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彪 作品数:227 被引量:1,510 H指数:22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健康影响: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被引量:13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带动了交通机动化的飞速发展,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机动车噪声污染也不容忽视。交通污染导致的空气质量恶化、气候变化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第8届欧洲交通周将于2009年9月16—22日举行,改善城市气候(Improve City Climates)为活动的中心主题。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将于9月22日举行,活动主题是"健康环保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在我国,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广大民众仍处于汽车化初期的兴奋和憧憬中,对交通污染的后果和代价还缺乏理性的认识,绿色交通发展仍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共识。本刊邀请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郭新彪教授组织"交通污染与健康专栏",主要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机动车尾气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中报道,为我国机动车的发展政策、能源政策、污染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并以期增强公众健康环保的交通意识。 郭新彪关键词:交通污染 机动车尾气 健康 北京市空气污染水平对出租车司机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空气污染水平对职业高暴露人群(出租车司机)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以14名<45岁、健康、不吸烟的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春季(4月15—16日)和秋季(9月17日)分别采集其血液,检测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同时收集2次采血日期前3个月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以比较不同空气污染水平对出租车司机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北京市2008年春季空气污染水平明显高于秋季。在空气污染水平较高的春季,出租车司机血浆黏度水平较高,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低;在空气污染水平较低的秋季,出租车司机血浆黏度水平较低,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高。结论出租车司机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与空气污染水平之间存在负关联,血浆黏度与空气污染水平之间存在正关联。 吴少伟 邓芙蓉 郭新彪关键词:空气污染 高敏C反应蛋白 血液流变学 纳米银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因其优越的抗菌性能,纳米银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迄今为止,有关纳米银对对健康影响及其机制仍不很清楚。本文对近年来纳米银的毒理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进行了讨论。 邓芙蓉 郭新彪关键词:纳米银 毒理学 文献传递 北京市某城区儿童大气PM2.5个体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评价北京市某城区儿童大气细颗粒物(PM2.5)个体暴露水平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区某小学学龄儿童36名,于2008年10月采用细颗粒物监测仪对小学教室、校园及儿童居室等儿童主要活动场所的PM2.5污染水平进行监测,同时收集36名儿童的24h时间-活动日记和家庭居住环境资料。利用儿童各活动场所的PM2.5浓度监测数据和儿童时间-活动日记,计算出每名儿童的全天PM2.5个体暴露水平。分别利用Kruskal-Walls秩和检验对分类变量和Spearman秩相关对连续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来探讨儿童个体暴露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36名儿童全天的PM2.5平均个体暴露水平为98.13μg/m(3范围为41.22~121.13μg/m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儿童个体暴露水平之间呈强相关(r=0.836,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API、儿童居室距交通干道的距离、居住楼层的高度对个体暴露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PI值越高、居室距交通干道的距离越近、居住楼层越低,儿童PM2.5的个体暴露水平越高。结论调查儿童的PM2.5个体暴露水平较高。API、儿童居室距交通干道的距离和居住楼层的高度可能是影响儿童个体暴露水平的重要因素。 邓芙蓉 王欣 苏会娟 吴少伟 吕海波 郭新彪关键词:空气污染 儿童 细颗粒物 交通污染 影响因素 气管滴注PM2.5与硫酸镍对大鼠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并比较PM2.5及硫酸镍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PM2.5的可能作用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分为PM2.5染毒实验和硫酸镍染毒实验两部分.在每一部分实验中,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 邓芙蓉 郭新彪 夏萍萍关键词:PM2.5 硫酸镍 气管滴注 肺损伤 凝血功能 沙尘与非沙尘PM_(2.5)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间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沙尘与非沙尘PM2.5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及细胞间通讯的影响。方法使用沙尘与非沙尘PM2.5的全颗粒、无机提取物和有机提取物,按它们在PM2.5中的质量比例,确定各自的染毒浓度。受试物处理细胞24小时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并用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法测定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水平。结果在按上述确定的染毒浓度范围,沙尘和非沙尘全颗粒、沙尘无机提取物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有剂量-反应关系,且沙尘全颗粒的毒性最大。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沙尘和非沙尘PM2.5的全颗粒及其提取物均可抑制细胞间荧光扩散,抑制作用随剂量增高而增强,且有机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全颗粒,再次为无机提取物。结论颗粒物的来源和成分是影响其毒性的重要因素;沙尘与非沙尘PM2.5都能抑制细胞间通讯,GJIC可能为颗粒物的毒性机制之一。 王菲菲 郑灿军 郭新彪关键词: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沙尘暴 北京奥运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对大气细颗粒物金属组分及其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2008北京奥运相关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金属组分及其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采集奥运前与奥运期间PM2.5,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发射光谱仪测定PM2.5中金属元素含量。以不同浓度的两种PM2.5处理人肺腺癌A549细胞24 h,观察PM2.5对细胞膜通透性、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及溶酶体酸性磷酸酶(ACP)漏出的影响。结果奥运期间PM2.5元素含量大多低于奥运前PM2.5。与对照组相比,奥运前与奥运期间PM2.5在5、25和125μg/ml染毒组中的线粒体SDH活力下降,溶酶体ACP漏出增加(P<0.05);奥运前与奥运期间PM2.5在25和125μg/ml染毒组中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P<0.05)。与奥运前相比,奥运期间PM2.5在25和125μg/ml组中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北京奥运相关大气污染控制措施降低了PM2.5中的金属组分含量;奥运前与奥运期间PM2.5均可对A549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奥运期间PM2.5具有更小的膜毒性,可能与金属组分的降低有关。 魏红英 邓芙蓉 郭新彪关键词:细颗粒物 细胞毒性 金属元素 北京市某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对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42 2010年 目的:研究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particulate matter of aerodynamic diameter〈10μm)和细颗粒物PM2.5(particulate matter of aerodynamic diameter〈2.5μm)对健康学龄儿童肺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于2008年10月选取北京市两所小学的216名7~11岁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统一测量其反映呼吸道大气道功能和小气道功能的8项肺功能指标,同时监测肺功能测量当天及前4天校园中PM2.5的水平及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同时收集由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学校附近监测站的PM10的浓度数据;采用岭回归分析PM10和PM2.5对肺功能的短期影响。结果:在累计滞后1d(Lag0-1)和2d(Lag0-2)时,随着PM10和PM2.5浓度的增加,反映大气道功能的缓慢肺活量(slowvital capaci-ty,S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以及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between25%and75%of vital capacity,FEF25-75)、75%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after25%of vital capacity has been expelled,FEF25)和50%用力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orced expiratory flow after50%of vital capacity has been expelled,FEF50)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以大气道功能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且女生的SVC、FVC和FEV1.0的下降程度略大于男生。结论:大气PM10和PM2.5对儿童肺功能存在短期负效应,并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在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FVC和FEV1.0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女生的大气道功能对于颗粒物的不良影响更为敏感。 王欣 邓芙蓉 吴少伟 郑迎东 孙秀明 刘红 郭新彪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 细颗粒物 呼吸功能试验 儿童 二甲胂酸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研究二甲胂酸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细胞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技术检测二甲胂酸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结果 :浓度为 0 .0 1~ 1.0mmol·L-1的二甲胂酸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作用较强 ,出现较多的DNA断裂。 1.0mmol·L-1的二甲胂酸还可明显抑制细胞缝隙连接通讯 ,提示二甲胂酸可能有促癌活性。结论 :二甲胂酸的遗传毒性较强 ,同时二甲胂酸可能有促癌活性。 邓芙蓉 金昱 王慧 李新华 郭新彪关键词:药理学 DNA损伤 药物作用 孕前和孕期大气NO_(2)暴露与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发生风险关联的易感暴露窗口识别 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大气二氧化氮(NO_(2))暴露可能会增加小于胎龄儿(SGA)和大于胎龄儿(LGA)的发生风险。然而,既往研究在推测孕期大气污染暴露影响的易感窗口时,主要是将孕期划分为相对较长的暴露时期,如孕早、中、晚期或者妊娠月。目前尚无研究探索过怀孕前后大气NO_(2)周均暴露水平与SGA和LGA发生风险的关联。[目的]评估孕前和孕期大气NO_(2)暴露对SGA和LGA发生风险的影响,并细化暴露窗口为每周,以更为准确地分析NO_(2)暴露的易感窗口。[方法]本研究依托在天津市开展的“环境和生活因素在人整个生命轨迹中对代谢健康的影响研究(ELEFANT)”项目建立出生队列,获取末次月经日期和分娩日期均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且孕周为24~42周的10916名单胎妊娠孕妇信息。基于中国空气质量再分析数据集(CAQRA),获得每名孕妇孕前和整个孕期NO_(2)日均暴露水平。应用分布式滞后模型结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调整孕妇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孕前体重指数、居住地、怀孕次数、生产次数、吸烟和饮酒情况,丈夫吸烟情况,怀孕季节等潜在混杂因素,评估孕前12周和孕期NO_(2)周均暴露水平与SGA和LGA发生风险的关系。回归结果以NO_(2)每增加3μg·m^(-3),SGA和LGA发生风险的危险比(HRs)及其95%置信区间(CIs)表示。[结果]研究对象孕前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整个孕期NO_(2)平均暴露水平分别为(39.6±10.8)、(42.7±10.5)、(44.8±12.7)、(37.7±11.1)和(41.6±4.8)μg·m^(-3)。孕早期NO_(2)暴露水平每增加3μg·m^(-3),SGA发生风险升高19.0%(95%CI:8.0%~32.0%)。孕前、孕早期和整个孕期NO_(2)暴露水平每增加3μg·m^(-3),LGA发生风险分别升高7.0%(95%CI:1.0%~13.0%)、37.0%(95%CI:29.0%~46.0%)和19.0%(95%CI:9.0%~31.0%)。SGA的NO_(2)暴露易感窗口为怀孕前第7~12周和孕期第6~12周,其中在怀孕前第12周的估计效应值最大,NO_(2)暴露水平每增� 陈娟 徐洲阳 邓芙蓉 郭新彪 郭丽琼 吴少伟关键词:二氧化氮 小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 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