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贡华南

作品数:91 被引量:260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哲学宗教
  • 9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哲学
  • 6篇演变脉络
  • 6篇中国哲学
  • 6篇老子
  • 5篇饮酒
  • 5篇思想史
  • 5篇味觉
  • 4篇道家
  • 4篇中国思想史
  • 4篇视觉
  • 3篇形名
  • 3篇熊十力
  • 3篇演进
  • 3篇知识
  • 3篇中国酒
  • 3篇认识论
  • 3篇儒家
  • 3篇文化
  • 3篇国酒
  • 3篇《老子》

机构

  • 81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上海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90篇贡华南
  • 1篇王才勇
  • 1篇王本朝
  • 1篇彭兆荣
  • 1篇方笑一
  • 1篇杨国荣

传媒

  • 9篇学术月刊
  • 6篇思想与文化
  • 5篇社会科学
  • 4篇人文杂志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3篇复旦学报(社...
  • 3篇贵州大学学报...
  • 3篇现代哲学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文史哲
  • 2篇孔子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江淮论坛
  • 2篇江苏社会科学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哲学分析
  • 2篇孔学堂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河北学刊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淡”——从道家出发
2016年
从《老子》始,'淡'由事物之'滋味'转义为精神性范畴,被广泛而自觉地用来描述与规定精神态度、思想品格与人生境界,成为道家核心观念、核心价值。作为味觉思想的基本范畴,'淡'是由真实的人格由内而外涌现的活的品质,是直接可感的精神品格。人淡然自处,淡然对待世界万物。'淡'一方面表明淡者自觉退隐自身、不凸显自身,不会引起他者注意;另一方面,表明淡者对控制人、占有物也不起兴趣。物我的素朴之性不被移易、不被改变,则万物得其全德而天人共美。在此意义上,'淡'明显区别于儒家所追求的、以自觉移易他人他物为基本特征的'温',俨然成为道家的精神基调,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标志。
贡华南
关键词:恬淡道家
从“相”到“象”——熊十力哲学的易学归向被引量:5
2007年
佛学中的“相”是纯粹形式,是无实质的空架子,“缘生说”将物我剖割为这些空架子,因而,物我之“现相”空、生命空、世界空。《易》之“象”是有生命意味、有实质的形式,它之生命意味源于物我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元素之间的相反相成。“象”有自体,因而,它不可还原为其他存在。物我所现之“象”皆真实不虚。熊十力由援“象”人“相”,到将“相”“象化”,展示了他出入佛老,彻底皈依儒宗的思想历程。
贡华南
关键词:熊十力
20世纪中国哲学家眼中的科学被引量:4
2004年
中国现代哲人把科学是什么与科学应在中国人性命中成为什么的思考结合起来。在这个历程中,科学由外在、超越的普遍性存在方式逐渐成为内在于中国人的基质,并最终被安置进中国人的内在性命中。在冯契的转识成智学说中,科学智慧与境界被理解为最高的智慧与境界之一。这一学说把对科学本质的思考与心性论结合起来,把科学纳入心性之学的架构,淡化科学是什么,强化科学对于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能成为什么的维度,开辟了理解科学的新境界。
贡华南
关键词:心性之学中国哲学人文精神
新文化运动中的老子
2019年
古代经典如何进入现代世界,并不是一个在物理时间中可迎刃而解的问题。从新文化运动视域中的老子遭遇出发,讨论在新的语境下古代经典进入现代世界的思想条件。从伦理道德之批判,到政治立场的检讨;从形上智慧之批驳,到理想设计之辩难;最终到科学、哲学等现代学术的审视。经由新文化运动多层次、多角度的审查,老子进入20世纪中国思想界之大门得以开启。立足现代社会,以现代精神为主体,拒绝简单的信仰、沿袭,将传统的经典一一加以理性的审视,新文化运动其所秉持的这些对待古代经典的态度无疑值得称道。
贡华南
关键词:老子新文化运动现代学术
《味道哲学》
2023年
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味道哲学》一书,是“通识文库”丛书第一辑中的重要篇目。看到“味”,人们首先想到食物。诚然,世界各国都有美食,对美食之“味”也都充满好奇与欣喜。但是,在世界诸文明中,“味”一直被当作欲望的对象,而无涉思想。只有在中国文化中,“味”才被上升为思想的对象与思想方法,才得以主题化。“味”不仅具有形而下的意义——满足口腹之欲,它同时被拔高到形而上高度——味中有道,具有超越性价值,尽管在传统伦理思想系统中,“味”通常还只处在思想系统的边缘。在当代语境下,由边缘而中心,把“味”当作思想主题,这一方面是对西方思想,特别是视觉中心思想刺激之回应;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在当代继续生长的内在要求。
贡华南
关键词:主题化视觉中心传统伦理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思想主题当代语境
感思与沉思——试论中西哲学思维的方式与取向被引量:6
2004年
西方哲学在视觉优先传统中发展起来,以沉没、消隐自身为特征的沉思成为其运思及所思的根据与取向。中国哲学在“感”优先基础上发展起来,感思在存在论上源于在与世界万物的交往中优先关注它们对自身的作用,优先关注交往过程中的所感,在“感”的基础上生发出普遍的范畴,以“感”之远近厚薄作为思考方式。感思是理解、把握我们所在之“世”及世中之“在”的有效方式,同样也是中国人“在世”的重要方式。
贡华南
关键词:中西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存在论沉思
论象——儒家哲学中象范畴的生成与特征
<正>在近现代中国哲学中,"对象"是人们最熟悉、也是使用最多的范畴之一。人们往往以"对象"一词来代替"客体"或"所指"。对象这个词相当于英文中的"object",这个词尽管与"object"本义有出入,不过,它却实实在在...
贡华南
文献传递
书之形与形而上--书道中的视觉超越及其归宿被引量:3
2015年
书非小道,它既是中国思想大系统之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大系统的具体体现。当点画被理解为卦画,点画中有阴阳、有生机,"书"之自然形质被超越;当"书"被理解为"意之所在",形质被生成为包含意味的"意象","书"之形式性特征被进一步冲淡;而以神采与骨肉齐备的生命体理解与规定"书","书"之"形"遂被导向"形而上"。与此相应,欣赏"书"实为欣赏道、欣赏自然、欣赏生命。对书的欣赏拒绝视觉之静观,惟赖味觉之研味。对"书"的理论自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超越视觉性、回归味觉性之理论自觉。
贡华南
关键词:形而上
科学在中国人性命中的位置——二十世纪专业哲学家眼中的科学
贡华南
文献传递
知识与存在
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把知识理解为知者与他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与此相联系,知识总是被理解为与知者密切相关的东西:不同的知识反映了知者与他者之间不同的交往方式,也反映了知者不同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在传统哲学形上、形下的区分中,...
贡华南
关键词:知识知识观科学知识感性存在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