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刚 作品数:32 被引量:139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脾胃宁”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 2003年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中青年为多见,属中医"胃脘痛"、"胃痛"等范畴.西医对本病的治疗药物虽多,但收效不佳. 杨巧红 李永胜 董新刚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的痴呆健脑方治疗血管性痴呆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寻痴呆健脑方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有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痴呆健脑方组方中药的活性成分,并采用Drugbank数据库预测相关靶点。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检索VD相关靶点。依据Venn2.1.0在线平台获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获取痴呆健脑方治疗VD的潜在靶点,并以Venn图显示。将痴呆健脑方药物组成、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导入Cytoscape3.8.2软件构制“中药-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图。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10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大鼠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分次结扎法建立VD模型,假手术组仅做麻醉和颈总动脉分离,不结扎。术后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3 mg·kg^(-1))及痴呆健脑方高(32 g·kg^(-1))、低(16 g·kg^(-1))剂量组,连续干预1个月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p65/p5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痴呆健脑方活性成分124个,相关靶点208个;VD相关靶点133个;痴呆健脑方治疗VD的潜在靶点10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867条,其中生物过程730条、分子功能90条、细胞组分47条;KEGG富集分析获取26条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痴呆健脑方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 伊文刚 董新刚 董晓坤 李伟峰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动物实验 NF-ΚB信号通路 基于信息网络监测平台的中医医院不良事件概况及跌倒现状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不良事件上报概况并针对发生频率较高的124例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特点进行分析,为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借助不良事件上报信息系统对河南省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院内不良事件上报进行分类汇整,并对124例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566例不良事件中,跌倒124例,占全院不良事件的21.91%;1 d中15:00~18:00及24:00~8:00时间段跌倒发生例数较多,占55.65%;1周中星期一及星期六发生跌倒例数较多,占37.10%;病房及走廊发生跌倒例数为95例,占76.61%;康复及脑病科室发生跌倒例数较多,占54.03%;7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比例较高,占总跌倒例数的69.35%。结论跌倒、药品、压疮、职业暴露为院内多发事件,跌倒居首位,患者跌倒具有明显的时间、地点及科室分布规律。 暴银素 徐改萍 董新刚 郭林飞 王月然关键词:信息网络 跌倒 爬行锻炼在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康复中的作用观察 2008年 阎晓霞 董新刚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儿童 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炎症机制探析 2024年 随着世界老龄化不断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在老年群体逐年上涨。研究表明,神经炎症是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和亨廷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的病理机制,而星形胶质细胞是参与神经炎症调控的关键神经胶质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外周免疫细胞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功能、谷氨酸循环、能量代谢等,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故本文进一步探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星形胶质细胞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所介导的炎症机制的具体表现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以期从星形胶质细胞角度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改善疾病临床症状。 刘艳 董新刚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免疫细胞 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合瘀血阻络证方药探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归纳总结其临证思路和诊疗规律,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方法运用频数频次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黎少尊主任医师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治疗的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合瘀血阻络证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对药和核心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结构性数据整合,发现其内在共性配伍网络及核心药物配伍结构。结果益气健脾、活血养心类等药物为高频组、核心节点药物;白术-黄芪、白术-炙甘草、黄芪-茯苓、当归-赤芍、当归-远志、黄芪-木香等为高频配伍组。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组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组团,重镇安神组团和葛根、水蛭组团4个相对独立的方药组图的构建,为揭示本病证的辨证及治疗提供方向和指引。结论黎少尊主任医师治疗本病证以“心脾”立论,以心脾气虚、感受外邪,致脾失升降、瘀血阻络为基本病机,以益气活血、健脾养心为基本治则,以归脾汤、血府逐瘀汤加减为遣方用药基础。 李伟峰 董新刚 叶险峰 王小璐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中医 用药规律 痴呆健脑方调控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 2024年 目的探讨痴呆健脑方调控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改良双侧颈总动脉分次结扎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大鼠记忆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NIMA相关激酶7(NIMA-related kinase 7,NEK7)、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目标象限时间比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区虽有部分核染色凋亡神经元,但神经元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超微结构不同,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神经元整体形态规则,神经元间隙均匀致密,神经元结构层次分明、结构相似,核固缩、碎裂及坏死神经元极少。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海马区NEK7、NLRP3、ASC、Caspase-1、GSDM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1β、IL-6、IL-1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痴呆健脑方通过抑制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水平,降低神经元凋亡后下� 李伟峰 秦合伟 姬令山 董新刚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NLRP3 细胞凋亡 浅析从肝辨治血管性痴呆 被引量:10 2015年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五脏亏损,主要是心、肝、脾、肾虚衰,从而导致髓海失养。标实主要表现为气滞、痰浊、血瘀等。肝属木,主疏泄而藏血。老年人多会发生肾精亏虚,髓海渐空,以致于水不涵木。情志所激,肝气郁结则会出现心情抑郁,沉默寡言。肝郁日久化火则情绪烦乱不堪,急躁难耐易怒。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神明也可能发作为痴呆。对于从肝论治的病机主要概括为肝肾阴虚和肝阳上亢,治疗上以滋肝养血以安神及平肝疏肝潜阳为基本原则。 董新刚 武继涛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从肝论治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分析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最佳手术时机及其手术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3-2006年接受手术治疗的54例胫骨Pilon骨折,术后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54例患者,优34例,良12例,可7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创面不愈合2例,感染2例,关节退行性变8例。结论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灵活选择固定方式是防治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陈爽 董新刚 梁行 胡滨关键词:胫骨 PILON骨折 内固定 手术治疗 调节性细胞死亡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概述 2024年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由大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大量研究表明,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以及铜死亡等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all death,RCD)的发生机制与VD病理机制有关。因此,明确这些细胞死亡发生机制与VD病理机制之间的联系,阐述RCD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于V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5种RCD的发生机制在VD中的作用展开综述,并总结了近几年中药通过干预这几种RCD防治V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挖掘治疗VD的潜在靶点及中药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李慧 董新刚 李伟峰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中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