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藻酸铝抗溃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研究海藻酸铝抗溃疡作用,为海藻酸铝的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组胺所致的豚鼠溃疡模型;大白鼠幽门结扎溃疡模型及利血平所致大白鼠溃疡模型对海藻酸铝及海藻酸铝和甲氰咪呱(2∶1)合剂的抗溃疡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体外胃酶活性的抑制实验,研究了海藻酸铝抗胃酶活性的作用。结果:海藻酸铝对上述溃疡均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并具有抑制胃酶活性的作用,与H_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呱合用抗溃疡活性更高。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铝具有抗溃疡活性。
- 齐刚张莉苗德田
- 关键词:溃疡
- 布洛芬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布洛芬家兔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醚(8∶2)混合提取液提取,C_a柱,以甲醇—0.05mol/LK _2HPO_4(70∶30;pH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nm,柱温50℃,以消炎痛为内标物进行测定。结果:布洛芬最低检出浓度为0.1μg/ml,线性范围是1—48μg/ml,相关系数r=0.999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布洛芬血药浓度的测定。
- 张莉陈虹齐刚苗德田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布洛芬血药浓度药动学参数
- 茵陈蒿汤的抗炎镇痛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效果,为开发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们用3.0g·kg^(-1)和1.0g·kg^(-1)两个剂量的药物作抗炎实验:(1)醋酸诱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实验;(2)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作用实验;(3)棉球导致肉芽组织增生的实验;(4)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实验,结果:发现茵陈蒿汤可显著抑制酸诱发血管通透性增加,高低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1.2%(P<0.01)和22.0%(P<0.05);可显著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7.0%(P<0.01)和45.5%(P<0.01),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0.1%(P<0.01)和13.7%(P>0.05);可显著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分别为59.8%(P<0.01)和37.5%(P<0.01)。结论:茵陈蒿汤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 朱江宋光明苗德田万宗明蔡德海丁全福
- 关键词:茵陈蒿汤抗炎炎性渗出肉芽增生镇痛
- 碘化苄基二氢异喹啉盐类的合成及其药理活性
- 1996年
- 本文介绍合成的四个化合物中,其中三个为新化合物。同时发现(±)—N—(3.4—甲二氧基苯乙基)—α—甲氧苯乙酰胺在合环时,其α—甲氧基变成了羰基氧。四个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等体外抗菌试验显示活性,其中碘化1—(邻溴苄基)—6.7—甲二氧基—2—甲基—3.4—二氢异喹啉能显著降低CaCl2(静注)引起的大鼠死亡率。
- 陈虹王火苗德田庞开圻伍家泉
-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理
- 齐墩果酸对大鼠血糖的影响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1)正常血糖大鼠试验:齐墩果酸按40mg·kg^(-1)、80mg·kg^(-1)和120mg·kg^(-1)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15d。(2)高血糖大鼠试验;也按以上方法分为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次/d,连续15d。实验结果用t检验。结果:(1)正常血糖大鼠实验:齐墩果酸对正常血糖大鼠血糖无明显影响。(2)高血糖大鼠试验:齐墩果酸低剂量(4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1.64±3.26mmol/L和14.18±3.06mmol/L;齐墩果酸中剂量(8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4.67±2.17mmol/L和18.64±1.82mmol/L;齐墩果酸高剂量(120mg·kg^(-1))组,给药前后血糖平均值分别为27.58±4.12mmol/L和11.74±4.30mmol/L。结果显示,齐墩果酸能明显降低高血糖大鼠的血糖(P<0.05),且与剂量相关。结论:齐墩果酸对正常血糖大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对高血糖大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 苗德田吴小凤蔡德海
- 关键词:齐墩果酸血糖
- 茵陈蒿汤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血脂作用被引量:11
- 1999年
-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的调血脂作用,为开发老药新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①给大鼠喂饲4W高脂饲料,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②40只高脂模型大鼠按胆固醇值,随机分为4组,依次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脂必妥组(1.Og.kg-1)及茵陈蒿汤浸青高(3.0g·kg-1)低(1.0g·kg-1)剂量组;③各组动物在继续喂饲高脂饲料同时,灌胃给予受试药,4w后测定各给药组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①正常大鼠喂饲4W高脂饲料后,血清TC、TG、LDL-C与HDL-C分别由给高脂饲料前的82.7±21·7mg·dl-1、74.6±30.5mg·dl-1、41.3±16.2mg·dl-1和21.8±3.lmg·dl-1改变为4O6.7±142.2mg·dl-1(P<0.01)、185.3±80.5mg·dl-1(P<0.01)、243.O±75.3mg·dl-1(P<0.01)和24.4±5.5mg·dl-1(P>0.05);②给药4w后,高剂量茵陈蒿汤组的各项指标分别改变为207.9±71.7mg·dl-1(P<0.01)、106.1±30.6mg·dl-1(P<0.01)、89.l±48.5mg·dl-1(P<0.01)和31.l±5.6mg·dl-1(P<0.05);低剂量茵陈蒿场汤的各项指标分别改变为273.2±109.6mg·dl-1(P<0.05)、141.4±32.
- 朱江宋光明万宗明苗德田蔡德海
- 关键词:茵陈蒿汤调血脂作用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