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功能衰竭25例临床救治
- 2005年
- 李玉茂谢晓勇
- 关键词: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抢救治疗救治体会
- 改良Nice结技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改良Nice结技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6采用改良Nice结技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2例锁骨中段骨折,术中骨折端采用布巾钳牵引大致复位后,以Nice结打结方法捆扎,作1~3个Nice结后,将解剖锁定钢板置于锁骨上表面,然后采用Nice缝线在一端再次环绕钢板及锁骨骨干再次打3或4个外科结,钢板及骨干贴合后在钢板远近两端通过钳夹分别置入3枚螺钉。结果 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6个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骨不连等并发症,5例出现锁骨上神经损伤。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3 min。术中出血量30~50 mL,平均37 mL。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4周,平均13.5周。末次随访时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38例,良4例。结论改良Nice结技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的效果,该方法简单、固定牢靠、学习曲线短,锁骨上皮神经损伤风险低,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
- 温晓东左杨斌谢晓勇彭青强李智林智军王在霞杨雁峰
-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对股骨外旋截骨参数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旋截骨时测量截骨技术与间隙平衡技术对截骨参数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4-01—2016-12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进行股骨截骨(间隙平衡组),30例术中进行股骨测量截骨(测量截骨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截骨参数(股骨假体旋转角、截骨板相对后髁线旋转角、膝关节内翻角、股骨后内髁截骨量、股骨后外髁截骨量),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结果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60(40.8±4.7)个月。与测量截骨组比较,间隙平衡组手术时间较短,股骨后内髁截骨量更大,股骨假体旋转角更小,截骨板相对后髁线旋转角更大,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隙平衡组与测量截骨组术后6个月、1年、3年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隙平衡组与测量截骨组膝关节内翻角、股骨后外髁截骨量、术后MOMAC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旋截骨时采用间隙平衡技术的截骨量比测量截骨技术的截骨量更大,但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短期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 林奇益林智军李玉茂谢晓勇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
- 微创双切口下带袢接骨板与锁骨钩接骨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20年
- 背景:目前对于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尚存争议。目的:探讨微创双切口下带袢接骨板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84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带袢接骨板组与锁骨钩接骨板组各42例。带袢接骨板组采取双切口下带袢接骨板固定,锁骨钩接骨板组采取锁骨钩接骨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随访术后1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前屈上举与外展上举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肩关节功能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袢接骨板组的切口长度为(5.8±1.0)cm,小于锁骨钩接骨板的(8.3±2.1)cm(P<0.05)。带袢接骨板组疼痛VAS评分为(2.1±0.4)分,低于锁骨钩接骨板组的(2.8±0.4)分(P<0.05);前屈上举活动度、外展上举活动度与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39.9°±21.1°、134.7°±22.8°、(83.8±14.3)分,高于锁骨钩接骨板组的99.4°±18.5°、95.2°±19.0°、(77.1±12.0)分(P<0.05)。带袢接骨板组随访1年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2%,显著高于锁骨钩接骨板组的81.0%(P<0.05)。结论:微创双切口下带袢接骨板固定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切口小、术后疼痛轻、肩锁关节解剖复位与喙锁韧带重建效果更好,与锁骨钩接骨板固定相比可获得更理想的肩关节活动度与功能。
- 龚骏谢晓勇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肩关节活动度
- 改良Nice结与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改良Nice结与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0-03诊治的100例锁骨中外段骨折,50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克氏针组),50例采用改良Nice结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改良Nice结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克氏针组出现2例钢板断裂,1例再行内固定治疗,1例行患肢悬吊处理。改良Nice结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较克氏针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Nice结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疗效与克氏针结合钢板内固定相近,但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无需过度剥离骨膜、学习曲线短等优势,且在二次手术时可行微创手术取出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彭青强温晓东谢晓勇李智林智军王在霞杨雁峰
-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