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帅

作品数:87 被引量:323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腰椎
  • 14篇疗效
  • 13篇颈椎
  • 12篇骨折
  • 11篇中医
  • 10篇椎体
  • 10篇椎体成形
  • 10篇颈椎病
  • 8篇疏松性
  • 8篇椎间盘
  • 8篇椎体成形术
  • 8篇骨质
  • 8篇骨质疏松
  • 8篇骨质疏松性
  • 7篇血管
  • 6篇腰椎间盘
  • 6篇突出症
  • 6篇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盘突出症
  • 6篇后路

机构

  • 7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3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三亚市人民医...

作者

  • 86篇赵帅
  • 40篇陈博来
  • 28篇林定坤
  • 19篇宁飞鹏
  • 17篇陈伯钧
  • 12篇郭玉海
  • 11篇林涌鹏
  • 9篇孔畅
  • 7篇王羽丰
  • 7篇李永津
  • 7篇张琥
  • 7篇杜炎鑫
  • 7篇蔡海荣
  • 6篇蔡鑫桂
  • 5篇范京强
  • 4篇黄少敏
  • 4篇刘淑玲
  • 4篇许鸿智
  • 4篇吴汉卿
  • 4篇赵兵德

传媒

  • 5篇新中医
  • 5篇按摩与康复医...
  • 4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第三届全国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按摩与导引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衡针治疗痛经37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予解痉止痛(654-2、罗痛定)等治疗,平衡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平衡针针刺,采用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5 min内、5-15 min、15-30 min的疗效。结果:平衡针组5 min内起效率17例,常规组5 min 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衡针组有效率为83.8%,常规组有效率为6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是治疗痛经的有效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
林晓燕赵帅陈会娥蔡鑫桂
关键词:痛经平衡针法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参麦液在延缓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对6例年轻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组织采取体外细胞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参麦液组、2 . 5 %参麦液组、5 %参麦液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与NOS活性,并采用免疫组化的研究方法测定椎间盘细胞TGF β1表达。结果:对照组退变椎间盘组织产生的NO为(14 4. 1±9 .7) μmol/L ,NOS为(6 . 2±0 .6 )U/ml,高于参麦液组,有统计学差异。参麦液组中的椎间盘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棕黄色,对照组则呈阴性改变。结论:参麦液可降低椎间盘内炎症因子的浓度,促进椎间盘细胞TGF -β1表达,有效减缓椎间盘组织的退变。
林定坤郭玉海陈博来孔畅杨仁轩赵帅黄刚
关键词:参麦液腰椎间盘组织早期退变椎间盘细胞NOS活性椎间盘内
中医体质分类与肺癌预后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肺癌各项预后因素在中医体质类型中的分布差异,分析中医体质与肺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肺癌患者254例,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其进行肺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主要以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为主,这4种体质约占3/4(72.9%),其次是气郁质,占10.2%。病理体质类型主要以气虚质为主,所占比例32.3%。对各体质与临床肺癌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及血瘀质这5种体质类型表达与中医治疗呈负相关(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阳虚质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阴虚质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分型、手术治疗以及放疗或化疗与阴虚质表达无相关。结论:肺癌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为主,中医治疗是与体质类型相关最多的因素,肺癌患者由于中医治疗的介入可能影响其体质的改变,而气虚质和阴虚质与中医治疗最密切。
郭倩倩赵帅苏懿陈彦辛莫方良梁皓越邝继盛李柳宁
关键词:肺癌中医体质预后因素中医治疗
通心络胶囊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后证型属于气虚血瘀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PCI术后常规西药抗凝、抗聚、扩...
赵帅刘淑玲胡晓琴陈伯钧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急性心肌梗死PCI气虚血瘀证候积分
后路有限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短节段颈髓损伤的损伤机制以及后路有限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无骨折脱位型短节段颈髓损伤的患者,其中先天性颈椎管狭窄和继发性颈椎管狭窄的颈脊髓损伤共15例(80.65);伴后纵...
刘军赵帅陈博来郭玉海杨达乐范京强宁飞鹏林定坤
关键词: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
文献传递
平衡针配合药枕治疗颈性眩晕32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平衡针联合药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倍他司汀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衡针、药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18.75%,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痊愈率为9.37%,有效率为96.87%;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SI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联合药枕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不适,效果显著。
陈会娥赵帅蔡鑫桂
关键词:颈性眩晕平衡针药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术式选择策略探讨
型颈椎(CSM)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变突出伴或不伴相邻组织退变(椎体后缘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等)对脊髓造成压迫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是指2个或以上的椎间盘变性突出及后缘骨赘形成等病理因素导...
陈博来林涌鹏苏国义许鸿智赵帅林定坤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邻近节段退变
高脂饲养配合束缚情志刺激法构建肝气郁结型MS大鼠模型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索建立肝气郁结型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选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气郁结型MS组,每组20只。两组大鼠均给予普通饲料适应性饲养2周,2周后,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肝气郁结型MS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观察两组大鼠体质量、腹围、体长,检测大鼠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指数、开野实验评分。结果:第8周、第16周,肝气郁结型MS组体质量、腹围、体长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第8周、第16周,肝气郁结型MS组开野试验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第8周,肝气郁结型MS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第16周,肝气郁结型MS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第8周、第16周,肝气郁结型MS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指数均升高,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高脂饲养配合束缚情志刺激法能够成功构建肝气郁结型MS大鼠模型。
钟颖然赵帅蔡鑫桂刘旨莹陈伯钧
关键词:肝气郁结证高脂饲养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落枕患者均采用平衡针刺颈痛穴,待肌肉痉挛缓解后予以孙式手法。结果:临床治愈4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平衡针结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疗效迅速。
赵帅林定坤
关键词:平衡针落枕
广州大学城地区668例外感发热患者病因及中医证候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外感发热患者病因及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抽样调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急诊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外感发热患者,统计分析其病因及中医辨证分型情况。结果:病因分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3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01例,肺部感染40例,急性胃肠炎89例。中医证候分布:风热犯表478例,湿热内蕴69例,风热夹湿64例,风寒化热24例,风寒袭表33例;风热犯表证占有率与其他各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大学城地区外感发热病因主要体现在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病因,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亦多见;中医证候以风热犯表为主,病机为风邪犯表,由表人里,传至脏腑,发为热病。
邵碧莹陈伯钧黄永莲蔡海荣张烈元赵帅
关键词:外感发热中医证候病因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