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波

作品数:30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肿瘤
  • 8篇肠癌
  • 7篇直肠
  • 7篇免疫
  • 6篇组织化学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直肠癌
  • 5篇病理
  • 5篇肠肿瘤
  • 4篇细胞
  • 4篇结直肠
  • 3篇直肠肿瘤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状
  • 3篇染色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结直肠癌
  • 3篇基因
  • 3篇癌组织

机构

  • 28篇大连大学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章丘市人民医...

作者

  • 28篇胡波
  • 8篇孙静阳
  • 8篇裴笑月
  • 5篇于晶功
  • 5篇周长江
  • 5篇孙海姣
  • 4篇张晨
  • 4篇李晓慧
  • 3篇李梅
  • 3篇李坤
  • 3篇陈伟妍
  • 3篇曾常茜
  • 3篇李亚伟
  • 3篇王洁晴
  • 3篇冯璐
  • 3篇邹飒枫
  • 3篇吕玲
  • 3篇孙海娇
  • 2篇王炜智
  • 2篇吕申

传媒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Trcp冷冻切片抗体应用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压热修复后将β-Trcp冷冻切片抗体应用于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技术。方法在常规免疫组化技术的基础上,分别经0.3%Triton X-100/PBS溶液及0.2mol/L甘氨酸溶液浸泡后,pH 6.0柠檬酸盐抗原修复液进行组织抗原高压热修复,观察β-Trcp冷冻切片抗体应用于石蜡切片的免疫反应性。结果经上述处理后,石蜡切片中出现β-Trcp冷冻切片抗体的阳性率为63.3%(38/60),与β-Trcp石蜡切片抗体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Trcp冷冻切片抗体可经过处理后应用于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李坤侯宪芹孙海娇于晶功胡波周长江
关键词:抗原修复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NeuN、突触素、Oligo-2和GFAP在中枢神经细胞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检测抗神经元核抗体(NeuN)、突触素(Syn)、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2)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表达状况,探讨在中枢神经细胞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中枢神经细胞瘤1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细胞瘤各20例,应用EnVision法进行NeuN、Syn、Oligo-2和GFAP检测。结果NeuN和Oligo-2阳性定位于细胞核,Syn和GFAP阳性定位于胞质或胞膜。中枢神经细胞瘤:9例NeuN(+),10例Syn(+),1例Oligo-2(+),4例GFAP(+)。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NeuN(+),1例Syn(+),13例Oligo-2(+),3例GFAP(+)。室管膜瘤:3例NeuN(+),2例Syn(+),3例Oligo-2(+),15例GFAP(+)。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中NeuN和Syn呈高表达,Oligo-2和GFAP呈低表达,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胡波孟庆大李燕王辅林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免疫组化
A型钾通道Kv4.1在戊四唑致痫大鼠海马区的表达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A型钾通道Kv4.1在戊四唑(PTZ)致痫大鼠海马CA1、CA3及齿状回区的表达变化,探讨A型钾通道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致痫后1 h、24 h、72 h组。腹腔注射PTZ制备大鼠癫痫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v4.1在各时间段海马CA1、CA3及齿状回区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致痫组大鼠海马区Kv4.1蛋白表达水平在致痫后1 h、24 h、72 h三个时间段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致痫组之间Kv4.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鼠癫痫模型海马区A型钾通道Kv4.1蛋白表达增多,Kv4.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癫痫的发生中起作用。
曾常茜李亚伟邹飒枫胡波
关键词:戊四唑
不同剂量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皮肤和肌肉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皮肤和肌肉的影响。方法选取雌性6周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皮肤组和肌肉组,每组各20只小鼠。其中皮肤组随机分为A实验组(14只)、B对照组(6只)。皮肤组在下颏部分别注射100U rh—bFGF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肌肉组随机分为C、D、E、F4组,每组5只小鼠,肌肉组在左侧腓肠肌依次注射200、400、800U rh-hFGF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8周时取材。HE染色观察下颏组织和肌纤维形态。马松三色染色检测两组肌纤维、胶原及纤维组织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测定下颏和腓肠肌的血管密度。结果第8周时A组有10只小鼠出现下颏部隆起,C~D组腓肠肌均出现肥大。A组表皮、真皮乳头层和黏膜的厚度、毛囊直径、血管数量、胶原及纤维含量均明显大于B组(P〈O.05)。C~E组腓肠肌最宽处的距离和血管数量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rh—bFGF皮下注射可使下颏皮肤增厚、血管增加、毛囊增粗、胶原及纤维组织增多。rh-bFGF肌内注射可以使肌纤维肥大和血.管增多。
何婷婷张晨景士兵刘沈伟胡波
关键词: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皮肤腓肠肌
结直肠癌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 分析p53和DNA损伤调节基因1(p53 and DNA damage regulated gene 1,PDRG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数据集,比较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DNA甲基化交互可视化数据库(DNA methylatio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database,DNMIVD)分析PDRG1基因甲基化与m RNA表达水平的关系。另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存档的10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石蜡标本进行验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RG1蛋白的表达。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PDRG1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n=284)中的表达较正常结直肠组织(n=41)增高(P<0.01),且结直肠癌PDRG1 mRNA表达与拷贝数变异呈正相关(n=273;r=0.792,P<0.01)。DNMIVD分析显示,PDRG1启动子甲基化β值与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4,P<0.01)。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患者(n=273)PDRG1 mRNA表达在肿瘤位置、TNM分期及远处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24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DRG1 mRNA高表达患者(以中位数为分界值,大于中位数为高表达)无瘤生存期较短(P=0.01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PDRG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癌组织[87.3%(89/102) vs32.4%(33/102),P<0.01]。结论 PDRG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位置、远处转移和无瘤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张丽静贾彦彦胡波李晓慧张倩倩周长江
关键词:结直肠癌甲基化
缝线作为标记的Mohs外科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介绍Mohs外科理论及缝线作为标记的Mohs外科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在过去的5年里,对55例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患者实施Mohs外科手术,其中男性35例,女性20例。术中切除肿瘤的范围平均为肿瘤边缘外10mm。在切除肿瘤之前,先将肿瘤分成若干区,再用刀片将术区的标记及分区情况,用划痕记录在皮肤表面,以备术中参考。切开皮肤后,用丝线标记切除物各区的边缘。通常缝合1针为Ⅰ区,缝合2针为Ⅱ区,以此类推。当肿瘤的直径大于5cm时,将其纵向分为2块,每块按前述分区,两块肿瘤的标记线采用不同颜色,以便区分。标记后将肿瘤切下,标记情况绘制在病理申请单上,与标本一同送至病理科。病理医师根据标记取材做术中病理检查。外科医师根据病理结果判定肿瘤是否完全切除。结果 4/55例在术中发现有1个区域的边缘仍存在病灶,1/55发现有2个区域的边缘存在病灶。随访43例患者达2年。其中41例存活,2例死亡。死亡患者均为恶性黑色瘤复发并远处转移。1例腰骶部恶性纤维细胞瘤在术后14个月复发,再次手术。结论 缝线作为标记的Mohs外科技术,在皮肤软组织恶性肿瘤外科治疗中是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治疗手段。
张晨余江王娜孙琳何祯平陈灿胡波王志军
关键词:软组织恶性肿瘤外科治疗MOHS
面部不明注射物磁共振及组织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和组织病理初步诊断面部不明注射物的性质和注射部位,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学影像科将直视下切除面部不明注射物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例,女77例,年龄17~58岁,平均29.4岁.包块、面部肿胀涉及前额、颞部、颧部、颊部、鼻部、鼻唇沟、唇部、下颏等部位,依照MRI提示,直视下切除不明注射物及其周边包膜样组织,同时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不明注射物主要为凝胶样注射物、颗粒样注射物、生长因子类注射物3种类型.凝胶样注射物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大体上可见注射物呈黏稠聚集物,周边被皮冻样组织包裹;组织病理见组织内大片均质蓝染区域,周围大量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颗粒样注射物在T1WI或T2WI抑脂序列表现为低、等信号,注射物呈沙粒样物质,混合包裹在瘢痕样组织中,形成坚韧的块状包块;组织病理见形状不规则颗粒状物,周围纤维组织包绕,多核巨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生长因子样注射物在MRI图像上与正常组织无界限,增生组织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抑脂序列呈现等、高信号;注射区域脂肪组织相对致密、含有较多纤维、血管丰富、易出血;组织病理见皮下血管增多,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术前MRI检查可初步判定不明注射物的种类和注射层次,有助于直视下手术时判定注射物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董雷权力翁文采陈伟妍王洁晴杨薇杨薇胡波张秀秀胡波
关键词:面部注射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直肠癌组织β-catenin和β-Trc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β-catenin和β-Trc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直肠癌组织(60例)、直肠腺瘤组织(42例)和正常直肠黏膜组织(20例)中β-catenin和β-Trcp的表达情况。结果:直肠癌、直肠腺瘤和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分别为85.0%(51/60)、88.1%(37/42)和5.0%(1/20);膜缺失率分别为65.0%(39/60)、23.8%(10/42)和0(0/20);β-trc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8/60)、57.1%(24/42)和0(0/20)。β-catenin的异位表达、膜表达缺失和β-Trcp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直肠癌的部位、形态、术前CEA水平、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β-Trcp阳性表达与β-catenin异位表达,在直肠癌组织中呈负相关,P<0.05。在直肠癌和直肠腺瘤组织中分别有18.3%(11/60)和35.7%(15/42)的β-catenin异位高表达同时伴有β-Trcp表达减弱或缺失,分别有58.3%(35/60)和21.4%(9/42)的β-cate-nin膜缺失同时伴有β-Trcp表达减弱或缺失。结论:β-catenin的异位表达和β-Trcp的阳性表达是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两者可能成为直肠癌预防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
李坤侯宪芹胡波于晶功孙海娇周长江
关键词: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WNT信号传导通路Β-CATENIN
埋线隆鼻对鼻背软组织及再次鼻整形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埋线隆鼻对鼻背软组织和再次鼻整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9例埋线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43岁,平均26.8岁。埋线隆鼻术后3~48个月入院,中位时间15个月。其中,鼻尖突度不足18例、鼻根突度不足22例、线材异位7例、线材外露5例、感染3例,10例存在2种及以上情况。合并短鼻畸形9例,鼻部存在鼻尖球形肥大1例、鼻小柱偏斜3例、鼻翼基底过宽3例、驼峰1例。3例感染患者仅行取线和清创手术;其余26例均再次鼻整形,鼻背均使用聚四氟乙烯假体,16例取自体肋软骨和耳软骨、10例取自体鼻中隔软骨和耳软骨行鼻尖整形术。将术中取出的线材及周围组织标本行组织学观察。术后测量鼻长度及鼻尖突度并计算比值,以评价鼻部形态;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3例感染患者炎症控制。其余26例再次鼻整形者术后即刻即获得满意效果,术前及术后7 d、6个月,鼻长度分别为(4.11±0.34)、(4.36±0.25)、(4.33±0.22)cm,鼻尖突度分别为(2.34±0.25)、(2.81±0.18)、(2.76±0.15)cm,鼻尖突度/鼻长度比值分别为0.57±0.08、0.65±0.05、0.64±0.04。其中,鼻长度及鼻尖突度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尖突度/鼻长度比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与6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满意度Likert评分为1.5~5.0分,平均4.05分。26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鼻假体外露,鼻部形态稳定,5例线材外露患者鼻部皮肤可见不同程度瘢痕;未发生感染、软骨吸收以及软骨变形、移位及外露。组织学观察示可吸收性线材植入后不仅被吸收,而且随时间延长线材分解吸收引起的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呈先加重,6~12个月最严重,之后逐渐减�
王芬芬陈亮金升元胡波陈伟妍王洁晴张晨
关键词:并发症
直肠癌组织CRD-B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人直肠癌组织中CRD-B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20例直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RD-BP的表达情况。结果:直肠癌组织CRD-BP阳性表达率为60%(36/60),显著高于直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织的25%(5/20)和癌旁正常组织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是7.355和21.818,P值分别是0.007和0.000。直肠腺瘤伴不典型增生组织CRD-BP阳性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17。CRD-BP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直肠癌部位及形态无明显相关,P>0.05;CRD-BP的表达与Duke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CRD-BP处于过度表达状态,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王启远李坤胡波孙海娇孙静阳周长江
关键词:直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