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谊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汽油
  • 3篇汽油机
  • 3篇发动机
  • 3篇柴油
  • 2篇有害排放物
  • 2篇排放物
  • 2篇稀燃
  • 2篇轿车
  • 2篇轿车汽油机
  • 2篇柴油机
  • 2篇车用
  • 1篇低NOX排放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耗
  • 1篇油耗测量
  • 1篇油耗仪
  • 1篇粘度
  • 1篇十六烷值
  • 1篇汽车
  • 1篇汽车发动

机构

  • 7篇天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天津港务局

作者

  • 7篇赵谊
  • 5篇李志军
  • 2篇刘书亮
  • 2篇裴毅强
  • 2篇刘天宇
  • 1篇王海
  • 1篇文世骐
  • 1篇苏水
  • 1篇任惠茹
  • 1篇杨燕罡
  • 1篇王世卿
  • 1篇孙肇佩
  • 1篇钱起云
  • 1篇汪曣
  • 1篇刘文胜
  • 1篇朴宏革
  • 1篇赵学玒
  • 1篇彭秀英
  • 1篇杨祥海
  • 1篇刘永军

传媒

  • 2篇内燃机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天津汽车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车用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危害被引量:14
2001年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车用汽油机排放的特点 ,分析了车用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形成、影响因素及危害 ,并指出降低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杨祥海李志军赵谊韩宝初刘天宇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车用汽油机有害排放物
轿车汽油机实现稀燃及降低NO_x排放的关键技术被引量:3
2005年
从燃烧室结构、燃烧室内气流运动、点火方式、分层燃烧及燃油喷射方式等几方面论述了当代轿车汽油机实现稀薄燃烧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了目前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所采用的催化技术(NOx直接催化分解技术、选择还原催化技术和吸附还原催化技术)和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指出了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汽油机稀薄燃烧,可以大幅地降低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为轿车汽油机实现稀燃,提高轿车汽油机的经济性和改善其氮氧化物NOx排放提供具体的技术措施。
刘天宇王海赵谊李志军刘书亮
关键词:低NOX排放轿车稀燃汽油机EGR技术分层燃烧
轿车汽油机稀燃与发动机柴油化被引量:3
2003年
介绍了轿车汽油机稀燃与发动机柴油化,详细叙述了汽油机实现稀燃的关键技术和轿车用发动机柴油化的技术特点,指出汽油机稀燃与发动机柴油化是轿车发动机节能的最佳措施和手段。
苏水李志军赵谊朴宏革刘书亮
关键词:轿车汽油机稀燃发动机柴油化
跟踪式油耗仪
跟踪式油耗仪,是测量发动机燃油消耗的仪器。它是在电脑的控制下,由步进电机驱动光电传感器跟踪与量筒相连通的测量管的液面变化,计算规定时间的流量。它测量精度高,分辨力与量程无关,可以测量任何规定时间的流量,可用于发动机的油耗...
钱起云赵谊王世卿孙肇佩
文献传递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与柴油性质的关系及控制技术措施被引量:4
2002年
详细介绍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与柴油十六烷值、粘度和张力、密度、含硫量、芳香烃含量等的关系 。
刘永军裴毅强赵谊李志军
关键词:十六烷值粘度柴油机排放物控制技术
可变技术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被引量:4
2005年
介绍可变配气相位、可变进气涡流强度、可变涡轮增压技术、可变喷孔截面、可变喷油定时、喷油压力等几种可变技术在近代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情况。
周梅裴毅强赵谊彭秀英李志军
关键词:车用柴油机
TCP-I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测量装置
汪曣赵学玒文世骐杨燕罡程熙刘文胜任惠茹赵谊
一、研究工作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是...
关键词:
关键词:摩托车分布式控制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