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雪生

作品数:32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小说
  • 5篇自传
  • 5篇菲利普·罗斯
  • 4篇道德
  • 4篇英语
  • 4篇《富兰克林自...
  • 3篇诗歌
  • 3篇文学
  • 3篇伦理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模式
  • 2篇英语专业
  • 2篇逾越
  • 2篇人文
  • 2篇神话
  • 2篇诗歌解读
  • 2篇诗学
  • 2篇诗学思想
  • 2篇自我
  • 2篇自我书写

机构

  • 28篇南昌大学
  • 6篇南京大学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1篇袁雪生
  • 6篇傅淑琴
  • 2篇付淑琴
  • 1篇季俊峰
  • 1篇官芬芬
  • 1篇古晓峰
  • 1篇彭霞

传媒

  • 4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荆门职业技术...
  • 1篇戏剧文学
  • 1篇现代远距离教...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求索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江西教育科研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南通工学院学...
  • 1篇外国语文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世纪美国自传研究的新趋势——以《富兰克林自传》为例
2008年
20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哲学思潮的发展和当代西方文论的兴起,美国自传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富兰克林自传》在20世纪的批评与接受过程可以发现,自传研究逐渐进行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向:从外部事实走向心理真实;从个人身份走向民族神话;从解构自传走向建构自我。这种转向拓展了自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丰富了自传研究的内容。
袁雪生
超越传统意义模式的诗歌解读——评玛乔瑞·帕洛夫的《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
玛乔瑞·帕洛夫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诗歌评论家之一,她的《不确定诗学:从兰波到凯奇》代表着其诗学思想的成熟。帕洛夫提出了"不确定诗学"概念,并认为现代主义诗歌的范围需要重新界定。在帕洛夫看来,"不确定诗学"是特殊历史时期特殊...
袁雪生
关键词:诗歌解读
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生态批评视野中的《鱼王》被引量:2
2003年
袁雪生付淑琴
关键词:阿斯塔菲耶夫大自然环境保护小说
诗歌何为?——海伦·范德勒诗学思想浅析
2009年
作为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诗歌评论家之一,海伦·范德勒(Helen Vendler,1933-)在美国文学批评界有着显赫地位。尽管伊格尔顿在著名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反复强调,文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艺术,而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在范德勒看来,诗歌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于是,她的评论因为对诗歌文本的详细评述而被誉为“审美的批评”。1985年她主编出版了《美国当代诗歌哈佛读本》,
袁雪生
关键词:诗歌文本诗学思想西方文学理论伊格尔顿当代诗歌评论家
不可逾越的“高墙”——论亨利·詹姆斯《美国人》中的欧美文化差异被引量:2
2006年
国际题材是亨利.詹姆斯小说创作的一大亮点。该主题细致而全面地反映了欧美文化的差异,在《美国人》中,这些差异主要体现为:单纯与世故的对立;道德意识的强烈反差;浓烈的商品交换意识与固守形式的对比。
傅淑琴袁雪生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
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被引量:9
2010年
《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晚期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该小说以蒙太奇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利沃夫一家从大萧条到20世纪末的遭遇。利沃夫在梦想与现实的交替、历史与政治的交融、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中发生了伦理身份的逾越与转变,违背了伦理禁忌,导致乌托邦式的田园梦想的破灭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罗斯在该作品中不仅呈现了一个家庭的、时代的、种族的悲剧,也展示了一出伦理的悲剧。本文试从小说主人公伦理身份的逾越出发,探寻利沃夫因违反伦理禁忌而遭遇的悲剧命运,阐释伦理悲剧的本质。
袁雪生
关键词:《美国牧歌》身份伦理悲剧
文化研究的渊源及发展被引量:1
2004年
蓬勃兴起的文化研究是当下学术界极为流行的“话语”,它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起层层波澜,一种文化的“狂欢”似乎大有遮蔽一切之势,由此引发众多专家学者的争论。文章旨在追溯文化研究的渊源,阐明文化研究的定义,理清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并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进行探讨,强调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
袁雪生
关键词:文化研究渊源文学研究文化批评审美特征语境
寻找一种生存方式——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深层蕴涵被引量:3
2004年
生存方式是人类个体的具体存在形式 ,它是客观社会外在条件与个体自我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生存方式直面客观世界。作为 2 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 ,海明威在非凡的人生历程中进行着长期的小说创作 ,追寻着自我的精神归宿、探索着个体的人生价值。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实质上构建了一种实践性的生存方式 :它崇尚行动哲学 ,坚持勇气原则 ,弘扬抗争精神 ,从而为处于文化荒原的现代西方人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
袁雪生官芬芬
关键词:勇气抗争
回归童年 回归自然——生态批评视野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引量:15
2004年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现代经典",该小说不但通过刻画主人公霍尔顿所处环境中成人世界的龌龊,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精神文明的衰退与萎缩,突出了现代人的焦虑和人类生存的困境,而且通过对迂腐成人世界的拒斥寄予了作者对纯真童年和美好自然的向往之情,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回归童年、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思想,它对战后美国文学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
袁雪生
关键词: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生态批评童年
寓人文素质培养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引量:5
2006年
在21世纪的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了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英语教学应注重传授人文知识,在课文欣赏中培养人文精神,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
袁雪生季俊峰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素质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