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佩云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发光
  • 5篇发光性
  • 5篇催化
  • 4篇性能研究
  • 4篇热合成
  • 4篇发光性能
  • 4篇EU
  • 3篇水热
  • 3篇纳米
  • 3篇催化剂
  • 2篇熔盐法
  • 2篇溶剂
  • 2篇溶剂热
  • 2篇溶剂热合成
  • 2篇溶胶
  • 2篇水热合成
  • 2篇无机
  • 2篇纳米片
  • 2篇光催化
  • 2篇TB

机构

  • 1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篇贾佩云
  • 6篇王芳
  • 5篇邱玉章
  • 5篇孙元平
  • 3篇曹晶晶
  • 2篇刘成露
  • 2篇郭丽
  • 2篇钱晓良
  • 2篇刘石明
  • 2篇周志强
  • 1篇徐国跃
  • 1篇李斌
  • 1篇王振领
  • 1篇韩福芹
  • 1篇刘小明
  • 1篇张志民
  • 1篇林君
  • 1篇孙玉风
  • 1篇杨洪迁
  • 1篇罗艳

传媒

  • 5篇中国陶瓷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合成化学
  • 1篇中国陶瓷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湖北化工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2
  • 2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空心十四面体结构的六氟化锂钙铝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空心十四面体结构的多元氟化物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三种金属硝酸盐溶剂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获得澄清的水溶液;用稀硝酸和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到一定值,接着加入氟化物溶液并剧烈搅拌10分钟,最后转入反应釜...
贾佩云孙元平
文献传递
共沉淀法合成超细陶瓷催化剂粉体被引量:7
2001年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稀土复合氧化物陶瓷催化剂粉体 ,采用在沉淀过程中加入前处理剂的方法获得了粒度在 0 .2 -0 .6μm的超细粉体。
贾佩云刘石明钱晓良
关键词:共沉淀法催化剂前处理剂超细粉体
Cu_2S纳米片的溶剂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CuCl2·2H2O、(NH2)2CS为原料,以乙二胺为螯合剂,在160℃溶剂热条件下反应12小时一步合成Cu2S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物为三叉状Cu2S纳米片。同时,以高压汞灯为辐照源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光催化活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邱玉章贾佩云王芳孙元平
关键词:纳米片溶剂热光催化
Ca_8MgY(PO_4)_7:Re^(3+)(Re^(3+)=Eu^(3+),Ce^(3+),Tb^(3+))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固相法成功合成了具有β-Ca3(PO4)2结构的发光材料Ca8MgY(PO4)7∶Re3+(Re3+=Eu3+,Ce3+,Tb3+)。XRD、FT-IR及TG-DSC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发光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 200℃。PL测试结果表明,在252nm紫外光激发下,Ca8MgY(PO4)7∶Eu3+呈现Eu3+的特征发射,其中以位于612nm红光发射为主(5D0-7F2),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5.0%(摩尔分数)。在295nm紫外光激发下,Ce3+激活的Ca8MgY(PO4)7由峰值位于363nm的带状5d1-4f1发射为主,Ce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0%(摩尔分数)。在228nm紫外光激发下,低掺杂浓度的Ca8MgY(PO4)7∶Tb3+以位于5D3-7FJ的蓝光发射为主,高掺杂浓度的Ca8MgY(PO4)7∶Tb3+以5D4-7FJ绿光发射为主,这是由于Tb3+的交叉弛豫造成的。Tb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7.0%(摩尔分数)。
曹晶晶李斌贾佩云
关键词:发光
思维导图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近化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论文详细分析了无机及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思维导图技术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详细阐明了思维导图技术的应用对于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以作者本人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技术的教学实践,从实践的角度阐明了思维导图技术对促进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贾佩云张志民周志强曹晶晶
关键词:思维导图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
纳米棒束YPO_4:Eu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被引量:7
2011年
以硝酸钇、硝酸铕和磷酸二氢铵为反应前躯体,等摩尔的硝酸钠和硝酸钾为反应介质,采用熔盐法合成了YPO4∶Eu纳米棒束(1)。XRD研究表明,1在300℃开始结晶,450℃结晶完全;SEM,TEM和HR-TEM研究表明,1主要是由结晶度高的纳米棒组成的纳米棒束,尺寸分布均匀,纳米棒束宽50 nm^60 nm,长1 000 nm^1 500n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研究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1的荧光性能增强;最佳Eu3+的掺杂量为5 mol%。
刘成露贾佩云王芳邱玉章孙元平
关键词:熔盐法发光性能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还原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该论文以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还原脱硫催化剂为研究对象.以期筛选出等离子体条件下有效的催化剂.该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综述了中国的酸雨现状,论述了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催化还原脱硫比中高温烟气还原脱硫的优势.第二部分研究...
贾佩云
关键词:催化剂二氧化硫等离子体
文献传递
二(正丁基)苝四酰二亚胺微纤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在功能染料中,由于苝四酰二亚胺独特的光学及光物理性质,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但是制备一维苝四酰二亚胺结构尚是一种挑战。合成了二(正丁基)苝四酰二亚胺衍生物,通过对溶剂的选择,用自组装方法得到了其一维微纤结构,FESEM及TEM表明该微纤结构有1 ~2个微米宽,几百个微米长。XRD结果表明其内部结构高度有序。对其机理研究表明,苝四酰二亚胺核之间的π-π堆积和憎溶剂效应以及正丁基较小的空间位阻对微纤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由于微纤中苝四酰二亚胺分子的紧密堆积,引起苝四酰二亚胺核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使得苝四酰二亚胺激发态分子间电荷迁移作用增强,不论是其UV-Vis吸收光谱还是其发光光谱都有较大红移,其光学性能同相应的溶液比较有很大差别。苝四酰二亚胺在维度可控光电器件的应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实验数据,使其在光捕集系统、光电电池、场效应晶体管以及发光二级管的应用研究方面可能成为有前途的材料之一。
罗艳林崔昆王振领贾佩云孙玉风刘小明林君徐国跃
关键词:微纤自组装光物理性质
Cu_2S纳米片的溶剂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012年
以CuCl.22H2O、(NH2)2CS为原料,以乙二胺为螯合剂,在160℃溶剂热条件下反应12小时一步合成Cu2S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物为三叉状Cu2S纳米片。同时,以高压汞灯为辐照源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光催化活性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邱玉章贾佩云王芳孙元平
关键词:纳米片溶剂热光催化
CeF_3:Tb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水热条件下,以Ce(NO3)3,Tb(NO3)3和Na BF4为前驱体成功合成了Ce F3:Tb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高分辨投射电镜(HRTEM)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e F3:Tb发光材料结晶良好,具有单分散六方片状形貌,颗粒尺寸分布范围为380~420 nm,平均粒径400 nm。光致发光性能(PL)测试表明:其激发光谱是由峰值位于250 nm左右的激发带组成,属于Ce^3+4f能级到5d激发态不同晶体场劈裂组分的f-d允许跃迁;发射光谱是由Tb^3+的^5D4→^7FJ(J=6,5,4,3)特征发射组成,其中以543 nm的^5D4→^7F5发射为主,表明Ce^3+能够有效敏化Tb^3+。
贾佩云管艳红
关键词:水热发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