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细胞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尖
  • 1篇心尖肥厚
  • 1篇心尖肥厚型
  • 1篇心尖肥厚型心...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型心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学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邹萍
  • 2篇钱夷婷
  • 2篇钱玥
  • 1篇吴婷婷
  • 1篇赵琦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的病历资料,根据3个月复查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分析影响高脂血症胰腺炎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血清ACE2、MIF水平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佳组胰腺炎Balthazar CT评级D级占比、血清MIF、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ACE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lthazar CT评级D级占比及血清MIF、TG、LDL-C表达量升高及ACE2、HDL-C表达量降低均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ACE2、MIF水平单一及联合对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ROC预测的AUC分别为0.754(95%CI:0.681~0.827)、0.759(95%CI:0.691~0.828)、0.827(95%CI:0.785~0.867)。结论血清MIF表达水平升高与血清ACE2水平降低均与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相关,且二者预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预后效能良好。
张涛邹萍赵琦
关键词:胰腺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预后
联合检测AFP,CRP,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AFP,CRP,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针对4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2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AFP,CRP,CA19-9检测,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AFP,CRP,CA19-9水平。结果 (1)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RP,CA19-9水平分别为27.9 ng/ml、29.2 mg/L及123.8 U/ml,与健康体检者的2.8 ng/ml、3.5 mg/L及12.9 U/ml相比均有显著差异(t=6.112、7.546、19.762,P<0.05);(2)血清AFP,CRP,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7.7%,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阳性率(65.9%、72.7%、68.2%,χ2=8.236、6.035、8.004,P<0.05)。结论联合检测AFP,CRP,CA 19-9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邹萍钱夷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AFPCRPCA
3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比较和运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3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运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120例梅毒患者,均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μ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及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P-ELISA),比较分析三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 TRUST及TPPA阳性率分别为84.2%及93.3%,均显著低于TP-ELISA检查的100%(P值均〈0.05)。结论 TP-ELISA检测应用于梅毒患者,阳性率高,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吴婷婷邹萍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
二尖瓣环运动参数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功能的评价
邹萍
粪便Hp抗原检测及唾液抗Hp IgG检测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的诊断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Hp)抗原检测及唾液抗幽门螺杆菌免疫球蛋白(抗Hp IgG)检测在Hp感染性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慢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胃黏膜活检标本检测、粪便Hp抗原检测及唾液抗Hp IgG检测,统计不同检测方式的Hp感染性慢性胃炎检出率,分析不同慢性胃炎类型患者的Hp感染率,并以胃黏膜活检标本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粪便Hp抗原检测及唾液抗Hp IgG检测对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胃黏膜活检的Hp感染性慢性胃炎检出率为78.33%,明显高于粪便Hp抗原检测的66.67%和唾液抗Hp IgG检测的65.56%,差异显著(P<0.05);粪便Hp抗原检测及唾液抗Hp IgG检测的Hp感染性慢性胃炎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较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高,差异明显(P<0.05);粪便Hp抗原联合唾液抗Hp IgG检测对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单一检验,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检出率较高,且慢性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通过粪便Hp抗原检测联合唾液抗Hp IgG检测,能够提高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诊断效能。
钱夷婷钱玥邹萍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微生物检验慢性胃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本组针对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B、C、D检测。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97.6%)、B(70.7%)、C(60.9%)、D(63.4%)的阳性率与健康体检者(16%、12%、4%、4%)相比均有显著差异(χ2=19.112、14.546、13.762、14.001,P<0.05)。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钱玥邹萍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非小细胞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