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灵芳
作品数:
6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温州医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杨君平
浙江省台州医院
郑春华
浙江省台州医院
邵雪华
浙江省台州医院
陈丽丽
浙江省台州医院
范海玲
温州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早产
3篇
护理
2篇
新生儿
2篇
早产儿
2篇
早产儿呼吸
2篇
早产儿呼吸窘...
2篇
综合征
2篇
静脉
2篇
窘迫综合征
2篇
呼吸窘迫
2篇
呼吸窘迫综合...
2篇
活性
2篇
肺表面
2篇
肺表面活性
2篇
肺表面活性物...
2篇
表面活性物质
2篇
产儿
1篇
低出生体重
1篇
低出生体重儿
1篇
多巴
机构
4篇
浙江省台州医...
1篇
温州医学院
作者
5篇
赵灵芳
4篇
杨君平
3篇
郑春华
2篇
邵雪华
2篇
陈丽丽
1篇
范海玲
传媒
2篇
护士进修杂志
1篇
中国乡村医药
1篇
现代中西医结...
1篇
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1篇
2014
1篇
2009
1篇
2008
2篇
2007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腋静脉留置套管针用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输液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腋静脉留置套管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早产儿先按出生体重分为超低出生体重组40例和极低出生体重组7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堵塞、脱管、静脉炎、渗漏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略高。极低出生体重组腋静脉留置针保留的时间稍长于超低出生体重组,穿刺成功率略高。结论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发生不良反应少,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早产儿安全输液提供有力保证。
赵灵芳
周露丹
范海玲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腋静脉
静脉留置针
机械通气下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将PS经气管插管下注入肺内,分仰卧、右侧、左侧、再仰卧体位各注入1/4剂量加用呼吸囊加压1~3min。结果27例使用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前后对比,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PS使用能有效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杨君平
陈丽丽
赵灵芳
邵雪华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问题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2007年
郑春华
赵灵芳
杨君平
邵雪华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护理
静脉多巴胺用药浓度对新生儿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研究新生儿静脉应用多巴胺时不同的药物浓度对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新生儿临床应用该药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将157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按照所属医疗组分为A组57例,B组50例和C组50例。分别以0.1‰(A组)、0.075%。(B组)和0.05%0(C组)的浓度静脉输入多巴胺,观察3组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57例,严重不良反应11例占19.3%,轻度不良反应44例占77.2%;B组50例,严重不良反应2例占4.0%,轻度不良反应为29例占58.0%;C组50例,严重不良反应0例,轻度不良反应10例占20.0%。无论严重或轻度不良反应,A组显著多于B、C组(P〈0.05);B组轻度不良反应显著多于C组(P〈0.05);C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新生儿静脉输注多巴胺浓度在0.05‰时,使用较安全。
郑春华
赵灵芳
陈丽丽
杨君平
关键词:
新生儿
多巴胺
新生儿Ⅲb型先天性食管闭锁6例围手术期护理
2008年
杨君平
郑春华
赵灵芳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食管闭锁
围手术期
护理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