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风郁
-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附660例报告被引量:27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66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组、肝病病程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与阴性组及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与阴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的民族及性别,肝功能分级,门、脾静脉内径及有无嗜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ALT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病病程长是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与民族及性别,嗜酒,门、脾静脉内径,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ALT等无明显关系,而与年龄、肝病病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与肝病病程、丙型肝病病毒感染关系最密切。
- 崔春吉李永宇崔顺子朴熙绪裴风郁
-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糖尿病并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功能损害程度脾静脉内径肝功能分级
- 刺五加多甙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998年
- 目的:观察刺五加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家兔胃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刺五加维持缺血及再灌注期 SOD 活力,减少 MDA 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胃粘膜病理损伤。结论:刺五加通过消除和抑制胃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提高组织抗氧化能力,对胃缺血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郑日男裴风郁朴熙绪金海燕
- 关键词:刺五加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胃粘膜损害
- 蛋白吸收不良与丢失性胃肠病
- 1992年
- 低蛋白血症和水肿是临床常见现象,其原因是蛋白质的合成减少或丢失过多。前者见于蛋白质的摄取、吸收障碍、先天性低蛋白血症和肝脏疾病;后者见于肾脏疾病和胃肠道蛋白丢失。所谓蛋白丢失性胃肠疾病(Protein Lossing Gastroenteropathy PLGE)
- 裴风郁朴熙绪
- 关键词:蛋白蛋白丢失胃肠病
-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将36例HBV 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隔日肌注α-1 b干扰素(赛若金)500万U,疗程1 a;A组加用胸腺肽,每日60 mg静脉滴注6 mo. 治疗前检查HBV DNA和ALT;治疗开始后每2 mo检查一次HBV DNA,每1 mo检查一次ALT;治疗结束后每3 mo 复查一次HBV DNA和ALT,分别随访6 mo和12 mo. 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6 mo,A组的肝功能复常率(66.7%, P>0.05)与B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组HBeAg转阴率(61.1%) 显著高于B组(27.8%)P<0.05,抗-HBe阳性率(39.0%)高于B组(22.2%),但无统计学意义.A组HBV DNA抑制(8.15×106±51.9 copies/L)显著高于B组(3.98×107±57.5 copies/L), 提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干扰素组的疗效.两组患者在乏力、体重减轻、WBC减少、血色素下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中血色素下降明显增加,是B组的3倍. 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干扰素治疗效果显著,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与加强研究.
- 周文敬任粉玉裴风郁
- 关键词:胸腺肽Α-1B干扰素DNA阳性抗-HBEWBC减少赛若金
- 延边地区朝鲜族丁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 1991年
- 报道105例朝鲜族HBsAg阳性者HDV混合感染情况。HDAg及抗-HD抗体的检测均用Elisa法。105例血清HDAg阳性者为11例,抗-HD抗体阳性者1例,总混合感染率为11`42%.各型乙型肝炎中HDV混合感染率为急性肝炎8.57%,慢性迁延性肝炎12.50%,慢性活动性肝炎19.01%,肝硬化20.20%,HBsAg慢性携带者4%。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HBsAg慢性携带者及急性肝炎。混合感染时HBeAg阳性率(66.67%)高于HBV单独感染者。这说明HDV和HBV可同时复制,可能有有互相促进作用。
- 金昌吉申淑李仁宰方今女裴风郁宋清林
- 关键词:乙型肝炎丁型肝炎
- 维生素E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肝线粒体SOD和MDA的影响被引量:6
- 1997年
- 目的:研究维生素E在乙醇性肝损伤肝组织亚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醇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测定乙醇灌胃及其VitE处理后肝线粒体SOD、MDA。结果:乙醇灌胃后肝线粒体SOD下降,而MDA上升;维生素E处理后SOD明显上升,MDA下降。结论:VitE可使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肝线粒体SOD、MDA趋向正常,有抗氧化作用。
- 金海燕裴风郁朴熙绪
- 关键词:维生素E肝损伤MDA
-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相关因素分析501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501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EV的发生率在不同的性别(男性84.3%,284/337vs女性72.0%,164/118,P<0.05)、门静脉内径(≥14mm,85.9%,249/290vs<14mm,72.5%,153/211,P<0.05);及肝功能分级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有无嗜酒(嗜酒组84.9%,163/192vs非嗜酒组77.3%,239/309,P<0.05)、有无腹水(有腹水组83.9%,270/322vs无腹水组73.7%,132/179,P<0.05)之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EV组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显著低于非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及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患者EV的的发病率明显相关(OR=0.491,P=0.016;OR=2.203,P=0.001)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EV与性别、门静脉内径、有无腹水、嗜酒、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肝功能损害造成的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代谢障碍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其中与性别及门静脉内径关系最密切.
- 崔春吉金永日朴熙绪裴风郁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发生率
- 二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被引量:3
- 1989年
- 将消化性溃疡138例分为二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组(CEG)甲氰咪胍和对照组,观察了前者的近期疗效.CEG治疗后一周、六周的腹痛缓解率分别为53.0%和92.0%,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六周后溃疡愈合率(92%)亦稍高于对照组(82%),但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胃酸排泌量及血清胃泌素浓度无明显变化.部分病例出现恶心(5例)、食欲不振(4例)及腹泻(3例),但未影响治疗.
- 裴风郁金春子朴熙绪金仁淑沈桂月黄贞子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溃疡病锗CEG
- 不同年龄组胃癌1101例内镜分析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为探讨不同年龄组胃癌的发病特点。方法 :1 985年 1月~ 1 999年 5月间内镜检出胃癌 1 1 0 1例 ,将其分成 6个不同年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 40岁组胃体癌最多 ,其他年龄组均以胃窦癌最多 ,各年龄组均以 Borrmann 型和低分化腺癌最多。胃癌百分比 ,≤ 6 0岁组前 5年显著高于后 5年 ,而 >6 0岁组则相反 ,41岁~ 6 0岁组朝鲜族显著高于汉族 ,而 >6 0岁组则相反 ,≤ 5 0岁组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而 >5 0岁组则相反 ,分化较好的癌和 Borrmann 、 型 >70岁组显著高于≤ 40岁。结论 :不同年龄组胃癌在发病年段、性别、民族、部位和肉眼及病理类型上均有不同的发病特点。
- 崔春吉赵玉霞裴风郁
- 关键词:胃癌年龄发病特点内镜分析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变化
- 1998年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往往表现为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与一般慢性胃炎表现不同.它的确切发病机理仍不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门静脉高压及胃血液动力学变化有关[1],与氢离子反渗透及高促胃液素血症也有一定关系.为了研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理,我们测...
- 金永日朴熙绪裴风郁李丹
- 关键词:促胃液素门脉性胃酸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