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清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二磷酸果糖、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新的治疗方案。方法 115例病毒性心肌炎 ,其中 96例进行了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检查 ,主要采用联合输注 1,6 -二磷酸果糖 (FDP)及参麦治疗 ,观察临床相关症状、体征及心电图 (含 Holter)的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平均近期有效率分别是 91.6 %和 90 .4% ,缺血性 ST- T变化在 2~ 3周内恢复正常达 10 0 %。结论 联合治疗方案可直接促进磷酸果糖激酶及丙酮酸激酶的活性 ,促进糖酵解 ,产生足够的 ATP而有益于缺血的心肌功能恢复 ,其疗效颇为满意。
- 郑孝清李佩玲孟浦胡晓华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1,6-二磷酸果糖参麦注射液儿童
- 小儿肺不张88例临床分析
- 1992年
- 小儿肺不张有时易被原发病所掩盖而延误诊治,为引起重视,现将我科1971年6月~1991年6月住院病例资料较完整的88例小儿肺不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经X线胸部正。
- 郑孝清巫平利
- 关键词:新生儿儿童肺不张
- 小儿颅内肿瘤误诊原因探讨被引量:1
- 1996年
- 60例14岁以下颅内肿瘤患儿的病例回顾,发现本组小儿颅内肿瘤误诊52例,首诊误诊率达86.7%,且年龄越小误诊率越高,7岁以下与7岁以上的误诊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误诊时间最长达1年之久,分析认为小儿骨缝来闭合,颅内高压症状出现晚,早期表现多样是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总结了小儿颅内肿瘤的临床特点。
- 黄亚玲郑孝清林敏华
- 关键词:颅内肿瘤误诊儿童
- 新生儿窒息对糖代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研究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血糖及其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 :对 40例窒息患儿生后 72h内进行连续血糖监测 ,同时测定血清皮质醇 (CT)、胰岛素 (INS)、胰高血糖素 (GC)和生长激素 (GH)的浓度。结果 :轻度窒息对新生儿糖代谢无影响 ;重度窒息生后 6h血糖最高 ,36h最低 (P <0 .0 1) ,4种激素水平均明显增高 (P <0 .0 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后 6~ 12h血糖值与CT和GC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 (P <0 .0 1) ,证实了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并存现象。结论 :应激反应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高血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血糖监测对重度窒息患儿十分重要 。
- 杨勇黄绍敏郑孝清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胰高血糖素糖代谢
- 儿童心前区疼痛原因探讨
- 1998年
- 目的:探讨小儿心前区疼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5例心前区疼痛患儿采用统一方法,包括详细的病史调查,物理诊断,胸部X线、常规心电图、Holter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肌酶谱、总血脂及胆固醇测定,并对部分患儿施行了脑电图(EEG)检查。结果:心前区疼痛由心脏病所致者少见(占95%),精神负担过重及过分溺爱的患儿心前区疼痛症状往往比较明显。结论:心源性心前区疼痛,必然有Holter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存在。心前区疼痛90%以上属特发性,病因是良性的,呈自限性,而预后良好。
- 郑孝清李佩玲孟浦胡晓华
- 关键词:心前区疼痛心脏病儿童
- 细菌性败血症的特殊表现——对称性肢端坏疽(附2例报告)
- 1993年
- 细菌性败血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畏寒、发热、休克和迁涉性病灶等。然而由细菌性败血症引起的特殊表现——对称性肢端坏疽则较少见。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近7年来所见2例报道如下。
- 郑孝清
- 关键词:细菌性败血症对称性肢端坏疽
- 用不同方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1999年
- 本文对26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共计42例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终止发作进行比较(刺激迷走神经,升压药物、西地兰、食道心房调搏、ATP和心律平等)。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心律平有效率达90%,优于其他方法或其他药物;其次是快速静注ATP以及食道心房调搏,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0%。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必须根据病情、医疗条件和医师的临床经验而定。
- 郑孝清李佩玲孟浦
-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儿童
- 36例儿童心前区不适的Holter心电图监测
- 1997年
- 本文对36例主诉心前区不适,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或者心慌等症状,而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患儿,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每例患儿均存在1种以上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检出有临床意义的频发室上性早搏3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PSVT 1例,阳性发现率为16.7%(6/36例)。经相应治疗,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此外,通过监测对一些有症状而结果基本正常的患儿可消除其忧虑。因此,对心前区不适的患儿,有必要作Holter心电图筛查。
- 郑孝清李佩玲黄显湘孟浦
- 关键词:HOLTER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前区不适儿童
- 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糖代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为研究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血糖及其调节激素的影响 ,对 40例窒息患儿生后 72小时进行连续血糖监测 ,同时测定血清皮质醇 (CT)、胰岛素 (INS)、胰高血糖素 (GC)和生长激素 (GH)的浓度。结果显示 ,轻度窒息对新生儿糖代谢无影响 ;重度窒息生后 6小时血糖最高 ,36小时最低 (P <0 0 1 )。 4种激素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1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重度窒息后 6~ 1 2小时血糖值与CT和GC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 (P <0 0 1 ) ,证实了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并存现象。结论认为 ,应激反应在新生儿重度窒息后高血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血糖监测对重度窒息患儿十分重要 ,治疗时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
- 杨勇黄绍敏郑孝清
- 关键词:围产期新生儿窒息糖代谢激素调节
- 新生儿心肌梗塞
- 1998年
- 新生儿心肌梗塞(NMI)存活的首例报道是在1966年。由于梗塞后存活者罕见,所以,关于梗塞后生存下来的患儿发展情况如何也知道的很少。
- 郑孝清
- 关键词:新生儿心肌梗塞病因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