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湘明

作品数:27 被引量:10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心内膜
  • 4篇心内膜炎
  • 4篇肾脏
  • 4篇内膜
  • 4篇感染性
  • 4篇感染性心内膜...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移植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肾病
  • 3篇肾小球
  • 3篇肾小球肾炎
  • 3篇肾炎
  • 3篇透析患者
  • 3篇维持性
  • 3篇IGA肾病
  • 2篇蛋白
  • 2篇信号
  • 2篇血培养

机构

  • 22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27篇胡湘明
  • 15篇何朝生
  • 15篇史伟
  • 14篇叶智明
  • 14篇梁馨苓
  • 13篇刘双信
  • 10篇彭炎强
  • 10篇梁永正
  • 10篇王文健
  • 8篇章斌
  • 6篇杨周灼
  • 6篇廖火生
  • 5篇李晓明
  • 5篇喻志宏
  • 4篇李珩
  • 4篇卢芬
  • 3篇黄德仪
  • 3篇郑祥光
  • 3篇曾仁海
  • 3篇王朝杰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新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0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保护蛋白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肾性骨病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认为,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25-(OH)2D,不足、钙磷代谢紊乱、酸中毒及铝中毒等因素有关,但临床上肾性骨病的发病并不能完全用上述因素来解释。
刘双信史伟梁馨苓李珩叶智明王文健何朝生胡湘明章斌彭炎强梁永正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骨病B受体核因子维持性透析患者
成人尿路感染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观察被引量:2
1995年
成人尿路感染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观察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510080)胡湘明1992年6月~1995年6月对我科78例尿路感染病人进行了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观察,以探讨近年来尿路感染菌群分布与耐药性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78倒尿感病人.其...
胡湘明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细菌抗药性抗菌素
肾脏纤维化分子机制及其防治的系列
史伟刘双信梁馨苓何朝生章斌王文健梁永正胡湘明叶智明彭炎强马建超
该项目应用转基因、基因敲除技术成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多项技术,从分子-细胞-器官-整体水平,阐明了肾脏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提出了肾脏纤维化的监测和防治措施国内首先进行了构建转化生长因子-β1反义RNA腺病毒载体;国内首次...
关键词:
关键词:肾脏纤维化TGFΒ1SMAD分子机制
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2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对38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肾活检标本,分别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Smad4、胶原Ⅰ(collagentypeⅠ)在肾小球中的染色强度,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处理;以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为对象,观察TGFβ1对系膜细胞表达Smad4、胶原Ⅰ的影响,Smad4、胶原Ⅰ的基因表达用RT-PCR检测,蛋白表达用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所有增生、硬化病理类型肾炎中病变肾小球TGFβ1、Smad4、胶原Ⅰ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TGFβ1、Smad4两者在肾小球中的表达与胶原Ⅰ在肾小球中的堆积呈多重相关(P<0.05);外源性TGFβ1刺激人肾系膜细胞后,细胞的Smad4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增高(P<0.05);胶原Ⅰ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也相应增高(P<0.05)。结论: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可能参与病变肾小球ECM的过量堆积,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史伟何朝生刘双信梁馨苓叶智明梁永正胡湘明王朝杰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SMAD4肾小球肾炎信号转导
235例IgA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经皮肾穿刺活检资料确诊为IgA 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我院IgA肾病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根据1992年中华肾脏病学会制定的 IgA肾病的标准,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9月在我院经皮...
史伟李申恒王文健梁馨苓胡湘明刘双信叶智明彭炎强
关键词:发病情况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文献传递
医院高质量党建推进科室文化建设被引量:5
2022年
科室文化建设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室生存和持续发展不可缺的部分。科室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室管理者的引领、倡导、实践和推动。文章阐述了平洲分院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功能的同时,实施党建、业务一肩挑“双带头”,在倡导科室人文精神,营造“家”文化;构建和谐团队,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打造平安科室,促进科室健康发展等科室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实现了党建、业务的全面提升和优化。
黄芳胡湘明李秀平元芳彬邵燕茹黄雪珍
关键词:党建科室文化建设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1年
胡湘明史伟杨周灼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
感染性心内膜炎154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7~2011年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及特征、有无基础疾病、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培养结果。结果基础疾病以风湿性瓣膜病最为常见;感染来源主要为社区获得性感染;IE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心脏杂音最常见,其次为心衰、发热、败血症,其他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少见;血培养结果显示,IE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属,其次是葡萄球菌属;其他病原微生物少见。结论IE的临床特点较以往发生了明显变化,本研究为临床医生了解本地区的IE临床特点提供了数据支持。
卢芬胡湘明李晓明廖火生喻志宏魏文婷黄德仪翁小萍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在5/6肾切除大鼠肾脏中表达及缬沙坦对其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在5/6肾切除大鼠(STNX)残肾中表达的意义,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5/6肾切除的SD大鼠动物模型,分为未给药组、治疗组及假手术组。治疗组在5/6肾切除后即给予缬沙坦治疗,大鼠分别于第4、8、12周杀检。第12周时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保护蛋白(OPG)及RANKL水平;显微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RANK/RANKL/OPG蛋白表达;RT-PCR检测RANK/RANKL/OPG的mRNA表达。结果(1)第12周时假手术组尿蛋白量为(6.1±0.6)mg/24 h;未给药组为(19.0±1.5)mg/24.h:治疗组为(13.4±1.2)mg/24 h,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第12周时未给药组及治疗组肾脏均有明显硬化,但治疗组硬化程度较未给药组轻。(3)未给药组RANK及RANKL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高于治疗组及假手术组,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PG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血清中OPG及RANKL含量在3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5/6肾切除大鼠残肾中表达上调的RANK和RANKL可能参与了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抑制RANK和RANKL的表达可能是缬沙坦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原因之一。
刘双信史伟梁馨苓李珩叶智明王文健何朝生梁永正刘艳辉胡湘明章斌彭炎强余细勇
关键词:肾切除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自身腹水回输治疗肾脏病并发难治性腹水103例次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1年
李如恒李远红胡湘明黄宜英
关键词:肾疾病并发症难治性腹水回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