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萍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CC16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气道Clara细胞主要分泌蛋白CC16表达以及布地奈德干预后对其的影响,探讨CC16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72只健康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卵蛋白致敏、雾...
- 孙惠泉郝创利范丽萍葛春龙
- 文献传递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7
- 2014年
- 目的 观察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气道高反应(AHR)的动态变化.方法 纳入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因慢性咳嗽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就诊且明确诊断为CVA的患儿,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测得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20%时组织胺累计剂量(PD20),依据PD20将AHR严重程度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极轻度4级,并进行对应治疗,于初诊及治疗后1、6个月随访AHR的变化.结果 共纳入患儿36例,其中单纯CVA者14例,CVA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22例.单纯CVA组PD20值低于CVA+ UACS组[(0.46±0.26)比(0.58±0.34) m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0,P=0.394).AHR初诊时:中度8例、轻度21例、极轻度5例;治疗1个月后:中度1例、轻度28例、极轻度7例;治疗6个月后:中度2例、轻度20例、极轻度7例、阴性者4例,发展为哮喘3例,失访3例.咳嗽严重程度与PD20无显著相关性(r=-0.086,P=0.514).结论 CVA患儿的AHR分级以极轻及轻度为主,治疗后初期AHR下降较快,转阴和发展为典型哮喘比例较低.
- 于兴梅朱海艳杨晓蕴陆燕红孙惠泉范丽萍陶慧周菁罗炜赖克方郝创利
- 关键词:哮喘咳嗽支气管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 电子支气管镜在小儿不明原因呼吸困难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困难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且常规内科治疗无明显好转的患儿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患儿中喉-气管-支气管软化22例,气管支气管畸形15例,支气管异物4例,肿瘤或支气管赘生物4例,肺结核1例,肺出血1例,未发现异常6例(考虑炎症所致),总诊断率为88.6%。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中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季伟黄莉范丽萍陈正荣周卫芳严永东闻芳
-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儿童
- 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因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喘息且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而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喉-气管-支气管软化是反复喘息、反复呼吸道感染且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最为常见的原因之 一。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有25例,占23.8%(25/105)。其中喉软化9例,气管软化2例,支气管软化5例,喉软化+气管软化1例,喉软化+支气管软化2例,气管软化+支气管软化6例。混合性软化症占所有软化的36%(9/25)。1岁以内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占41.5%(17/41),1~3岁组为15.8%(6/38),3岁以上组仅为7.7%(2/26)。年龄越小,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发病率越高,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发病率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好发于小年龄儿童,尤其是小婴儿。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的金标准,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陈正荣季伟黄莉范丽萍王宇清王美娟朱灿红骆亚丽严永东周卫芳
-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儿童
- 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术并发症及处理策略探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总结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经验。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术诊治的58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并发症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结果 585例患儿中,共有220例发生并发症,≤1岁组为95例,>1~3岁组为67例,>3~7岁组为51例,>7~14岁组为7例。>7~14岁组并发症最低,为10.8%,其余3组并发症发生率均约为40%。并发症中以出血发生率最高,但以喉痉挛最为严重。≤1岁组缺氧发生率最高,其余3组以出血的发生率最高。结论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术并发症经适当处理后均能缓解。对患儿病情及身体素质的全面了解、周到的术前处理、术中对可能并发症发生的防范措施和熟练正确的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朱灿红季伟黄莉范丽萍王美娟严永东闻芳
- 关键词: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并发症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发病中的作用。方法ADHD患儿32例。其中混合型(ADHD-C)19例,注意缺陷型(ADHD-I)9例,多动-冲动型(ADHD-HI)4例。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TH、TSH水平,且与1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ADHD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正常,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a<0.01);ADHD-I组及ADHD-HI、ADHD-C亚型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均正常,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a<0.05);ADHD-I、ADHD-HI、ADHD-C组间相比,TH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2.ADHD组及不同亚型组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a>0.05)。结论FT3、T3可能参与ADHD的发病,TSH水平与ADHD的发病无关。
- 范丽萍王浙东陆海萍张学兰
- 关键词: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内分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i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以往学者已从神经、免疫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随着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形成,ADHD与内分泌的关系已引起关注,本文就内分泌激素与ADHD的关系进行综述,为ADHD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途经。
- 范丽萍王浙东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内分泌激素儿童
- LHRH激发试验对乳房发育患儿乳房发育转归的判断价值被引量:1
- 2002年
- 对 5 0例乳房发育患儿行LH、RH激发试验及骨龄、B超检查 ,部分行头颅CT检查 ,并据测得LH、FSH值大小分组观察乳房发育转归。结果 ,LHRH激发试验峰值LH/FSH >1,LH >12IU/L12例中 ,乳房发育消退 7例 ,增大 5例 ,该组乳房持续发育发生率明显高于LH/FSH >1,LH≤ 12IU/L组与LH/FSH <1组。认为LHRH激发试验有助于乳房发育转归的判断。
- 范丽萍陈临琪
- 关键词:LHRH激发试验骨龄卵巢发育乳房发育转归
-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免疫功能。方法对入院儿童行多病原联合检测,明确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及NK细胞。结果肺炎组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T,CD3+CD8+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细胞(CD3-CD19+B)比例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CD3-CD16+CD56+NK)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反应增强,固有免疫减弱。感染后免疫功能测定和分析有利于临床免疫调节治疗,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孙惠泉郝创利范丽萍陈正荣
-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免疫功能儿童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支气管黏液栓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支气管黏液栓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明确合并支气管黏液栓53例 MPP 患儿临床资料。结果96.23%患儿体温为高热或超高热,平均热程9.3 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肺部影像学表现为肺不张/肺实变和(或)大灶性、节段性肺炎,49.06%炎症累及两叶以上,60.38%合并胸腔积液。支气管镜下53例均可见一个及以上部位支气管黏液栓阻塞(其中黏液栓塑型19例),黏膜充血水肿、滤泡增生、糜烂坏死及管腔开口炎性狭窄。黏液栓病理示假膜样炎性坏死组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经1~5次灌洗后支气管黏液栓消失,64.15%肺泡灌洗后1周胸片病灶明显吸收,50.94%第一次肺泡灌洗后1~3 d体温恢复正常,堵塞严重者需借助毛刷或异物钳清理黏液栓。结论 MPP 合并支气管黏液栓临床多出现持续高热或超高热,影像学表现肺不张/肺实变和(或)大灶性、节段性肺炎,多合并胸腔积液,在予抗感染同时及早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明确诊断,及时清除黏液栓,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后遗症发生。
- 张李琼范丽萍孙惠泉周菁郝创利
-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