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迎海
- 作品数:7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利用核不育配制玉米杂交种的新方法——黄绿苗标记法
- 本文简述了玉米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的历史、现状,并对该项研究的诸多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核不育的方法——黄绿苗标记法。我们找到一种三叶-四叶期表现黄绿色而后自动转为正常绿苗的基因V,将玉米核不育基因MS2与隐性基...
- 周洪生邓迎海孙荣锦蒋宛茹李竞雄
- 关键词:玉米核不育制种
- 文献传递
- 玉米(Zea mays L.)×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 L.)远缘杂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研究被引量:33
- 1997年
- 为了丰富玉米遗传变异,从1990年起,我们进行了玉米(Zea mays L.)和多年生二倍体大刍草(Zea diploperennis L.)远缘杂交的研究。经过5年8个世代的杂交、回交和自交选择,目前已获得抗逆性、抗病虫能力较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14个。在测配1000个杂交组合中,所选系表现出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导入外缘种质、拓宽玉米遗传基础,进一步提高杂交种增产潜力的途径之一。
- 周洪生邓迎海李竞雄
- 关键词:玉米大刍草远缘杂交
- VAM真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泡囊丛枝菌根真菌(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VAM)是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菌根真菌。业已证实,VAM真菌对植物具有多种有益的效应。其中,VAM真菌改善植物对矿质元素特别是磷、锌和铜的吸收作用最大,而被誉为“生物肥料”。VAM真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然而,绝大多数试验是在室内或盆载条件下进行的,大田条件下VAM真菌对棉花影响方面的试验很少。另一方面,不同VAM真菌对促进作物生长的有效性不同。本试验目的是在大田及施磷肥条件下研究不同VAM真菌Glomus mosseae(G.m)、Glomus versifome(G.v)、Gigaspora rosea(Gi.r)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效应。
- 姜德锋李敏李晓林邓迎海
- 关键词:VAM真菌棉花生长发育
- 几种雄性不育玉米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荧光观察被引量:5
- 1997年
- 采用高灵敏度的显微荧光术研究同一背景材料的细胞质不育和细胞核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目的在于比较同核异质及同质近等基因系的小孢子发育过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现象。结果表明,几种不育类型小孢子均表现核物质的降解,只是降解的时期不同。由此认为,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实质就是细胞的自我降解。
- 周洪生孙荣锦蒋婉如邓迎海孙天恩
- 关键词:玉米雄性不育细胞学小孢子发育
- 玉米光敏雄性不育的发现及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1997年
- 我们于1994年发现了玉米光敏雄性不育材料CA507,经过初步研究,认为该玉米光敏感雄性不育材料在短日照条件下表现雄性不育,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雄性可育,育性转换的临界日照长度是14~15h。光敏雄性不育性状表现隐性遗传。
- 周洪生田志国吴景锋邓迎海
- 关键词:玉米三系配套
- 玉米雄性不育基因的利用被引量:8
- 1998年
- 本文回顾了玉米核雄性不育 (又称基因雄性不育 )研究和发展的历史 ,总结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围绕如何利用核雄性不育这一主题 ,比较分析了以核不育标记基因、双杂合系、光温敏不育基因和工程雄性不育基因为代表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
- 邓迎海周洪生
- 关键词:玉米核雄性不育标记基因
- 化学诱变及其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被引量:31
- 1998年
- 本文综述了化学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 ,详细分析了诱变剂的种类、作用机理、诱变材料的选择、处理方法等 ,比较了传统化学诱变方法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NG(或EMS) -石蜡油溶液诱变方法的优缺点。作者认为 。
- 薛守旺周洪生邓迎海吕宗言
- 关键词:玉米育种化学诱变EMS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