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肌瘤与妊娠的相互影响及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的处理被引量:3
- 2011年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已成为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症,肌瘤合并妊娠占肌瘤患者0.5%~1%,占妊娠0.3%~0.5%[1],子宫肌瘤与妊娠可以相互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并发症高达10%~40%[2],因涉及到母婴安全,所以其诊治越来越受到重视。
- 赵冬梅
- 关键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女性生殖系统合并妊娠母婴安全
- 应用XIAP siRNA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性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siRNA下调XIAP在卵巢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而逆转其对顺铂的耐药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Hoechst 33258等检测卵巢癌顺铂敏感细胞株COC1和耐药株COC1/DDP中XIAP表达和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并将XIAPsiRNA导入耐药细胞,比较转染前、后耐药细胞对顺铂耐药性的改变。结果卵巢癌耐药细胞COC1/DDP中XIAP蛋白表达明显比敏感细胞COC1中高(P<0.05)。XIAP siRNA可下调耐药细胞COC1/DDP中XIAP的表达,并显著增加对顺铂敏感性(P<0.05)。结论XIAP si RNA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
- 赵冬梅王建东马涛
- 关键词:SIRNA化疗耐药卵巢癌
- 子宫肌瘤对围生期的影响及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的处理被引量:6
- 2011年
-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已成为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发病率为0.3%-2.6%[2],占妊娠群体的0.3%-0.5%[3],子宫肌瘤患者中合并妊娠的比例为0.5%-1%[4]。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子宫肌瘤可在产前各时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带来不良影响,并发症高达10%-40%[5],因涉及到母婴安全,所以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
- 赵冬梅
-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生期剖宫产
- 男性不育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的检测,以指导其生育。方法1.应用规范的WHO精液检查方法检查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2.应用细胞遗传学检测男性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精液检查结果:男性不育组患者356例,包括无精子症82例、严重少精子症126例、少弱精子症148例,精液正常、核型正常男性组对照50例。2.细胞染色体检查:356例男性不育患者全部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55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性染色体异常24例,常染色体异常21例和染色体多态性10例。其中,无精子症组的染色体异常率25.61%(21/81),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11.90%(15/126),少弱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12.84%(19/148)。结论男性不育患者核型异常率为15.45%,远高于正常人群发病率。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对男性不育的生育指导有重要意义。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尤其必要。
- 赵冬梅王建东马涛
- 关键词:男性不育遗传学染色体核型
- 妊娠期急腹症腹腔镜的应用原则被引量:3
- 2011年
- 大约每500-635位妊娠期妇女就会有1例需行非产科急诊腹部手术[1,2]。妊娠期最常见的非产科急腹症是急性阑尾炎、胆囊炎,其他妊娠期需要手术的急腹症还包括卵巢囊肿扭转、肾上腺肿瘤、脾扭转、有症状的疝、炎性肠病的并发症等[3]。然而,妊娠期腹腔镜外科的应用在早期被认为是危险的,腹腔镜技术甚至被认为是妊娠期的禁忌证。
- 孙媛媛赵冬梅
-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腹腔镜外科卵巢囊肿扭转腹部手术肾上腺肿瘤
-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检测自然流产绒毛常见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方法本文对66例自然流产绒毛,用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选用13,18,16,21,22,X和Y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分析流产绒毛这七种染色体非整倍状况。结果 66例中,异常共28例,占42.4%。其中3例为多倍体异常,2例性染色体多倍体异常,23例为非整倍体异常。结论 1.FISH技术能快速检测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的异常,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2.高龄孕妇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率高于非高龄孕妇,但无统计学差异。
- 赵冬梅贾婵维兰永连周丽颖王树玉
-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异常绒毛FISH
- 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院内感染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特点。结果120例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发生医院内感染40例,感染部位主要为血液(57.7%),其次是呼吸道(21.1%)。检出的50种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Gram-positive bacteria,G^+)、革兰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G^-)及真菌占比分别为56%、18%及26%。前5位致病菌为近平滑念珠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青霉素全部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及红霉素出现部分耐药;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氨卡西林、红霉素及青霉素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这3种G^+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均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喹林及氨卡西林出现明显耐药,但对4代头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近平滑念珠菌则对氟康唑等抗真菌药普遍敏感。G^+、G^-及真菌感染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出现反应差、发热、血氧下降/呼吸暂停、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异常、CRP及降钙素原增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感染比例高,致病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真菌及肠球菌,感染主要部位是血流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且G^+、G^-及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早期没有特异性,应严格控制感染因素,采用针对性措施控制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院内感染发生。
- 王华赵冬梅武玮郝伟
- 关键词:早产儿病原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4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病案系统,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4例CS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31.7±4.4)岁。28例有无痛性不规则阴道出血7,例人工流产失败7,例药物流产失败。34例均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升高(33.3~143 705.5 mIU/ml,中位数19 461.9 mIU/ml)。根据病情选择行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甲氨蝶呤宫颈注射保守治疗或子宫切除。结果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术15例,均获成功,术中出血5~20 ml,中位数10 ml,住院3~11 d,中位数8 d;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6例,均获成功,术中出血30~600 ml,中位数65 ml,住院8~20 d,中位数9 d;甲氨蝶呤宫颈注射11例,其中5例保守治疗成功,住院时间10~72 d,中位数37 d,另6例转行清宫术(宫腔镜或B超引导)成功,术中出血5~400 ml,住院14~72 d,中位数36 d;失血性休克2例急诊子宫切除,无并发症。结论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早期诊断CSP的有效方法。应遵循创伤小、安全性高、治疗彻底、恢复快的原则,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 孙媛媛赵冬梅
- 关键词:子宫切口瘢痕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