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莉

作品数:3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文学
  • 10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明代
  • 13篇杂剧
  • 12篇宫廷杂剧
  • 6篇宫廷
  • 4篇明代宫廷
  • 3篇礼乐
  • 3篇禁毁
  • 3篇红楼
  • 3篇红楼梦
  • 3篇百戏
  • 3篇《红楼梦》
  • 2篇性格
  • 2篇演出
  • 2篇艺术
  • 2篇杂剧研究
  • 2篇政治
  • 2篇政治教化
  • 2篇治教
  • 2篇三教合一
  • 2篇统治

机构

  • 27篇张家口教育学...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4篇郑莉
  • 1篇姜云龙
  • 1篇邓卫新
  • 1篇范彦
  • 1篇欧阳明亮

传媒

  • 4篇四川戏剧
  • 3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电影评介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艺海
  • 1篇张家口职业技...
  • 1篇重庆交通学院...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甘肃联合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十六天魔舞被引量:1
2008年
十六天魔舞是元代宫廷一种舞蹈,因深受元顺帝的喜爱而被认为是"荒政"之源,被称为元帝国的"后庭花"。它产生于元朝初年,当为太祖初年征服西夏时征用的西夏旧乐舞,在世祖时即已风行,其与元朝统治者崇信密教有很大的关系,以其宝相庄严而又香艳飘逸受到观赏者的喜爱。
邹代兰郑莉
关键词:元代宫廷乐舞密教
明代无名氏内府杂剧曲调使用情况分析
2007年
明代内府杂剧继承了元杂剧的传统,但是又有一定的创造性,体现在各个方面。通过对曲调组合形式的考察,结合元杂剧和明代以朱有燉为代表的贵族藩王创作的宫廷杂剧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明内府杂剧在剧本的曲牌运用上更加精炼和规范,简便易行。这虽有助于使剧本整齐划一,但也影响了内府杂剧的艺术成就。
郑莉
关键词:曲调曲牌单曲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明宫廷杂剧考证
2007年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的发现是本世纪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出现使我们得以认识元明杂剧的真实面貌。在这部戏曲总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明代无名氏艺人创作的宫廷杂剧,对于宫廷杂剧,目前的研究还很肤浅,甚至到底有多少部宫廷杂剧还不清楚。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考证,确定共有七十三种,这些剧作都是明代宫廷中教坊司和钟鼓司的无名氏艺人创作的,虽然思想和艺术成就不高,但是却是明代杂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明代前期剧坛占据主要地位,甚至可以说统治了明前期剧坛将近一百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
郑莉
关键词:明代宫廷杂剧
治定守成与明永宣时期的宫廷戏剧
2013年
永乐、宣德朝"宇内富庶,赋入盈羡",是明代政治最安定、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不同于洪武朝开国雄主大刀阔斧的强势,此时的统治者是一种治定守成的帝王心态,使得在文化上呈现出不同于前的独特的新风貌,出现了以台阁体为代表的庙堂文学和以宫廷戏为代表的宫廷文化,是明代宫廷戏剧发展的第一个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宫廷戏剧的特点是歌功颂德、润色鸿业、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统治者治定守成的心态;二是"鸣盛"的文学传统使然。
郑莉
浅谈明代宫廷杂剧的总体特征
2008年
明代宫廷杂剧虽然成就不高,范围狭窄,缺乏艺术个性,但它追求形式上的整饬规范,对杂剧创作规范化的贡献很大。而它注重舞台性,排场热闹,砌末辉煌,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都是宫廷杂剧能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明代宫廷杂剧总体特征可概括为:程式性、舞台性、宫廷化。
郑莉杨静
关键词:明代宫廷杂剧程式性
明宫廷杂剧的宾白艺术
2008年
宾白是戏曲叙事的主要手段,与曲文相对,唱说融合,是中国戏曲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在古代戏曲中,宾白更具有实用性和表演性。但是在中国古代戏曲的研究中,宾白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是被看作曲辞的附属品。对宾白的研究也多限于元杂剧,其实明代宫廷杂剧的宾白与元杂剧相比,在使用上更多考虑的是舞台演出的效果,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具有刻画次要人物性格及增加喜剧色彩的特点。在艺术上具有强化叙事功能、塑造人物形象、调节舞台气氛及完善戏剧结构的功能。
郑莉
关键词:宾白叙事功能
试析《红楼梦》中的怒态描写
2004年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合情合理、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贾政惩治贾宝玉时发怒、泄怒的完整的心理过程;通过林黛玉、薛宝钗怒态对比,表现了她们迥然而异的性格;第七十四回在抄检大观园时晴雯和探春的表现充分表现了其刚烈和清醒。以上三例说明,曹雪芹的怒态描写不仅是人物心理刻画的重要手段,而且借助这一手段充分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
郑莉
关键词:《红楼梦》心理活动性格特征
明内廷神仙剧研究
2008年
神仙剧是元明杂剧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但对这类剧作的评价历来不高,特别是对明代的神仙道化剧评价极低。客观地说,明代神仙剧的成就的确远逊于元代同类剧作,但是并不能说其存在没有价值,特别是由宫廷艺人创作的内廷神仙剧,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由特殊创作人员专门为特定的观众创作的作品,对我们考察明代社会政治背景和统治者的态度有一定的价值,而其又以强烈的舞台性和观赏性为清代宫廷大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
郑莉
关键词:道教神仙信仰三教合一
《红楼梦》中“笑”的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被引量:3
2004年
《红楼梦》的细节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家宴、对话、手帕、小诗、眼神、微笑……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称得上其中的又一座"大观园"。仅从小说描写"笑"的众多细节中便可感受到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力。
郑莉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性格
明代宫廷庆赏剧研究
2007年
节令和贺寿演剧是明代宫廷和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而适应这种宫廷生活的需要.产生了大量的宫廷庆赏剧。明代宫廷庆赏剧是明宫廷杂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从剧名标目就可以看出.这部分剧作基本上都是为宫廷祝寿、贺节和宴饮佐樽而作.基本上属于待诏应制、歌功颂德的东西。情节通常是人间帝王以孝治天下,或者皇太后虔心修道,致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感化诸神下凡,亲自为“当今圣上”或“圣母”贺节祝寿。本文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明代教坊编演的作品为研究范围,来考察此类宫廷庆赏剧的特点。
郑莉
关键词:宫廷生活明代宫廷杂剧歌功颂德皇太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