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致海
- 作品数:33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可控型的高流量氧气雾化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型的高流量氧气雾化器,具体涉及氧气雾化技术领域,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的端部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连接有呼吸面...
- 王林林赵海康刘建荣李小强袁致海杨磊王凤鹿张亮
- 文献传递
- 一种神经外科用床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神经外科用床垫,包括绷带和拉链,所述绷带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其中,所述定位板一侧连接有外套,所述外套顶部固定连接有子粘,所述子粘表面连接有母粘,所述母粘远离子粘一侧连接有护垫,所述外套内壁连接有框架,...
- 唐小璐李小强王海东杨磊袁致海马蓓薛向苗李芳雷君君
- 文献传递
-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β-微管蛋白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中β-微管蛋白(β-tubulin)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和TBI组(48只);采用头颅侧向旋转致伤方法制作TBI模型,按建模后处死时间分为6 h,12 h,24 h,72 h、7 d,14 d共6个亚组,每组8只动物。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β-tubulin在大鼠脑组织中表达及分布。β-tubulin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以胞浆内出现棕黄染色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并设阴性对照切片。结果大鼠脑组织中β-tubulin在皮层与海马组织细胞的胞浆、轴突、胞体树突中均有表达,脑损伤后6 h时间点皮层与海马细胞表达均最低(P<0.01),随后表达量逐渐递增,至损伤后14 d其表达量恢复正常值,14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后,β-tubulin出现一个表达低值,提示在不同机制下可能对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发挥重要影响作用。
- 袁致海贺晓生陈延梁明陈晓燕房博
- 关键词:脑损伤海马皮层Β-微管蛋白
- 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单纯进行口服西药治疗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的患者30例设为穴位埋线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VI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清β-EP、5-H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其临床总体疗效及镇痛效果均优于口服西药治疗,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炎性因子及神经递质有关。
- 雷飞倪菁白丹袁致海田磊
- 关键词:穴位埋线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炎性因子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约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血肿早期包膜较薄,脑受压时间短,如及时做血肿引流,受压脑叶易于复位而痊愈;如治疗不及时,包膜可增厚、钙化或骨化。
- 荣波袁致海王凤鹿杨磊赵海康周星星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神经内镜
- 经侧裂显微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经侧裂显微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窗开颅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显微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 袁致海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 咪达唑仑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及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对镇静治疗中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呼吸状况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纳入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患者以0.1 mg/(kg·h)的速度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同时对照组患者不采用任何镇静镇痛剂以及其他影响颅内血流动力学的药物。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收集患者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参数。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流速尽管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其中呼吸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进一步分析随访资料发现2组患者的死亡率及GO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可有效控制患者躁动,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以及呼吸状况,但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长期预后并无显著影响。
- 赵海康杨磊袁致海王林林魏尧陈鹏王凤鹿
- 关键词:咪达唑仑颅脑损伤经颅多普勒超声
- 神经内镜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术治疗的92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35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内镜组),57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引流组)。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术后并发症、死亡及血肿复发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mR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内镜组术后复发率(0)明显低于引流组(15.8%,9/57;P=0.035)。结论与钻孔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相当,但是术后复发率更低。
- 王林林张亮袁致海杨磊王凤鹿高文文赵海康
- 关键词: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神经内镜手术钻孔引流术疗效
- 以经桡动脉至肾动脉介入为主的插管及诱导装置
- 一种以经桡动脉至肾动脉介入为主的插管及诱导装置,包括一个导管、一个导丝,其特征在于,导丝为一种金属记忆型镍钛合金丝,其从导管进口穿入导管中至导管出口穿出,导丝头部设有与导丝直径相等的半圆球;穿入导管中的导丝上等间隔设有多...
- 李静王建榜吴娟王西辉周胜于军赵海康陈明芳张学策铁茹袁致海惠鹏宇
- 文献传递
- 儿童脑积水的外科治疗术式选择被引量:13
- 2013年
- 脑积水是儿童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儿童脑积水的病因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童脑积水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由于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快、手术耐受差,选择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对患儿预后有重要影响。儿童脑积水的外科手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为脑室腹腔分流术和内镜三脑室造瘘术。通过对两种术式的适应证、并发症、远期疗效比较,了解各术式的优缺点,提供临床术式选择参考。
- 袁致海房博陈延
- 关键词:儿童脑积水分流术造瘘术术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