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明毓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乳酸、二胺氧化酶在早期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急性胃肠损伤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在早期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胃肠道损伤(AGI)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AGI将患者分为AGI组(AGIⅠ级20例、AGIⅡ级27例、AGIⅢ级11例)及非AGI组(28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D-乳酸水平、DAO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血肌酐水平、腹腔内压(IAP)水平;绘制D-乳酸、DAO诊断AG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确定根据D-乳酸、DAO水平诊断AGI的最佳诊断界值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AGI发生率为67.44%;AGI组患者IAP、D-乳酸及DAO水平显著高于非AG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D-乳酸水平诊断患者合并AGI的AUC为0.875,诊断界值为18.81 mg/mL时,灵敏度为94.80%,特异度为67.90%;根据DAO水平诊断患者合并AGI的AUC为0.848,诊断界值为9.66 mg/mL时,灵敏度为93.10%,特异度为78.6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急性胃肠损伤发生率较高,根据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诊断患者是否发生急性胃肠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应用价值。
- 裴明毓石磊朱瑞凯吕立文陈万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D-乳酸二胺氧化酶
- 3种消化道重建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3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7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并比较毕Ⅰ(A组,12例)、毕Ⅱ(B组,20例)、Roux-en-Y吻合术(C组,15例)3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meal blood glucose,2hPG)水平,同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1月、3月与术前F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周、2周、1月、3月与术前2h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术后3个月糖尿病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30.00%、77.78%、84.62%。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1.67%、50.00%、33.33%;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55%,其中肺部感染以发生率为19.15%居于首位。结论:毕Ⅱ与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作用优于毕Ⅰ吻合术,其中以Roux-en-Y吻合术疗效最为显著。
- 刘金禄裴明毓陈俊强王震黎伯培
- 关键词:胃癌2型糖尿病消化道重建并发症
- 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目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在国内外尚缺乏有效、规范的治疗方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在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机制,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方面有了新的发现.据此,我们对胃癌根治术后3种常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毕Ⅰ、毕Ⅱ及Roux-en-Y吻合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能机制,术后血糖控制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等进行了探讨.结合当前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行胃癌根治性胃切除术,Roux-en-Y式吻合应为首选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其中以Roux-en-Y食管空肠端侧吻合为最佳术式.然现有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病例分析,缺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因此,开展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上述3种重建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 裴明毓王震陈俊强
- 关键词:胃癌消化道重建毕I式
- 三种消化道重建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中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 裴明毓
- 关键词:胃癌2型糖尿病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空腹血糖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早期急性胃肠损伤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上机早期的急性胃肠损伤(AGI)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ECMO患者共70例,按照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关于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指导意见,将患者分为AGI组与非AGI组,统计其早期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率,并对其ECMO上机时血气分析结果及ECMO转机后ECMO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早期发生AGI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将70例患者按照是否撤机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未撤机成功组,比较两组间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情况,分析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对ECMO患者撤机的影响。结果70例ECMO患者中,早期AGI的发生率为71.43%(50例),其中AGIⅠ、Ⅱ、Ⅲ、Ⅳ级的构成依次为18.57%(13例)、41.43%(29例)、11.43%(8例)、0%(0例);①单因素分析显示:AGI组与非AGI组相比较,ECMO上机时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指数(VIS)、pH、乳酸、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BMI是ECMO患者早期发生AG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657,95%可信区间为0.522~0.791(P<0.05),约登指数为0.15);③撤机成功组与未成功撤机组比较,未成功撤机组AGI的构成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患者早期有较高的AGI发生率,主要发生Ⅰ、Ⅱ级,ECMO上机时收缩压、舒张压、MAP、VIS、pH、乳酸、BMI是ECMO患者早期发生AGI的影响因素,其中,BMI是ECMO患者早期发生AGI的独立危险因素。AGI的发生降低了ECMO患者的成功撤机率。
- 姜文学潘春熹韦燕琳韦巧王驰裴明毓吕立文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血流灌注BMI
- 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上机后28 d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究接受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治疗且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上机后28 d肾功能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收治的ECMO支持治疗且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上机28 d后的肾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和肾功能未恢复组。以28 d时肾功能未恢复为研究终点,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逐步向后回归,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独立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40例患者,其中28 d时肾功能恢复28例(70%),未恢复12例(30%)。逐步向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上机时乳酸水平是28 d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0,95%CI:1.096~1.738,P=0.006)。ROC曲线显示AUC和95%CI为0.863(0.751~0.975),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5%。结论ECMO辅助且合并AKI的患者,上机时乳酸水平是28 d时肾功能未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上机时乳酸对患者肾功能能否恢复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韦巧韦燕琳裴明毓姜文学王驰吕立文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 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5-FU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构建耐5-FU的胃癌耐药细胞株,初步探讨细胞发生5-FU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药物耐药间歇冲击并浓度梯度递增法诱导建立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5-FU。应用MTT法检测亲代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IC50并计算耐药指数(RI)。通过MTT法绘制细胞的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抑癌基因P53、癌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家族成员(DAPK-1、DAPK-2、DAPK-3)、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s,MRP)亚家族中的MRP-6、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1,MDR1)、切除交叉互补修复基因(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1,ERCC-1)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MDR1编码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结果 SGC-7901/5-FU对5-FU、顺铂、环磷酰胺的耐药指数分别为6.26、3.71、5.25。SGC-7901与SGC-7901/5-FU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30.82±1.46)h和(46.01±4.15)h,SGC-7901/5-FU细胞增殖速率显著变缓(P<0.05)。与亲代细胞比较,耐药子株S期细胞显著减少,G0/G1期细胞则显著增高(P<0.01),而G2/M期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耐药子株SGC-7901/5-FU细胞MDR-1、MRP-6、DAPK-3和P-gp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ERCC-1、caspase-3、P53、DAPK-1、DAPK-2、Bcl-2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成功构建胃癌耐5-FU细胞株SGC-7901/5-FU,其对顺铂、环磷酰胺具有交叉耐药,耐药机制与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减少、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有关,可能与MDR-1、MRP-6、DAPK-3基因及P-gp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 黎伯培陈俊强刘金禄王震毛远天陈业阳裴明毓徐瑜杰
- 关键词:多药耐药氟尿嘧啶凋亡
-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诊断中床旁超声的运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诊断中床旁超声快速诊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抢救室及急诊ICU诊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评估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运用床旁超声快速诊断法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时间,分析重症超声快速诊断的正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初诊时间、确诊时间、初始正确治疗时间、其他诊断方法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终确诊的主要病因包括急性肺水肿、肺实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大量胸腔积液等,床旁超声快速诊断对这些病因的诊断大多具有较高的正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诊断中床旁超声快速诊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准确评估患者病因,明显缩短其诊断时间与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吕立文唐宇涛裴明毓李喆俞宁沈印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床旁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