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作晓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外源施加GA和6-BA对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7年
- 主要通过对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细胞总DNA的生化特征和SOD、MDA和可溶性蛋白三种生理指标的研究,确定了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大致时间。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GA和6-BA,我们发现10mg/L的GA能使细胞凋亡出现的时间提前3d左右,而5mmol/L的6-BA能使细胞凋亡出现的时间推迟3d左右,高于以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由于刺激过度,而使细胞的总DNA在凝胶电泳时呈现模糊状条带。以上实验,对未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改善棉纤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 范作晓沈法富谢庆恩王元格刘玉栋叶宝兴
- 关键词:GA6-BA棉纤维细胞凋亡
- 棉花不同品种叶片和纤维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糖含量的关系被引量:7
- 2006年
- 利用山农棕02、丰抗6号、中棉453个品种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研究了叶片和纤维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及与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的叶片和纤维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出现双峰,在开花当天最高,花后18d次之,整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以及光合速率的变化也成相似的变化。3个品种中,丰抗6号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含糖量最高,中棉45次之,山农棕02最低。3个品种的相应观测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
- 刘凌霄沈法富范作晓卢合全谢庆恩王元格
- 关键词:棉花蔗糖磷酸合成酶糖含量叶片棉纤维
- 棉花子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被引量:3
- 2007年
- 以棉花子叶为材料,对子叶衰老过程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干物重,三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子叶在出土后19d开始衰老;叶绿素含量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SOD和CAT活性变化存在正相关,与MDA的含量变化负相关,但与POD活性变化不存在相关性。
- 谢庆恩王瑞芳范作晓王元格沈法富
- 关键词:棉花子叶衰老酶活性
- 植物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被引量:6
- 2007年
- 细胞凋亡是一种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形态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等方面介绍了几种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在检测不同植物凋亡时的应用,并对植物细胞凋亡检测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范作晓沈法富谢庆恩王元格叶宝兴
- 关键词:植物细胞凋亡
- 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的研究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纤维细胞的发育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棉花纤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能影响纤维的长度及强度等性状。因此,研究棉花纤维细胞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为改善棉纤维品质和增加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陆地棉品种中棉4...
- 范作晓
- 关键词:棉花棉纤维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生长调节剂
- 文献传递
- 转Bt基因抗虫棉叶面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被引量:3
- 2007年
-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Bt基因抗虫棉GK-12和常规棉泗棉3号为材料,在棉花的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测定棉花叶面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并在花铃期和吐絮期对叶面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叶面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与其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叶面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一般由苗期开始增多,到花铃期达最高峰,吐絮期明显减少;花铃期转Bt基因抗虫棉叶面细菌生理群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比常规棉升高,吐絮期比常规棉下降.
- 王元格谭茂玉李金娥谢庆恩范作晓沈法富
-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叶面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