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远雄

作品数:18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黄连
  • 6篇解毒
  • 6篇解毒汤
  • 6篇黄连解毒
  • 6篇黄连解毒汤
  • 6篇黄芩
  • 6篇黄芩苷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药代
  • 4篇药代动力学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3篇泡沫细胞
  • 3篇西红花
  • 3篇西红花酸
  • 3篇细胞
  • 3篇汉黄芩苷
  • 3篇红花
  • 2篇血脂

机构

  • 10篇湖南师范大学
  • 8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15篇邓远雄
  • 5篇刘晓东
  • 4篇谢林
  • 3篇刘李
  • 3篇陈玉霜
  • 2篇陈蓉
  • 2篇钱之玉
  • 2篇杨昌华
  • 2篇刘海燕
  • 2篇李静
  • 2篇何丽华
  • 2篇陈天焱
  • 1篇俞森
  • 1篇赵冰清
  • 1篇胡剑卓
  • 1篇谢青季
  • 1篇张冬梅
  • 1篇戴世鲲
  • 1篇唐富天
  • 1篇杨键

传媒

  • 4篇中草药
  • 4篇中南药学
  • 2篇第八次全国药...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Chines...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糖尿病大鼠肠道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ip)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大鼠ig给予黄连解毒汤提取物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后血糖变化,测定各肠段肠内容物中的二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活性。正常大鼠小肠注入麦芽糖,30、60、120 min后取门静脉、外周静脉血,测定门静脉与外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值。结果高、低剂量黄连解毒汤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分别降低(42.2±4.9)%、(23.1±3.8)%;黄连解毒汤治疗后糖尿病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麦芽糖酶活性分别降低(32.2±4.3)%、(26.5±2.9)%、(36.5±5.2)%;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33.3±3.7)%、(32.8±4.6)%、(27.4±3.3)%,乳糖酶活性分别降低(35.4±4.2)%、(17.9±2.3)%、(6.3±1.8)%。黄连解毒汤能减小大鼠小肠注入麦芽糖后门静脉与外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值。结论黄连解毒汤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大鼠肠道二糖酶活性有关。
邓远雄刘晓东刘李陈玉霜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二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
中药千金黄连丸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千金黄连丸(QHW)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影响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QHW提取物中小檗碱和梓醇的含量。采用高胆固醇饮食并给予过量维生素D;诱导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QHW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的影响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壁的形态的影响。采用巨噬细胞诱导泡沫细胞模型,研究QHW提取物及含药血清对泡沫细胞形成的抑制作用,探讨QHW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机制。结果 QHW提取物能显著调节血脂水平,与模型组比,高剂量组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QHW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的形态特征。含药血清和QHW提取物均能降低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酯的含量,防止泡沫细胞形成。其中含药血清降低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酯含量的效果更好。结论 QHW对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QHW可能通过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调节血脂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李静陈泫锦佘成烨邓远雄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脂泡沫细胞黄连生地黄
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主要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链脲佐菌素ip给药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ig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后取血分离血浆,采用HPLC-UV法检测血浆中黄芩苷、汉黄芩苷质量浓度,以矩量法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黄连解毒汤提取物与大鼠粪便温孵,从肠道代谢方面研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动力学改变的初步机制。结果黄芩苷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中的tmax2分别为(4.50±1.92)、(7.5±1.0)h,Cmax1分别为(2.83±0.25)、(9.54±2.87)μg/mL,Cmax2分别为(2.56±0.63)、(6.58±1.15)μg/mL,AUC(0~24)分别为(37.58±7.57)、(92.75±24.62)μg.h/mL,t1/2分别为(6.6±2.4)、(12.64±3.35)h。汉黄芩苷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中的tmax2分别为(5.5±1.0)、(8.00±1.63)h,Cmax1分别为(1.36±0.17)、(6.16±1.40)μg/mL,Cmax2分别为(1.58±0.17)、(4.11±0.76)μg/mL,AUC(0~24)分别为(27.02±3.72)、(58.16±16.43)μg.h/mL,t1/2分别为(9.72±2.24)、(7.89±1.63)h。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在糖尿病病理状态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Cmax1、Cmax2、AUC(0~24)明显增加,黄芩苷的t1/2显著延长。粪便温孵的结果表明,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粪便中降解加快。结论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中的动力学改变的原因可能由于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肠道代谢加快。
邓远雄杨昌华牟玲丽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黄芩苷汉黄芩苷糖尿病药动学
西红花酸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研究西红花酸对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给予大剂量维生素 D2 ( VD2 )后饲喂高胆固醇饲料诱发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 TC)、甘油三酯 (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 HDL- C)、丙二醛 (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取主动脉和肝脏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高、低剂量的西红花酸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 TC、L DL - C和 MDA含量 ;显著升高血清 HDL- C含量、SOD活性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 AAI)。病理切片结果表明 ,西红花酸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结论 西红花酸具有显著的抗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邓远雄钱之玉唐富天
关键词:西红花酸抗动脉粥样硬化血脂维生素D2
西红花酸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温孵培养建立泡沫细胞模型。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观察西红花酸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与20 mg.L-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72 h后,细胞内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65.97%,形成泡沫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西红花酸后,西红花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巨噬细胞胆固醇酯的堆积(P<0.01)。结论:西红花酸能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这提示西红花酸能减少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堆积可能是西红花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邓远雄钱之玉何丽华陈玉霜陈蓉杨昌华
关键词:西红花酸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形成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ip给药)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不同剂量(0.5、1.0 g/kg)黄连解毒汤ig给药90 d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浆和肾组织中的果糖胺和AGEs水平。将不同浓度的黄连解毒汤与葡萄糖和牛血清白蛋白孵育21 d,用荧光光度法测定AGEs的荧光值。结果黄连解毒汤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P<0.01),抑制血浆和肾组织的果糖胺和AGEs的生成(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黄连解毒汤对体外AGEs的生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连解毒汤对体内外AGEs的生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黄连解毒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之一。
邓远雄何丽华万思婷陈波谢青季陈玉霜赵冰清陈蓉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糖尿病
西红花酸预防实验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西红花酸是从鸢尾科植物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的主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它具有降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脂和氧化损伤密切相关.为此,该文从整体动物水平及细胞水平研究西红花酸对大鼠动...
邓远雄
关键词:西红花酸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泡沫细胞
小檗碱对黄芩苷在大鼠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研究小檗碱影响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机制。方法:三组大鼠分别ig黄芩苷、黄芩苷与小檗碱的混合物以及先小檗碱、2h后再黄芩苷。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黄芩苷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肠外翻实验研究测定黄芩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的吸收情况。测定黄芩苷在给小檗碱处理大鼠和正常大鼠粪便中的分解曲线。结果:体内实验中,同时给药组中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和AUC与单用组相比显著降低,分开给药组情况有所改善。体外实验中,黄芩苷在肠中吸收存在区域性:回肠>十二指肠>空肠。黄芩苷在ig小檗碱后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要比在ig小檗碱前的粪便混悬液中的降解慢。结论:小檗碱显著降低口服黄芩苷的AUC,小檗碱可能通过与黄芩苷生成共沉淀和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进而减少黄芩苷转化成黄芩素影响黄芩苷的吸收。
刘李邓远雄张冬梅庞晓雁谢林刘晓东
关键词:黄芩苷小檗碱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
HPLC程序波长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和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的 HPLC 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5 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含0.05%磷酸,pH 3.0)(B)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0~8.5 min,86.5%B;8.5~17.0 min,86.5%B→80%B;17~30 min,80%B;30~40 min,80%B→60%B;40~51 min,60%B→52%B;51~55 min,52%B→42%B;55~60 min,42%B→86.5%B;60~65 min,86.5%B),流速1.0 mL·min^(-1),程序可变波长紫外检测(0~15 min,238 nm;15~50 min,276 nm)。结果:在58 min 内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5种成分被完全分离;回归方程显示5种成分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5种成分的加样叫收率(n=15)分别为102.2%,97.56%,98.61%,97.85%,98.41%;RSD 小于5.0%。结论:利用程序可变波长检测,建立了一种可靠的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5种标志性成分含量的 HPLC 方法。
邓远雄刘李俞森谢林刘晓东
关键词:栀子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黄连解毒汤
PBL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高级药物分析"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被引量:1
2021年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讲授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等弊病,以生药学及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的"高级药物分析"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PBL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我们在"高级药物分析"课程开展PBL教学研究与实践,发现PBL教学尤其适合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
邓远雄
关键词:PBL教学教学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