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贡力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诊治
  • 4篇手术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3篇食管
  • 3篇主动脉
  • 2篇心脏
  • 2篇诊治体会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成形
  • 2篇支气管成形术
  • 2篇治疗肺癌
  • 2篇食管癌
  • 2篇体外循环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成形术
  • 2篇切口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机构

  • 16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6篇贡力
  • 15篇方良伟
  • 10篇田小丰
  • 10篇卞钧
  • 8篇王亚勤
  • 5篇胡海波
  • 5篇陈伟
  • 3篇朱逸
  • 2篇胡国栋
  • 1篇王春生
  • 1篇朱大伟
  • 1篇熊化生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临床医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工企医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成形术32例报告
2003年
贡力方良伟卞钧
关键词:外伤性支气管断裂X线胸片支气管成形术
71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治体会
2003年
1982年4月~2002年9月,我科共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7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
贡力卞钧方良伟
关键词:原发性纵隔肿瘤主动脉瘤
23例膈疝外科治疗体会
2005年
方良伟田小丰贡力陈伟王亚勤卞均
关键词:外科治疗膈疝胸心外科诊治工作
胸部手术并发复张性肺水肿四例
2003年
方良伟田小丰陈伟贡力卞钧
关键词:胸部手术复张性肺水肿并发症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及围术期处理
2004年
我院2001年12月~2003年11月共行微创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田小丰陈伟贡力方良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处理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微创
电视胸腔镜下缝合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25例疗效观察
2009年
贡力方良伟田小丰王亚勤胡海波熊化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电视胸腔镜肺大疱疗效观察疗效满意
胃代食管左颈部套入式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左经胸胃代食管 ,左颈部套入式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左经胸、胃代食管、左颈部食管胃端侧套入式吻合术治疗食管癌 ,重点观察术后食管返流、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切端阳性率等情况。结果 胃食管返流 9.36 % (1 9/ 2 0 3)、吻合口瘘 1 .97% (4 / 2 0 3) ,吻合口狭窄 7.88% (1 6 / 2 0 3)、切端阳性率 0 .4 9%(1 / 2 0 3) ,发现颈段食管阳性淋巴结 1 .97% (4 / 2 0 3)。 1年生存率 77.97% (92 / 1 1 8)。结论 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低 ,且程度较轻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偏高、无吻合口瘘死亡 ,且都较易处理。切端阳性率低且有利于发现颈段食管旁可能存在的阳性淋巴结。
方良伟田小丰贡力陈伟王亚勤卞钧
关键词:胃代食管术食管癌食管返流吻合口狭窄
8例食管平滑肌瘤诊治体会
1998年
自1979年3月至1995年11月,我院收治食管平滑肌瘤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总结诊治过程中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9—55岁,平均40岁。有吞咽困难症状6例,胸骨后疼痛2例。
贡力陶付荣卞钧方良伟
关键词:食管平滑肌瘤
48例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治
2003年
贡力卞钧方良伟
关键词:胸外伤并发症急性呼吸衰竭
AI与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应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软件和Mimics软件术前三维(three-dimensional,3D)重建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4年3月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AI软件3D重建的患者纳入AI组,行Mimics软件3D重建的患者纳入Mimics组,未行3D重建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共纳入168例患者,其中男73例、女95例,年龄25~81(61.61±10.55)岁。AI组79例,Mimics组53例,对照组36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结节大小、淋巴结清扫组数、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P<0.001)、引流管留置时间(P<0.001)、引流量(P<0.001)、出血量(P<0.001)、术后住院时间(P=0.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I组与Mimics组在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组与对照组在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而在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患者,术前3D重建,依据3D图像行术前规划,相较于仅阅读CT影像,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采用AI软件行3D重建在手术指导及术后康复方面不劣于Mimics人工3D重建,可减轻临床医师工作量,值得推广。
桑成鹏朱逸王亚勤贡力闵波胡海波唐志贤
关键词:三维重建肺段切除术MIMIC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