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惠英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7—2021年深圳市龙岗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1年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监测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应用Excel 2010、SPSS 26.0软件整理分析数据。结果2017—2021年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哨点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共2168例,2017年样本阳性检出率最高(23.50%)。男女比例为1.13∶1,男性阳性人数高于女性;≥21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85.29%,0~<6岁样本检出率最高(30.93%);人数较多的职业是学生和干部职员,散居儿童阳性率为32.53%;第3季度报告病例最多,占32.38%,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月。可疑食物暴露主要是肉与肉制品,报告病例为885例;街头食品店检出阳性率较高,占25.60%;收集到粪便或肛拭子1866份,沙门菌是优势菌,占67.42%。结论食源性疾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加强哨点医院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与人员培训,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来有效地预防食源性疾病。
- 吴洁杨慧邹惠英金玉娟张杏珊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病原体
- 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健康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3—2016-06间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0例围绝经期妇女,统计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其健康状况的因素。所有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实施健康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800例受试者中共有178例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22.25%;发生者中离婚或丧偶、无子女、月收入≤2 000元、无业、患基础疾病、患心脑血管病、运动时间≤40min/周的构成比均明显高于发生者中婚姻状态正常、有子女、月收入>2 000元、在职、无基础疾病、无心脑血管病、运动时间>40min/周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后患者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完全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易发生综合征,且危险因素较多,需要对患者及时实施全面的健康干预,改善其认知情况。
- 万蕴华刘丽红邹惠英吴洁陈光玉
-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影响因素健康干预
- 深圳市龙岗区妊娠妇女艾滋病知晓率及感染状况调查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龙岗区妊娠妇女性病艾滋病知晓率及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性病艾滋病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龙岗区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初次孕期保健的孕产妇女和第一次到产科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各500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TP病原学检测,对研究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流产妇女HIV知晓率为57.7%,孕产妇女HIV知晓率74.9%;非常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流产妇女占58.80%、孕产妇女占55.00%;孕产妇HIV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为0.20%),梅毒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为0.20%);流产妇女梅毒检测阳性4例(阳性率为0.80%),未发现流产妇女HIV阳性病例。结论龙岗区妊娠妇女艾滋病知晓率低,安全套的使用意愿强,应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工作。
- 邹惠英刘丽红黎明潘姣姣吴洁吕昌东
- 关键词:妊娠妇女HIV梅毒知晓率
- 深圳市龙岗区空肠弯曲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腹泻人群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某医院腹泻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样品和来自龙岗中心城养鸡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地的活禽与肉类等样品进行空肠弯曲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1份腹泻患者样品分离出6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11.76%,全部阳性样品均来自11岁以下儿童。60份食品和外环境的样品分离出21株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35.00%,其中来自农贸市场的阳性率为57.14%(8/14),来自不同超市的阳性率为25.58%(11/43)。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90%以上,食品来源和人源的阳性菌株对萘啶酸、环丙沙星或四环素全部耐药。人源菌株对5种抗生素产生耐药的占16.67%。食品来源菌株中有47.62%对6种抗生素产生耐药作用,其中有9.52%的菌株对11种抗生素全部耐药。结论深圳市龙岗区空肠弯曲菌感染率较高,所分离的菌株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且均具有多重耐药性,人源和食品来源的耐药谱相一致,应对抗生素在临床治疗和禽畜类养殖中的使用进行长期系统的监测,并加强用药管理。
- 吴洁金玉娟刘丽红陈应坚洪敏丽邹惠英
-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耐药性
- 深圳市龙岗区小儿细菌病原学感染状况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针对小儿腹泻发病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减少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措施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每日排便≥3次的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未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大便细菌病原学检验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39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44∶1,共检出101株病原菌,总分离率18.73%(101/539)。居前三位的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37.62%(38/101)、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27.72%(28/101)、沙门菌17.82%(18/101)。3岁以下小儿检出病原菌最多占85.15%(86/101);以秋季腹泻最多占52.48%(53/101)。结论龙岗区小儿感染性腹泻以EPEC和ETEC感染为主。
- 罗伟炎刘丽红邹惠英陈日炳贺天朵林丹阳钟文娴
- 关键词:小儿感染性腹泻病原菌
- 特殊人群性病哨点监测结果及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为制定特殊人群性病干预措施提供根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采集血、尿(或尿道试子)样本,对100例孕产妇和85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人群均发现性病患者,孕产妇阳性数8例,发病率为8.0%;男性就诊者阳性数29例,发病率为34.1%,其中2例同时患两种性病。工人患病率较高。调查问卷分析约50.0%~60.0%孕产妇对知识状况及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回答偏低;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对知识状况的知晓率占60.0%~70.0%,明显优于孕产妇,但对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偏低,约占30.0%~40.0%。结论需加强性病预防知识及自觉使用安全套的宣教工作。调查时通过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才能保障调查资料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对性病哨点监测的调查依从性。
- 吕昌东刘丽红江白玲钱振云邹惠英吴洁
- 关键词:医患沟通依从性
- 680例高危孕妇的筛查与系统管理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通过筛查高危妊娠人群,分析高危孕妇的危险因素,并通过监测与管理,以减少高危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在本院建档检查的1631例孕妇进行系统的检查,筛查出高危孕妇,并建立高危妊娠档案进行监测及系统管理。结果筛查出高危妊娠者680例,占41.69%,前5位高危因素依次为瘢痕子宫(31.76%)、年龄因素(16.62%)、产前出血(12.06%)、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8.68%)、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7.06%),动态高危因素的好转率为57%~67%。结论妊娠期间需要及时、多次对孕产妇进行高危筛查,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管理,以降低高危因素、保障母婴安全。
- 万蕴华刘丽红江白玲邹惠英吴洁潘娇娇
- 关键词:高危孕妇妊娠系统管理
- 一起企业流感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及社区护理干预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索社区护理干预在控制流感流行中的作用,为预防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疫情波及全厂每一个车间,发病人数339例,患病率为1.3%。暴发流行主要原因与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疫情发现和报告不及时和防治措施不完善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完善了传染病防治制度,特别是晨检制度和预警制度,落实普及防病知识,强化防病意识、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及重点防护区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及时消除传染病流行隐患,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 吕昌东刘丽红邹惠英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疫情暴发护理干预
- 提高孕产妇防控HIV意识对降低HIV母婴传播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提高孕产妇防控HIV意识,降低HIV母婴传播率。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就诊孕产妇中随机抽取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与孕产妇和新生儿病原学检测。结果:400例研究对象对于HIV方面知识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25.00%的人不了解,主要掌握人群在基本了解阶段190例(47.50%);4例孕产妇HIV检测阳性,孕产妇检测阳性率为1.28%,新生儿检测HIV抗体阳性2例,母婴HIV传播率为50.00%。结论:加强孕产妇防控意识,能有效控制HIV母婴传播率,对控制HIV的发生与流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罗伟炎刘丽红邹惠英李观强江白玲肖晓霞
- 关键词:艾滋病问卷调查母婴传播病原学检测
- 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HIV、HCV、TP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9~2011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丙肝肝炎病毒以及梅毒螺旋体的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吸毒人群进行监测,收集2009~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的健康调查问卷以及血清学检测3种传染病抗体的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的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员HCV抗体阳性率为47.8%,HIV抗体阳性率为3.8%,TP抗体阳性率为14.0%,其中男性HCV感染率49.8%高于女性34.4%(x2=12.70,P<0.01),男性TP感染率12.5%低于女性24.7%(x2=16.57,P<0.01),男女HI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HCV的感染率静脉注射组比非静脉注射组高(x2=92.96,P<0.01),HIV与TP感染率静脉注射组与非静脉注射组差异无显著性;女性HCV和TP混合感染率较男性高(x2=8.10,P<0.01),男性组的HIV和HCV混合感染率、HIV和TP混合感染率、HIV、HCV和TP混合感染率与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HIV、HCV和TP在深圳市龙岗区吸毒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降低吸毒人群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
- 李观强叶有玩万彦彬黄伟强刘丽红邹惠英
- 关键词:吸毒人群HIVHCV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