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珊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痤疮
  • 3篇阿达帕林
  • 2篇寻常
  • 2篇寻常痤疮
  • 2篇凝胶
  • 2篇外用
  • 2篇阿达帕林凝胶
  • 1篇对照临床试验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药效学研究
  • 1篇真菌病
  • 1篇脂质
  • 1篇脂质体
  • 1篇治疗痤疮
  • 1篇软膏
  • 1篇随机对照临床...
  • 1篇天疱疮
  • 1篇酮康唑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作者

  • 7篇袁珊
  • 3篇张建中
  • 3篇郑捷
  • 3篇蔡林
  • 3篇涂亚庭
  • 2篇李邻峰
  • 2篇徐慧珍
  • 2篇陈思远
  • 2篇李林峰
  • 2篇雷鹏程
  • 1篇侯新朴
  • 1篇宋清华
  • 1篇张小滨
  • 1篇冯小菊
  • 1篇冯爱萍
  • 1篇尤艳明
  • 1篇马川
  • 1篇袁小英
  • 1篇郭静
  • 1篇陈学荣

传媒

  • 5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RMP-7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跨血脑屏障能力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研究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对小鼠脑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 ,测定其包封率和浓度 ;建立小鼠的脑膜炎模型 ,研究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疗效。结果 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包封率为 (93 3± 1 8) % ;脑内注射白色念珠球菌 2h使小鼠形成脑膜炎模型 ;将两性霉素B制成脑靶向脂质体 ,能显著延长脑膜炎小鼠的生存期。结论 与普通两性霉素B脂质体相比 ,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能显著提高对小鼠脑膜炎的治疗作用 。
张小滨袁珊雷鹏程侯新朴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药效学抗生素
环吡酮胺软膏、局部锉甲与酮康唑洗剂浸泡治疗甲真菌病被引量:1
2001年
曹焕敏雷鹏程袁珊冯小菊
关键词:甲真菌病环吡酮胺软膏酮康唑洗剂浸泡
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与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皮炎被引量:22
2002年
观察临床70例亚急性慢性湿疹皮炎患者外用复方制剂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派瑞松霜)与单方制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两种药物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皮炎均有明显疗效,但派瑞松霜对皮损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方制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尤其对慢性湿疹皮炎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郭静李林峰王云袁珊尤艳明
关键词:皮炎药物治疗
副肿瘤性天疱疮1例
2002年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女性,48岁,因多形皮肤粘膜损害1月伴发非霍奇金淋巴瘤2年余入院。皮肤病理活检示棘刺松解性大疱,直接免疫荧光棘细胞间及基底膜区免疫反应物沉积,其免疫组化示T细胞侵入表皮现象。
袁小英宋清华马川李林峰袁珊陈学荣
关键词:副肿瘤性天疱疮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机制
0.1%阿达帕林凝胶和1%克林霉素溶液联合外用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比较0.1%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与1%克林霉素磷酸酯溶液(特丽仙)联合外用与特丽仙单用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0例中至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联合外用达芙文和特丽仙,对照组单用特丽仙,两组共治疗12周。结果:274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4周后试验组皮损总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维持至12周;治疗8周后试验组炎性皮损和非炎性皮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并维持至12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40%和72.93%(P<0.05)。试验组局部刺激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8.7%。结论:达芙文联合特丽仙治疗中至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比单用特丽仙的效果好。
蔡林张建中李邻峰袁珊郑捷徐慧珍涂亚庭陈思远
关键词:痤疮寻常阿达帕林凝胶
0.1%阿达帕林凝胶预防和减轻寻常痤疮复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评价0.1%阿达帕林凝胶维持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寻常痤疮复发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共入选患者246例,均为经过阿达帕林和克林霉素(特丽仙)联合治疗或特丽仙单独治疗获得有效改善≥25%的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另一组不用药,均观察12周。结果:239例患者完成治疗和观察,阿达帕林组121例,对照组118例。治疗4周后阿达帕林组炎性皮损数的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维持至12周;治疗8周后阿达帕林组皮损总数和非炎性皮损数的减少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维持至12周。治疗结束后,阿达帕林组总体改善率为66.9%对照组为4.2%(P<0.01)阿达帕林组总复发率为4.1%对照组为83.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阿达帕林组有个别病例有轻度局部刺激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可有效地治疗寻常痤疮,并维持治疗效果,且不增加局部刺激反应,对于减少病情复发具有显著效果。
蔡林张建中李邻峰袁珊郑捷徐慧珍涂亚庭陈思远
关键词:痤疮寻常阿达帕林复发
局部联合外用1%阿达帕林(达芙文)和单纯外用1%克林霉素治疗痤疮的疗效比较以及局部外用1%阿达帕林(达芙文)进行维持治疗的疗效观察
2003年
比较局部联合外用1%阿达帕林(达芙文)和1%克林霉素治疗痤疮的效果,并观察单纯外用1%阿达帕林(达芙文)进行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共有300名Ⅱ—Ⅲ痤疮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用药组和单纯克林霉素组,共治疗12周。联合用药组联合使用1%阿达帕林(达芙文)和1%克林霉素,对照组单纯使用1%克林霉素。联合用药组早晨外用一次1%克林毒素,晚上先用1%阿达帕林,2分钟后再使用1%克林霉素,而对照组早、晚各外用1%克林霉素一次。在维持治疗的疗效观察中,治疗组每晚外用1%阿达帕林一次共12周,对照组不用药。治疗开始和每次随方时,计算皮损总数、非炎症性皮损的数量和炎症性皮损的数量。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效果较好。在维持治疗中,与第12周相比较,治疗组在第24周的皮损总数、非炎症性皮损的数量和炎症性皮损的数量分别下降了41.6%,41.7% and 40.8%,而对照组分别上升了92.1%,97.1% and 87.7%。结论:与单纯外用1%克林霉素相比,联合使用1%阿达帕林(达芙文)和1%克林霉素治疗痤疮在减少皮损数量等方向效果更好。在常规治疗后,需要用1%阿达帕林(达芙文)进行维持治疗。
张建中李林峰涂亚庭郑捷蔡林袁珊冯爱萍HongTang
关键词:阿达帕林克林霉素痤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