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go-B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 背景:气道结构重塑尤其是气道平滑肌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病程中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已有研究显示这一改变与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异常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业已证实,网状蛋白家族4(Reticula...
- 胥武剑
- 关键词:气道平滑肌细胞生物学功能支气管哮喘病理分析
- 文献传递
- 氢水对香烟烟雾诱导的大鼠气道黏液合成的干预作用研究
- 目的黏液过度合成是慢阻肺和哮喘重要的病理特征,目前能够有效治疗哮喘黏液合成的临床措施对于慢阻肺疗效甚微。本研究拟探讨氢对香烟烟雾(CS)诱导的大鼠气道黏液合成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薰烟组、薰烟+氢...
- 宁允叶商艳黄海东张景熙董宇超胥武剑李强
- 关键词:干预作用气道黏液
- 标记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恶性进展的蛋白初筛
- 目的: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ADC)是原发性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肺癌总发病人数的30%,五年生存率约17%.在最新的WHO分类中,定义了腺癌的一种特殊的亚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ro...
- 邵艳洪伟俊胥武剑宁允叶李强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对肺腺癌H1299细胞迁移的影响
- 洪伟俊宁允叶胥武剑邵艳李强
- Nogo-B的生物学功能被引量:14
- 2013年
- Nogo-B是网状蛋白家族4的重要成员,其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组织,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内质网及细胞膜。研究显示,Nogo-B主要参与血管损伤、组织修复、再生及炎症过程的调控,并可能在肿瘤细胞凋亡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对Nogo-B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进一步探索,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在各种疾病中发挥作用的机制。
- 胥武剑沈国庆李强
- 关键词:炎症凋亡阿尔茨海默病
- 肺泡巨噬细胞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肺泡巨噬细胞作为常驻肺部的主要固有免疫细胞,在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ALI早期,肺部固有巨噬细胞通过释放趋化因子募集更多的外周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至炎症部位,启动肺部炎症反应。随着炎症的进一步发展,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适度发挥调节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激活从而控制炎症的失控性进展。在ALI晚期,肺泡巨噬细胞再次通过清除凋亡的炎症细胞加速炎症的消退,从而影响ALI的转归及预后。
- 朱莹胥武剑李强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凋亡肺纤维化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对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 胥武剑宁允叶洪伟峻邵艳蔡在龙李强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国内1999年至2012年报道的74例TO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TO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组织病理结果、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TO发病年龄在45岁左右,男性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胸片一般无提示意义;CT对本病具有初步诊断的作用;支气管镜下表现则是临床诊断TO的"金标准",镜下可见气管、支气管前侧壁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突向管腔,无蒂,后壁(膜部)通常不受累,管腔变窄或不规则;组织病理活检可见支气管黏膜下存在软骨和骨组织。TO的临床治疗一般以抗感染、止咳、解痉、平喘、促进分泌物引流等对症处理为主,少数导致气道重度狭窄的患者需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TO是一种良性疾病,预后较好,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胸部CT表现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纤维支气管镜下特征性改变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可确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
- 朱莹邬盛昌胥武剑徐健武宁孙沁莹司婷婷李强
- 关键词: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纤维支气管镜
- 慢性哮喘肺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降低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慢性哮喘病理生理过程中肺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变化趋势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构建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检测肺组织HDAC活性。以HDAC抑制剂曲古霉素A(TSA)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气管平滑肌及人原代支气管平滑肌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MTT、Transwell及三维凝胶收缩等方法检测抑制HDAC活性对气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及其相应的细胞增殖、迁移、收缩能力的变化。结果慢性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DAC活性为(0.371±0.054)μmol/(L·μg),较正常对照组的(0.603±0.034)μmol/(L·μg)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A(0.5μmol/L)作用后12~24h,体外培养的大鼠气管平滑肌环及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的α-sm-actin、SM22-α表达明显增加,作用后24h及48h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数目分别为(1.719±0.044)×104及(1.808±0.009)×104个,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911±0.048)×104及(2.537±0.01)×104个(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支气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数也在TSA作用后显著降低(88±7.632vs52±7.5,P<0.05)。此外,TSA作用24h后的三维凝胶收缩率[(9.885±7.084)%]较空白对照组[(44.844±3.808)%]及PDGF组[(41.315±7.943)%]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哮喘小鼠肺部HDAC的活性下降,可能与气道平滑肌细胞向"收缩型"转变有关,但HDAC活性下降并不增加细胞的收缩能力。
- 胥武剑宁允叶洪伟峻邵艳蔡在龙李强
- 关键词:哮喘平滑肌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曲古霉素A
- 气道平滑肌异常在支气管哮喘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 2010年
-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发病过程中,气道平滑肌细胞在哮喘相关的炎症介质的作用下,出现肥大、增殖活性增强、凋亡减少、迁移、表型转变及动力学异常等改变.此种气道平滑肌的异常最终导致了气道阻力增加和气道高反应性.因此,深入了解导致气道平滑肌异常的表现及机制,寻找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靶点,将是未来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 胥武剑李强
- 关键词:哮喘气道重塑气道平滑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