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建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鲜切
  • 2篇纯化
  • 2篇纯化工艺
  • 1篇多糖
  • 1篇多糖含量
  • 1篇学成
  • 1篇延胡索
  • 1篇延胡索乙素
  • 1篇药片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素
  • 1篇皂苷
  • 1篇皂苷元
  • 1篇制剂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薯蓣
  • 1篇薯蓣皂苷
  • 1篇薯蓣皂苷元

机构

  • 6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郝建萍
  • 5篇王昌利
  • 5篇孙静
  • 4篇苏卓
  • 3篇朱玲
  • 1篇郭东艳

传媒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6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穿山龙趁鲜切制与传统炮制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对穿山龙传统炮制工艺进行改良,寻找适应中药现代化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方法将穿山龙鲜品阴干,在此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含水量,并同时利用RP-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得出穿山龙含水量与有效成分含量间的关系。结果穿山龙应将含水量控制在56%左右时鲜切。结论穿山龙鲜切法切实可行。
苏卓王昌利孙静郝建萍
关键词:穿山龙鲜切含水量薯蓣皂苷元含量
不同切制法对茯苓中茯苓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切制方法切制茯苓后茯苓多糖的含量,从而确定茯苓的最佳切制工艺;方法对茯苓采用鲜切法和传统切制方法,通过茯苓多糖的含量确定其最佳切制工艺;结果将茯苓的含水量控制在42%左右时为切制茯苓最佳切制工艺。此时切制的茯苓饮片茯苓多糖含量最高;结论该工艺参数合理,方便可行,重复性好。茯苓鲜切法较传统方法中茯苓多糖含量高。
郝建萍王昌利孙静
关键词:茯苓茯苓多糖
延胡索产地加工水煮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研究新鲜延胡索产地水煮处理的机理,为延胡索药材实现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奠定基础。方法通过TLC、HPLC等方法对新鲜延胡索水煮前后干燥所需的时间、主要化学成分定性与定量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新鲜延胡索经产地水煮加工后,干燥所需时间明显减少,其所含成分没有变化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却有所降低。结论延胡索水煮后有利于产地大量的加工生产,而延胡索产地加工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王昌利郝建萍孙静苏卓朱玲
关键词:化学成分延胡索乙素
复方龙脉宁滴丸水提液有效部位的纯化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为复方龙脉宁滴丸制备过程中杂质的去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增加滴丸载药量,从而减少服药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葛根素含量,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复方龙脉宁滴丸水提药液有效部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动态洗脱、树脂床径高比、洗脱液的pH值、洗脱条件的实验研究,得出树脂与药材比为1∶1,树脂床径高比为1∶5,药液以2BV/h流速上样,用4BV、pH 7的90%乙醇以3 BV/h的流速进行洗脱,具有较好洗脱效果。结论AB-8大孔吸附树脂能够较好除去水提取药液中的杂质,对该复方水提药液中有效部位的纯化具有良好的作用。
孙静王昌利郭东艳郝建萍苏卓朱玲
关键词:纯化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龙脉宁滴丸纯化工艺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完善复方龙脉宁滴丸纯化工艺参数,为该制剂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葛根素含量为指标,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对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该制剂处方进行纯化实验研究。结果采用静态吸附-动态洗脱的纯化方法较为合理,需3BV的70%乙醇即可洗脱完全。结论该纯化工艺参数合理,方便可行,重复性好。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可有效除杂,从而降低服用量,同时保证药物制剂疗效。
郝建萍孙静王昌利苏卓朱玲
关键词:纯化工艺葛根素
百元痛复宁缓释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百元痛复宁缓释片由延胡索、白芷两味药组成,本文结合现代药剂学的理论基础,为提高患者依从性及药物疗效,在已有元胡止痛片的基础上开发一种新剂型,以剂型的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为研制出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郝建萍
关键词:中药片剂缓释制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