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宇冰

作品数:7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反演
  • 2篇地层
  • 2篇岩石
  • 2篇砂岩
  • 2篇激发极化
  • 2篇T2谱
  • 2篇储层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地层切片
  • 1篇地层水
  • 1篇地层水矿化度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地震反演方法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岩石物性
  • 1篇阳离子交换容...
  • 1篇油层
  • 1篇油层厚度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篇蒋宇冰
  • 1篇唐军
  • 1篇邓少贵
  • 1篇刘强虎
  • 1篇蒋龙
  • 1篇朱筱敏
  • 1篇林承焰
  • 1篇范宜仁
  • 1篇隋淑玲
  • 1篇朱世发
  • 1篇刘营
  • 1篇王云鹤
  • 1篇刘伟
  • 1篇靳利超
  • 1篇耿名扬
  • 1篇张玉亮

传媒

  • 1篇石化技术
  • 1篇石油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测井技术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内江科技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常用地震反演方法技术特点与适用条件被引量:23
2012年
不同的地震反演方法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针对当前石油行业常用的基于地质模型的地震反演、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储层特征属性反演、分频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等地震反演方法,从基本原理、技术关键、存在的优缺点等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在不同的区块、层系、储层特征和油气藏类型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各种反演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复杂的地质目标,只有通过优选确定适用的地震反演方法,将获得的反演结果与属性分析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储层描述的精度,达到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目的。
隋淑玲唐军蒋宇冰靳利超
关键词:地震反演反射系数地震属性变差函数声波时差
基于测井曲线的声波重构技术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良好的声波质量是地震波阻抗反演的基础条件。但是受测井环境和地质条件本身的限制,声波很难达到可以直接反演的效果。基于测井曲线重构的拟声波技术可以将砂泥岩的速度完全分开,为后期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奠定基础。
蒋宇冰
关键词:测井曲线波阻抗反演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物源体系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沾化凹陷三合村洼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Es3L)作为重要储集层段,勘探潜力巨大,精细刻画三合村洼陷沙三下亚段物源体系对沉积体系重建、有利区带预测具重要意义。采用古地貌宏观区分物源区与沉积区,并精细刻画西南部与南部物源通道(I^VI号),运用岩心、岩屑组成特征明确沉积区沉积相类型及原始物质成分,通过地震属性与地层切片精细描绘沉积区内"源-汇"配置及时空演化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三合村洼陷古物源体系进行综合刻画。结果表明,洼陷西南部斜坡区(约3°)物源来自陈家庄凸起西段(I、II号沟槽输导),相对富砾,以碳酸盐岩岩屑为主;南部坡折区(约8°)物源来自于陈家庄凸起东段(III^VI号沟谷输导),相对富砂,发育单晶石英或多晶石英颗粒。平面上,沉积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规模与物源通道的宽深比及延伸距离呈正相关,垂向上,低位体系域(LST)形成扇体规模远大于高位体系域(HST)扇体,且交汇区物源体系由南部向西南部迁移转化。
王云鹤刘强虎朱筱敏朱世发蒋龙耿名扬蒋宇冰张玉亮刘营
关键词:物源分析地层切片
岩石激发极化弛豫时间谱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岩石的激发极化谱比岩石本身的极化率具有更丰富的信息。目前对激发极化现象的产生机理、极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饱含丰富信息的极化谱的研究更少。以大量岩石激发极化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数据为基础,应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实现了极化谱和T2的反演。分析了不同矿化度对极化谱的影响,对极化谱和T2谱进行了对比。岩石的激发极化时间衰减谱和T2谱在峰的个数和形态上都与T2谱有很好的相关性,二者又能同时反映孔喉结构。利用研究T2谱和岩石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极化谱和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增强了对激发极化弛豫时间谱的认识,为激发极化测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蒋宇冰范宜仁邓少贵
关键词:岩石物性地层水矿化度激发极化T2谱
不同储层反演技术在埕北245井区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与埕岛油田主体相比,埕北245井区油层厚度相对较薄,横向变化快,使用单一的反演技术很难对储层进行精细的预测。采用Jason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和EPS地震约束反演技术联合可以有效提高储层预测精度。横向上,稀疏脉冲反演结果比较忠实于地震,可以用来描砂体边界;纵向上,EPS地震约束反演分辨率比较高,可以描述薄层,二者相互结合,可以实现储层的精细描述。
蒋宇冰
关键词:约束反演反演技术储层反演油层厚度JASON模型反演
岩石激发极化现象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目前,极化率测井主要和自然电位测井结合用于评价水淹层。该组合测井方法能够逐点求出地层水矿化度和地层水电阻率,并在求取含水饱和度时消除粘土对饱和度的影响,因而这套测井方法和解释方法在淡水油田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扩...
蒋宇冰
关键词:泥质砂岩激发极化孔隙结构阳离子交换容量T2谱
文献传递
柴西北地区油泉子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36
2009年
根据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柴达木盆地油泉子油田油砂山组储层特征及低渗透成因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组合为主,孔隙结构类型属小孔-微细喉道型。沉积因素对低渗透储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储层粒度细,碳酸盐和泥质含量高,原生孔隙不发育,储层极易被压实,地下酸性流体难以进入,影响了溶蚀作用的进程。成岩作用是储层低渗透成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空间不断缩小,储层孔隙渗透性降低,岩石致密。溶蚀作用和微裂缝发育不充分,对储层没有明显的改造作用,也是低渗透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伟林承焰林承焰王国民蒋宇冰蒋宇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低渗透储层储层评价沉积微相成岩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