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春艳

作品数:65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会议论文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文化科学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7篇基因
  • 10篇代谢
  • 10篇多态
  • 9篇脂代谢
  • 8篇有氧运动
  • 8篇生长期
  • 7篇META分析
  • 6篇有氧运动能力
  • 6篇运动员
  • 6篇乳酸
  • 6篇汉族
  • 5篇蛋白
  • 5篇运动疗法
  • 5篇脂肪
  • 5篇脂肪组织
  • 5篇疗法
  • 5篇基因表达
  • 5篇汉族男性
  • 4篇有氧耐力
  • 4篇位点

机构

  • 65篇北京体育大学
  • 5篇国家体育总局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上海体育科学...
  • 2篇北京市体育科...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亚利桑那州立...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65篇许春艳
  • 16篇邱俊强
  • 14篇胡扬
  • 11篇李燕春
  • 9篇衣龙燕
  • 6篇龚丽景
  • 4篇田野
  • 4篇聂晶
  • 4篇赵娟
  • 3篇刘丹
  • 3篇郝鑫
  • 3篇何子红
  • 3篇晏冰
  • 3篇包大鹏
  • 3篇梅涛
  • 3篇杨晓琳
  • 3篇衣龙彦
  • 3篇陈思韵
  • 3篇刘海平
  • 3篇王海燕

传媒

  • 10篇中国运动医学...
  • 3篇第四届(20...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当代体育科技
  • 2篇2010年中...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护理研究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2015第十...
  • 1篇第八届全国体...
  • 1篇第七届全国体...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1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椅式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式坐位体前屈测试装置,包括座椅,还包括置腿辅助器以及置脚测量器,所述置腿辅助器与所述置脚测量器之间的距离可调;所述置腿辅助器包括置腿板,所述置腿板的高度和角度均可调节;所述置脚测量器包括角度可调的置脚...
张蓝天许春艳肖义然邱俊强
文献传递
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体会,从实验选题、方案制定、实验过程实施、论文撰写及成绩评定五个角度探讨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施,同时给出具体实施案例,旨在完善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许春艳曹建民
关键词:运动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
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脂肪组织FTO基因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研究目的:FTO是通过GWAS方法被确认的肥胖易感基因。研究表明FTO基因表达减少会抑制肥胖,表达增多会导致肥胖,而运动可以降低FTO基因变异引起的肥胖风险,且FTOmRNA随前脂肪细胞分化呈上调趋势。运动对肥胖的预防是...
赵娟许春艳段佳妍龚丽景
关键词:FTO生长期脂代谢
文献传递
补充D-核糖可以改善运动能力吗?——一组RCT实验研究
研究目的:D-核糖作为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存在的天然成份,与腺苷酸的形成和ATP的合成再生有重要的关系。已有研究证实,补充D-核糖具有提高肌肉细胞能量,加快心肌和骨骼肌中ATP再生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一组RCT实验设计,分别...
邱俊强刘丹蔡添伟衣龙燕许春艳
关键词:D-核糖有氧运动能力无氧运动能力延迟性肌肉酸痛
一种基于VEGFA基因的运动员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涉及运动遗传学领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VEGFA基因的运动员的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将VEGFA基因rs2010963多态位点的基因型作为基因标记,检测受试者的VEGFA基因rs2010963多态位点基因...
李燕春 黄亚茹聂晶何子红包大鹏衣龙燕梅涛杨晓琳许春艳晏冰
急性低氧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宝矿力水特”干预效果的研究
<正> 研究目的:探讨低氧运动时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低氧运动时补充等渗饮料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研究方法:8名健康男性青年,以70%最大摄氧量(02max)强度在低氧环境(02浓度为15.5%,温度为20度,湿度...
许春艳胡扬田野刘海平张海霞鲁政胥靓
文献传递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老年人骨密度改善运动处方:开发与实施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并建立一个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的模型,用以预测和生成改善老年人骨密度的运动处方。方法:基于35篇经筛选的文献建立ANN模型,并以北京市某社区30名60~70岁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模型给出的运动处方进行实例验证。采用Bland-Altman散点图和命中率(真实值和预测值的差值在其平均值±1倍标准差和±1.96倍标准差范围内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2)评价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研究对象的运动前后数据差异。结果:1)所建ANN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R2=0.95;2)ANN模型生成的运动方案为:进行为期24周的抗阻运动,每周2次,每次45 min。3)运动干预后,受试者骨密度改善的真实值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在预测全身骨密度时,命中率分别为81.0%和95.2%;在预测脊柱骨密度时,命中率分别为76.2%和90.5%。结论: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老年人骨密度改善运动处方的模型是可行且有效的,其预测精度较高,可为制定老年人骨密度改善的运动方案提供参考。
许春艳张蓝天肖义然王东敏王东敏
关键词:老年人骨密度人工神经网络运动处方
LPL基因rs283多态性与运动干预肥胖青少年体成分及糖脂代谢效果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rs283多态位点与运动干预肥胖青少年体成分及糖脂代谢效果的关联性。方法:对53名(男27名,女26名)年龄为16.55±2.87岁、BMI为34.02±3.89 kg/m2的汉族肥胖青少年进行为期4周的封闭式中等强度有氧训练,测试训练前后体成分和糖脂代谢指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LPL基因rs283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减肥效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运动引起的指标变化率,GG基因型肥胖青少年Δ体脂百分数为3.37±1.60,显著高于GA基因型肥胖青少年(2.09±1.53,P<0.01);Δlg HOMA-IR为0.52±0.13,显著高于GA基因型肥胖青少年(0.44±0.10,P<0.05);ΔTG为51.91±6.56,显著高于GA基因型肥胖青少年(47.06±5.36,P<0.01)。结论:本研究汉族肥胖青少年中rs283纯合子GG型肥胖青少年对运动减肥更为敏感。该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肥胖青少年运动减肥的效果。
郜瑞睿许春艳李燕春张泽亚陈思韵黄亚茹毛小云胡扬
关键词:脂蛋白脂酶体成分脂代谢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cTnT基因多态性与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研究
<正>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平原地区汉族男子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基因内含子3的 CTCTT 序列的插入/缺失(insert/deletion,I/D)多态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实验对象与方法:10...
许春艳胡扬
文献传递
中国北方汉族男性SHBG基因启动子(TAAAA)n多态分布及其与有氧能力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基因(TAAAA)n多态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氧能力的关联性。方法:102名中国北方汉族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进行为期20周、每周3次5000米匀速跑的有氧耐力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试VO2max和RE相关生理指标。使用GeneScan和测序方法分析SHBG(TAAAA)n多态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进行该多态与有氧能力初始值和耐力训练效果的关联性分析。结果:(1)在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中观察到(TAAAA)6~10次重复等位基因和11个基因型。其中,9次重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高,10次重复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最低;(2)当分别以7、8和9次重复作为分割点划分基因型时,发现长链组VO2max相关指标训练前初始水平平均值均大于短链组。其中,按7次重复划分时,≥7次基因型携带者训练前VO2max和VO2max时的VE初始值均有高于<7次携带者的趋势(P均为0.06);(3)不同基因型组间VO2max和RE各指标的耐力训练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HBG基因(TAAAA)n多态与男性有氧能力指标初始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推测重复次数较多的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有氧能力初始水平较好,但与耐力训练敏感性无关联。
王海燕胡扬许春艳刘刚席翼文立
关键词:有氧能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