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生 作品数:48 被引量:164 H指数:7 供职机构: 揭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回盲部原发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CT对同盲部原发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non-Hodgkin-Lymphoma of ileocecum,PMNHL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8年7月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PMNHLI11例CT表现,并分析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CT表现以肠壁浸润性增厚(n=4)和类圆形肿块(n=4)多见,也可表现为多发结节(n=1),因肠套叠而漏诊1例,肿块与肠系膜肿大淋巴结融合1例。区域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n=4)、肠套叠(n=4)、不完全性肠梗阻(n=5)为灶外常见表现。CT诊断正确4例,误诊为结肠癌3例、肠系膜肿瘤、肠腺瘤、脓肿各1例,漏诊1例。结论PMNHLI术前诊断困难,CT表现多样,肠内类圆形肿块为常见表现,如以上征象合并区域肠系膜淋巴结多发肿大则可考虑PMNHLI诊断。 姚沛旭 周实 许建生 陈卫鹏关键词:CT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分型与再出血危险性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CT分型与再出血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2008年7月经CT检查并在我院治疗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981例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SAH再出血临床常见诱因为:用力排便、大声说话或与人争吵、情绪激动、打喷嚏及用力咳嗽等。按出血浓聚部位的不同,SAH初次出血CT表现可分为脑底池型(516例)、侧裂池型(341例)、脑沟裂型(59例)、血肿型(65例)。再出血251例(25.6%),其中3次出血39例,4次出血6例。脑底池型再出血率(28.30/4,146/516)较脑沟裂型(7%,4/59)或血肿型(10.8%,7/65)高(P<0.01),而与侧裂池型(27.6%,94/341)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侧裂池型再出血率较脑沟裂型或血肿型高(P<0.01);而脑沟裂型与血肿型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多重比较取α=0.05得α′=0.01)。结论:脑底池型及侧裂池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率较高,分析初次出血的不同分型,可帮助临床估计患者的再出血危险性大小,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再出血的诱因并积极使用抗纤溶药物。 姚沛旭 许建生 黄晓新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出血 X线计算机 CT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CT判断食管癌外侵程度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 2 2 6例 ,与术前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CT判断食管癌外侵敏感性 80 .6 % ,特异性 97.9% ,阳性预测值 86 .2 % ,阴性预测值 96 .9% ,准确性 95 .5 % ,假阴性 6例 ,假阳性 5例 ,食管壁厚度 >2cm时肿瘤外侵率达 92 .0 % .结论 CT判断食管癌外侵基本可靠 ,对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价值 ,对手术的难度估计有帮助 ,术前CT检查是必要的 . 黄伟鹏 许建生关键词:食管癌 CT诊断 病理诊断 颅内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出血性卒中1例 被引量:3 2001年 姚沛旭 陈国华 许建生 黄伟鹏关键词:组织细胞瘤 脑血管意外 腮腺肿块89例的CT评价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腮腺肿块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块89例CT表现。结果89例肿块包括:良性肿瘤44例,潴留囊肿7例,炎性病灶8例,恶性肿瘤30例。CT定位准确89例。良性肿瘤和囊肿多表现为轮廓光整,边缘规则,界限清楚(49/51);而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轮廓不规则,边界模糊(22/30),和向周围组织侵犯(11/30)(P<0.01);4例结核和2例脓肿病灶周围腮腺组织出现“磨玻璃”样改变,而其他病灶未见该征象。4例腺淋巴瘤表现为多发灶(4/7)。术前CT对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正确率82%(73/89)。结论CT对腮腺肿块定位准确,CT对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基本可靠,但组织学的分类价值有限。“磨玻璃”样改变是腮腺炎性团块的特征性表现。 许建生 姚沛旭 陈少龙 陈卫鹏 郑锡元关键词:腮腺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螺旋高分辨率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前瞻性研究螺旋高分辨率 CT(HR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 (SPN)的定性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 98例肺内孤立性结节行常规螺旋扫描 (SCT) ,构成对照组 ,在结节处加 HRCT扫描 ,构成目的组 ,在双盲的前提下 ,由二个水平相当的独立诊断小组对两组资料图像的外观形态、内部结构、结节—肺界面、邻近改变、CT血管征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并诊断 ,最后与病理嵌合 ,χ2 比较二组资料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SCT诊断正确率为 6 7.3% (6 6 /98) ,HRCT诊断正确率为 89.8% (88/98) ,HRCT在显示钙化、密度、坏死、空泡征、细短毛刺、胸膜凹陷征、晕征、血管支气管征方面优于 SCT(P<0 .0 5 ) ,而显示外观形态 ,粗长毛刺、锐利度、肺气肿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良性倾向性征象包括 :边界锐利如笔画、钙化、密度均匀、粗长毛刺、周围肺气肿征、晕征 ;恶性倾向性征象包括 :细短毛刺、分叶、血管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坏死、空泡征。结论 :HRCT有助于 SPN征象的显示 ,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列为 SPN检查常规。 姚沛旭 许建生 周实 陈卫鹏关键词:HRCT 肺内孤立性结节 高分辨率CT SCT 正确率 CT在外伤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2006年 陈少龙 陈卫鹏 许建生关键词:颅脑外伤 脑梗死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在外伤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计外伤性脑梗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4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CT表现。结果:根据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将其分为2型即Ⅰ型(30例)轻微外伤型;Ⅱ型(24例)严重外伤型。Ⅰ型见于小儿,特别是婴儿,外伤轻微,CT表现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灶,其中76.6%(23/30)双侧豆状核见点状钙化灶。Ⅱ型多见于成人,小儿少见,有严重的颅脑损伤,CT表现为基底节区或/和脑叶梗死及颅脑损伤的征象,如颅内血肿、脑水肿及挫伤等。结论:CT对外伤性脑梗死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陈少龙 陈卫鹏 许建生关键词:颅脑外伤 脑梗死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改良SWY—B型肠套迭复位仪在临床中的应用(附113例报告) 1994年 今年二月份以来,我们将普通肠套迭复位仪进行改进成隔室电动双负压瓶灌肠机,并应用于临床,经过八个月时间共检查患者113例,取得一定效果。 陈国华 张庆生 许建生关键词:肠套迭 灌肠机 肠内容物 结肠病变 回盲部结核 钡灌肠 CT诊断贲门癌外侵138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讨CT检查判断贲门癌外侵邻近器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贲门癌侵犯邻近器官138例的CT表现。结果贲门癌侵犯肝脏38例次,CT判断准确率89.5%(34/38);侵犯脾脏16例次,准确率93.8%(15/16);侵犯胰腺69例次,准确率92.8%(64/69);CT表现为受侵脏器界面模糊不清及强化不均匀;侵犯主动脉14例次,准确率85.7%(12/14),CT表现为脂肪间隙消失且接触角大于90度;侵犯膈肌50例次,准确率70%(35/50),CT表现为膈肌不规则增厚和强化不均,多脏器侵犯40例。结论CT判断贲门癌外侵邻近脏器基本可靠,CT检查能够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难度的估计。 许建生 姚沛旭 周旭文 陈卫鹏 陈曙 郑锡元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