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矛 作品数:10 被引量:98 H指数:2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主动控制踩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注意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的偏瘫患者在踩车训练时,主动控制下肢与被动捆绑下肢2种方式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注意力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踩车训练,对照组使用绳带在膝上将双腿捆绑,防止出现髋外展外旋,试验组不采用捆绑固定,而由家属在旁给与提示患者自主控制髋部。每次训练20分钟,每天2次,疗程为3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髋部内旋 AROM,下肢的运动功能情况(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下肢部分)以及注意力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在注意力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病人在使用踩车时主动控制髋部能够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注意力。 曹寅慧 茅矛 王盛 王彤关键词:功率自行车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注意力 一种一次性密闭式咳嗽咳痰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密闭式咳嗽咳痰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第一端用于罩住患者的口部,所述主体的第二端用于与收集袋连接;收紧件,所述收紧件设置于收集袋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一侧,所述收紧件用于将... 毛二莉 宋瑾 丁慧 周莉 金娟 茅矛 郭晶晶 李娜 励建安文献传递 呼吸康复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经动脉栓塞术后的疗效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经动脉栓塞止血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经动脉栓塞成功止血后,予以呼吸康复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咯血累积无复发率、6个月呼吸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其中呼吸困难程度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分级评估;生活质量则采用生活质量问卷(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12)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中位年龄60岁,女性占48%。13例患者咯血病史>6个月。咯血程度包括轻度14例(56%)和中度11例(44%)。术后1、3、6个月咯血累积无复发率分别为96%、88%、84%。mMRC分级0级18例(72%)、Ⅰ级6例(24%)、Ⅲ级1例(4%)。21例(84%)患者SF-12评分生理健康(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scale,PCS)≥50分,25例(100%)患者心理健康(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scale,MCS)均>50分。结论经动脉栓塞对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是有效的,呼吸康复对这类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程度及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作用。 赵雅静 严海涛 张金星 茅矛 刘圣 施海彬 祖庆泉关键词:呼吸康复 支气管扩张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观察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如桥式训练、跪位训练、坐站训练、上下楼梯及步行训练为主的训练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训练计划的基础上加用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训练,选择仰卧位腰椎中立位放置、仰卧位骨盆上抬和侧卧位拱桥三种治疗方式,每天治疗30min,持续治疗20个工作日。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下肢FMA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FAC步行功能评分、10m步行速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FMA评分、Berg平衡功能、FAC步行功能评分、10m最大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点多轴悬吊训练系统可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和步行功能。 顾昭华 龚晨 伊文超 曹寅慧 茅矛 王翔 许光旭关键词:悬吊训练 脑卒中 术前预康复对60岁以上肺癌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48 2019年 目的:探讨术前预康复对60岁以上肺癌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40例60岁以上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从入院至术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术前教育,训练组在常规术前教育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预康复。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及术前进行肺功能评估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以评定训练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肺功能及6MWT比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系统的呼吸和有氧训练,训练组术前FEV1、FVC、PEF及6MWT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对照组训练前后肺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6MWT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训练组肺功能变化值(术前-入院)dFEV1、dFVC和d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d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术后1月内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住院期间术前系统预康复可提高60岁以上肺癌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预康复的60岁以上肺癌患者术前运动耐力降低。 耿灿茹 茅矛 陈亮 朱全 吴卫兵 闻伟 陆晓关键词:肺癌 肺功能 体外膈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的脱机困难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膈肌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对脑损伤术后昏迷的脱机困难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膈肌功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66例脑损伤术后昏迷使用有创呼吸机,并产生脱机困难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试验组(n=33)。对照组接受ICU常规药物和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EDP治疗,每日2次,每次20mins,连续进行14d。在试验起点(术后上机72—96h内)和试验终点(脱机成功当日,未脱机成功按治疗周期结束后当日算),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呼吸参数变化。采用超声观察膈肌厚度(diaphragm thickness,DT)、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 thickening fraction,DTF)及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excursion,DE)的变化,并记录其他预后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各数据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在呼吸功能方面,除对照组浅快呼吸指数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脱机成功率提高,两组患者潮气量和浅快呼吸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对照组治疗后潮气量较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组间治疗后的潮气量较治疗前增加,试验组浅快呼吸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膈肌功能方面,治疗前两组DT、DTF及DE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T变化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DTF和DE在两组之间、组内治疗后均有提高,呈显著性差异(P<0.001)。在预后方面,在试验终点试验组复上机率、死亡率及住院周期均比对照组低,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DP治疗可以缩短脑损伤术后昏迷脱机困难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改善呼吸参数,同时可提高膈肌功能。但不能减少复上机率、降低死亡率及缩短住院周期。 戚新雪 王莹 周天乐 任雨晴 丁菲 许波清 朱叶 茅矛关键词:脱机困难 膈肌功能 一种可随身携带呼吸康复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随身携带呼吸康复训练器,包括U型管,所述U型管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U型管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水柱,所述U型管靠近所述第一活塞的一侧固定... 陆晓 郑瑜 李勇强 茅矛 龚晨 戎荣 余滨宾 潘孟骁 彭丽君 陈颖一种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康复器械技术领域。该一种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通过连接组件设有若干支撑管,支撑管,支撑管内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置于支撑管内且与之滑动连接,支撑板周... 茅矛 殷稚飞 曹寅慧 李健 戚新雪 钱堃一种便携式呼吸康复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呼吸康复训练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U型枕体和管体,所述管体的固定设置于U型枕体的侧壁上,所述管体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设有弹簧,且弹簧远离活塞的一端与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 陆晓 郑瑜 龚晨 李勇强 茅矛 戎荣 余滨宾 潘孟骁 彭丽君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