者肌少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纳入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的CKD 3~4期≥60岁患者,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肌肉力量、躯体功能、四肢骨骼肌量指数(appendicular muscle mass index,ASMI)。根据肌少症诊断标准,患者被分为非肌少症CKD组和肌少症CK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KD 3~4期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该研究共纳入162例CKD 3~4期患者,中位年龄75(69,82)岁,男性89例(54.9%),肌少症40例,肌少症患病率为24.7%(95%CI 18.1%~31.3%)。与非肌少症CKD组相比,肌少症CKD组患者年龄、患痴呆比例、胱抑素C、尿素氮、C反应蛋白及尿蛋白/肌酐比值较高(均P<0.05),体重指数、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白蛋白、规律运动及服用α酮酸患者比例均较低(均P<0.05),同时握力、步速、简易体能测量表评分、ASMI均较低(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eGFR(OR=0.824,95%CI 0.687~0.987,P=0.036)、低体重指数(OR=0.463,95%CI 0.304~0.704,P<0.001)、低血清白蛋白(OR=0.459,95%CI 0.263~0.802,P=0.006)及高C反应蛋白(OR=2.754,95%CI 1.708~4.439,P<0.001)是CKD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CKD 3~4期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低eGFR、低体重指数、低血清白蛋白及高C反应蛋白是CKD 3~4期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倩郭静李冰董玲赵向娅杨轶杨胜楠李淑莹田蕊
- 关键词:老年人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与50/500μg治疗伴夜间睡眠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疗效对比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与50/500μg治疗伴随夜间睡眠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个月后的疗效,为伴随夜间睡眠低氧的COPD患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并了解COPD患者睡眠低氧的相关因素,评价不同规格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在治疗伴随睡眠低氧的COPD中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70例伴随睡眠低氧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纳入A组和B组,每组各35例,A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每次l吸,每日2次,治疗3个月。B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μg,每次1吸,每日2次,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0周)、治疗后3个月(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病情评价和比较。结果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组5例失访,30例完成随访,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μg组3例失访,32例完成随访。治疗后A组与B组肺功能(FEV1,FEV1/FVC)、血气分析(P02、PC02)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两组间肺功能(FEV1,FEV1/FVC)、血气分析(P02、PC02)改善程度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AL/FP50/250μg与SAIMFP50/500μg的疗效比较,后者更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衰竭状况。
- 郭静许爱国李丹丹徐勤福侯俊娜黄梨莎贾君丽
- 关键词:肺功能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 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评价保留主动脉瓣根部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 54例患者,男38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1.26±7.80)岁.术前均根据1996年制定的Ghent标准确诊为马方综合征.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反流微量5例,少量12例,中量22例,大量15例.根据影像学资料及术中探查,决定是否保留主动脉瓣,其中行Bentall+二尖瓣成形(MVP)手术2例,Bentall+二尖瓣置换(MVR)手术4例,Bentall+全弓+象鼻手术2例,Bentall手术27例,David+MVP手术6例,David手术13例.根据术式分为Bentall手术组35例和David手术组19例.随访12~48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和不同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手术死亡2例,Bentall手术组1例死于术后无法控制的大出血,,David手术组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52例恢复良好,术后心包及纵隔引流310~820 ml;住院11~29天,平均(16.43±4.38)天.Bentall手术组体外循环(141.09±15.48)min,主动脉阻断(93.82±15.06)min.David手术组体外循环(186.32±23.96)min,主动脉阻断(140.21±22.13)min.术后两种术式的射血分数、左心室径、左心室收缩期末容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短轴缩短率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比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晚期并发症Bentall手术组明显高于David手术组.术后David手术组主动脉瓣反流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1.37±0.95对2.53±0.84,P〈0.05).随访期间David手术组1例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Bentall手术组1例再发腹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6例因华法林抗凝出现出血、栓塞并发症.结论 保留主动脉瓣的根部处理治疗马方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满意.
- 郭静舒礼良黄功成黄辰魏廷举徐敬
- 关键词:马凡综合征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