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8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引水
  • 4篇隧洞
  • 3篇电站
  • 3篇引水隧洞
  • 3篇闸门
  • 3篇闸门井
  • 3篇漏斗式
  • 3篇进水口
  • 3篇拦污
  • 3篇拦污栅
  • 2篇水电
  • 2篇水电站
  • 2篇丰满水电站
  • 1篇导流
  • 1篇导流洞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处理
  • 1篇电站坝基
  • 1篇蓄能电站
  • 1篇引水发电

机构

  • 12篇中水东北勘测...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作者

  • 12篇郑玉玲
  • 7篇吕宏飞
  • 6篇齐立伟
  • 4篇金正浩
  • 4篇于生波
  • 4篇李军
  • 4篇宋守平
  • 4篇张建辉
  • 4篇顾一新
  • 3篇陆阳
  • 3篇祁世京
  • 3篇袁伟
  • 3篇李欢
  • 3篇陈雷
  • 3篇夏辉
  • 3篇王常义
  • 3篇马军
  • 3篇景健伟
  • 3篇李润伟
  • 2篇尹一光

传媒

  • 7篇东北水利水电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08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哨水电站厂房后山坡加固工程
2003年
金哨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辽宁桓仁县境内,是浑江干流梯级规划的最末一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与养鱼综合效益.电站厂房后山坡高 100余米,在开挖过程中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其中包括:多条断层切割了 1号、 2号压力管道及其上方岩体;两个压力管道上方存在许多泥质或岩屑充填的节理,部分节理已呈张性;压力管道上方存在多处不稳定岩体、浮石及含碎石壤土;厂房后山坡早期曾经发生过滑坡现象.所有这些因素,使引水管道开挖及衬砌等工作存在着巨大的不安全隐患,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朱奎卫张维李海龙姜立刚郑玉玲
关键词:山坡引水管道开挖衬砌
一种侧向进流漏斗式进水口的独立布置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向进流漏斗式进水口的独立布置结构,属于一种进水口布置结构。拦污栅段井筒与拦污栅墩固定连接,拦污栅与拦污栅井筒固定连接,拦污栅底板与拦污栅井筒底部固定连接,漏斗式收缩段的上口处与拦污栅底板下方连接、下口处与...
金正浩马军王常义宋守平祁世京张建辉郑玉玲程玉姣李润伟李军夏辉吕宏飞景健伟陆阳齐立伟于生波顾一新陈雷袁伟
文献传递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1级、2级、3级水工隧洞设计。本标准不适用于岩、土体中钢板衬砌的水工隧洞设计。
金正浩宋守平范景春张建辉郑军于生波李欢程玉姣吕宏飞刘洋王超付欣刘杉郑玉玲刘锋董延超姜树立李军王琛顾一新
一种侧向进流漏斗式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侧向进流漏斗式进水口,属于一种进水口布置结构。拦污栅段井筒与拦污栅墩固定连接,拦污栅与拦污栅井筒固定连接,拦污栅底板与拦污栅井筒底部固定连接,漏斗式收缩段的上口处与拦污栅底板下方连接、下口处与立面转弯段...
金正浩马军王常义宋守平祁世京张建辉郑玉玲程玉姣李润伟李军夏辉吕宏飞景健伟陆阳齐立伟于生波顾一新陈雷袁伟
文献传递
引绰济辽工程引水发电洞工程设计
2020年
引绰济辽工程引水发电系统采用一洞四机加灌溉生态管的布置方式,文中主要介绍了引水发电洞的洞线、岔管、进水口的布置。系统布置比较合理,尤其是采用洞外钢衬钢筋混凝土岔管,既方便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郑玉玲宁卫琦
关键词:引水发电隧洞岔管
一种侧向进流漏斗式进水口的独立布置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向进流漏斗式进水口的独立布置结构,属于一种进水口布置结构。拦污栅段井筒与拦污栅墩固定连接,拦污栅与拦污栅井筒固定连接,拦污栅底板与拦污栅井筒底部固定连接,漏斗式收缩段的上口处与拦污栅底板下方连接、下口处与...
金正浩马军王常义宋守平祁世京张建辉郑玉玲程玉姣李润伟李军夏辉吕宏飞景健伟陆阳齐立伟于生波顾一新陈雷袁伟
文献传递
白山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杨辉郑玉玲常万军
关键词:白山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
大顶子山水力充填粉细砂坝设计及施工
2008年
在大江大河上用水力充填粉细砂筑坝是土坝技术上的进步,松花江大顶子山水力充填粉细砂坝的设计及施工实践有助于这一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介绍大顶子山水力充填粉细砂坝的高压旋喷混凝土墙防渗、压重法解决砂基液化、多台小型水力充填设备多点充填等设计及施工问题。
常万军王谊郑玉玲
关键词:水力冲填大顶子山航电枢纽
瓦托水电站坝基抗滑稳定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瓦托水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厂房,受引水管道底高程控制采用上游建基面高、下游建基面低的布置方式,导致坝基抗滑稳定计算存在沿坝基的双滑面滑动问题,本文拟定了3种传递方式,并分别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最终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坝基应力分配法比采用自重分配法抗力作用比系数可提高约10%,坝体自重分配法过于保守,不能真实地反映坝基岩体的载荷分布情况,因此对于特殊双滑面采用坝基应力分配法比较合理。
齐立伟都兴洋郑玉玲宁卫琦
关键词:重力坝坝基
振冲桩在引嫩入白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2008年
振冲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技术具有可靠,经济合理,施工进度快等特点。
吕宏飞李欢郑玉玲尹一光
关键词:振冲桩地基处理引水工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